首页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红遍东阳】第六期——“搬”出好日子 “改”出好生活
源稿: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10:49:21 | 作者:记者 单昌瑜 张婕 任旦雯 记者 孙振华 视频 杜倩 | 编辑:李冻
(0)

   

  8月初的东阳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们寻访红色足迹的热情。

  在中共东阳党史第一卷中,记录过一个叫后溪头的村庄:1934年2月的一天,这里曾召开东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到会者有180余人。大会推选黄文玉、张朱琴为组织农民员(即农民协会负责人),决定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税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

  为什么东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会在后溪头召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疑问,我们驱车前往横店镇。

黄文玉横店后溪头村.00_00_59_22.Still002.jpg

整村搬迁搬出居民好日子


  地图显示,后溪头小区现位于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景区的西南方,距离东阳市区约34公里。

  2006年以前,后溪头小区还是个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较差的村庄,道路基本都是黄泥路。后来,由于横店镇的发展需要,整村从南江南岸搬迁至更靠近镇区的北岸。

  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排列齐整的自建房……如今的后溪头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村美民安乐。

  乘着横店发展的东风,搬进新房后,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年轻人有的就近到企业上班,有的从事三产。老年人在家拿着养老金就能衣食无忧,安享晚年。每年,横店集团四共委还会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人居环境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在这方面,后溪头不逊于城市小区。在后溪头漫步,路边看不到一丁点儿垃圾,家家户户庭院边都有漂亮的绿化。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文远告诉记者,这些年,小区环境一年比一年干净整洁。除了有专职保洁员清理卫生外,小区还设立了环境卫生检查队伍。这是一支由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队伍,每隔五天就要检查一次小区卫生状况,通过奖惩机制来推动小区环境面貌改善。

  在横店镇各村(小区)的评比中,后溪头小区总是排名靠前。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听说我们来采访,6日一早,小区里5位平均年龄已有82岁的老人来到小区综合楼,和我们见面。

  遗憾的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吕天灯,85年前也只有7岁,对当年在村里召开的这场载入党史的大会并无印象。

  不过,来小区之前,我们特地请教了东阳党史研究员金承善。他推测,或许是因为后溪头的位置相对隐蔽,且群众基础较好,所以东阳县农协成立大会在此召开。我们还了解到,后溪头旧址距离当年中共东阳中心县委所在地——五官塘不过2.2公里。而根据党史记载,中共东阳中心县委成立后,就开始着手整顿和恢复农民协会。可以推测,五官塘周边的村庄是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的优选。

  采访中,陈文远告诉我们,村庄旧址如今已变成了一家企业,但厂区内还保留着当年的综合楼和两棵500多岁的古樟树。在陈文远和小区事务管理组组长陈华新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埃森化学有限公司。厂区停车棚东边是一片绿地,两棵历经雨雪风霜的樟树傲然挺立于此,树身上的树牌标注着“树龄:530年”。

  十樟九空,这两棵古樟也不例外,树干早已中空,却依旧枝繁叶茂。“我们从小就和伙伴们在这里玩,从树下面的洞钻进去,再从上面钻出来。”陈文远说。也许,当年参加东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的人就曾在树下歇脚。

  时近中午,烈日炎炎,古樟下却一片阴凉。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85年前,东阳县农民协会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贫苦农民奋起抗争,为农民求解放、谋幸福,其历史功绩为后人所铭记,影响深远。虽然参与其中的人们早已作古,留下的资料也不全,但他们把奋起抗争的火种播撒在许多人心中,燃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在安宁幸福的生活,与此不无关系。

  福的生活,与此不无关系。


“改”出美好生活


  陈象金今年68岁,是后溪头小区老协负责人。提起当初在村里成立的东阳县农民协会,他说:“我只听家里人说,黄文玉、黄文海这两个人常出入村里一户人家。”那时,陈象金的父亲才十多岁,因家里没有田地一贫如洗。

  陈象金兄弟姐妹一共七人,他排行老三。聊起小时候的生活,他有些激动,红着眼眶说:“那时候家里真是穷呀,大年三十晚上还见不到米,一家9口人挤一间破房。可爸爸还总是对我们兄弟姐妹说,不要觉得现在苦,他那时候的生活更苦。”

  在陈象金的印象中,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很努力在改善生活,可种的粮还是不够家里人吃。

  日子真正好起来是分田到户之后,农村改革,“改”出了农民的幸福生活。“自己种粮,缴公粮之后家里还有余粮。”陈象金说,虽然当时他家在村里依旧算是清贫的,但自家有了田,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生活有了奔头。后来,陈象金买了拖拉机,用来给人耕田。说起拖拉机,陈象金脸上有了笑容,声音也洪亮起来:“这台拖拉机我分三次购买,一开始买的拖拉机头,用来耕田,后来买了拖斗,农闲的时候替人家运砂。”这台拖拉机越完整,陈象金一家对生活就越充满希望。上世纪90年代初,靠着这台拖拉机,陈象金有一年赚了一万块钱,夫妻俩的面容和他们的生活一样舒展开来。

