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红遍东阳】第十四期——昔日星火燎原 如今“茶榧”飘香
源稿: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10:49:35 | 作者:记者 赵晨红 杜思远 吴嘉沁 胡扬辉 卢玮 | 编辑:李冻
(0)

       73年前,中共金萧地区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重建武装,以东阳、诸暨、嵊县三县交界的东白山作为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游击战基地,虎鹿镇尚周村四面环山的地理位置以及亲共的群众基础,使得该村成为游击队活动的据点;同年,曾于1949年任巍山区副区长、革命进步人士、该村村民刘章华出资创办了“尚周小学”,以作为革命联络站......

时光荏苒,当年的穷山沟尚周村早已“茶榧”飘香,革命之火也从这里燎原了全东阳。但当年游击队、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疑问与好奇,东阳日报社记者一行五人来到了尚周村,在该村村委会主任刘顺初的陪同下,听回忆,访老宅,看族谱......尝试重拾那段峥嵘岁月。

 

产业变了 路变宽了 村变美了


                产业变了:靠山不伐林  “茶榧”满山峦

    “我们村能被作为游击队活动的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山高林密,外人轻易找不进来......”该村村委会主任刘顺初说,按常人理解,尚周村村民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出乎意外的是,村民们却是“靠山养山”。

    刘顺初出生于1962年,在那个平原乡镇有时要靠烧牛粪来当燃料的年代,倘若有一个村庄是背靠大山的,那么这座山上的柴火定会被村民们砍伐得光秃秃。但深处大山的尚周村却并未如此,自刘顺初记事起,尚周村就是漫山遍野的绿色。其中缘由,就是村民们恪守着成文的规定。

    “‘靠山养山’说的就是我们村民一直以来遵守‘护林公约’,我们村把山林分成了‘荒山’和‘养山’两块区域,荒山可由村民们砍