  听着陈象金的讲述,旁边的人补充道:“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陈象金夫妻俩开了个副食店,小日子过得挺不错。”原来,后溪头村整村搬迁后,旧址建起了工业园区,陈象金看准了商机,在那儿开了一家副食店。

  “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夫妻俩一年有4万元养老金可以拿,小店一年的收入好的时候也有4万元左右。”陈象金说。

  现在,陈象金的三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他和老伴住在四间三层楼高的新房里。每逢过年过节,女儿们拖家带口回来,家里马上就热闹起来。每年春节除夕,他和老伴总要忙活一整天,烧一大桌饭菜,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如今的好日子,离不开革命先烈们的付出。”陈象金郑重地说道。



黄文玉横店后溪头村.00_00_10_22.Still003.jpg


烈士黄文玉:生命短暂 光芒耀眼


  “眼光要看得远一些,只要革命成功,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起来的。”这是原中共东阳中心县委书记、东阳县农民协会负责人黄文玉为了给党筹集活动经费,变卖家中10多亩田产后,对家人说的话。

  1935年,因叛徒出卖,黄文玉被捕入狱,敌人要他交出“同党”名单,他轻蔑地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名单是供不完的,如果讲出来,说不定你们的县长也是我的手下。”面对敌人的酷刑,他毫不畏惧。同年10月29日,黄文玉在县城西岭头英勇就义,生命永远定格在38岁。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这名富家子弟甘愿舍弃身外之物?又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不畏生死?岁月沧桑,忠骨不朽。在采访活动中,我们来到黄文玉的出生地——南市街道大联村前新屋,追寻他的初心。

  黄文玉有四子一女。如今,他的二儿子黄国金和小儿子黄国禄还居住在前新屋。我们此行拜访了两位老人。

  6日中午,我们前往黄国金的住处,没想到老人早已在门口等候。今年已96岁高龄的黄国金依旧身子硬朗,腿脚利索。他步行去老年活动室找到黄国禄,兄弟俩一起带我们去往黄文玉烈士墓。

  “每年清明,附近学校的孩子都要过来扫墓。”身为烈士后人,黄国金和黄国禄是自豪的。

  烈士墓在一片绿盈盈的农田中。通往墓地的水泥路约有10米宽,路的尽头是一座写有“永远跟党走”的党旗雕塑。墓旁立着黄文玉的石像。石像留着两撇胡子,头戴帽子,围着围巾,穿长马褂,拎着手提包,俨然一位教书先生。黄国金说,当时的父亲确实曾在村里教人读书写字,自己就上过父亲的课。

  市档案馆收录的《黄文玉烈士传略》中记载,1897年,黄文玉出生于前新屋一个家境较为殷富的家庭,父亲黄维富以画像塑佛为业,创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这样的家庭条件使黄文玉比其他农民子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在东白小学求学时,接触到一些进步书报杂志,革命的种子从此在他心中种下。

  1925年前后,黄文玉在前新屋、下徐等地的蒙馆教书。1926年6月,东阳大旱,大田头村的一名恶霸霸占池塘,不许他人用水灌溉粮田。眼看齐穗的稻子将颗粒无收,许多农民心急如焚。对此,黄文玉极为愤慨,他发动穷苦农民同恶霸斗争,许多贫苦农民被召集起来,找恶霸评理。见人多势众,恶霸只好同意放水解救旱情。

  这场斗争,让黄文玉看到了农民集结起来后的力量。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黄文玉辞去教书工作,投身革命事业。除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黄文玉也积极走街串巷宣传,鼓励农民翻身求解放。但是很快,他就被悬赏通缉。

  那是一段险象环生且艰苦的岁月,黄文玉曾在一份报告中说自己“衣裤鞋袜现已不堪使人目睹”。父母骂他是“败家子”,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败”光家里的田产。生活的艰难、家人的不理解,都不曾动摇黄文玉的理想信念。在他眼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曾在东乡区委成立会上说:“革命胜利时,穷人就可以翻身,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

  80多年后的今天,黄文玉的革命理想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而蕴藏在黄文玉血液里的红色基因,则铭刻在一代代后人身上。黄文玉的孙子黄旭明、黄杭生,曾孙黄平、黄世伟、黄世军都是共产党员。

  其中,黄旭明曾在衢州浙建五公司工作,几十年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多次被评为先进。递交入党申请书时,他没有提及家庭背景,直到党组织考察后才发现,他是烈士后人。

  黄杭生是黄文玉大儿子黄国旗的孩子,于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红木厂。他继承了爷爷“兼济天下、乐于奉献”的精神,多年来热衷公益事业,不断为老家建设、教育事业等捐款捐物。

  黄文玉虽英年早逝,但却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在后人心中,光芒永不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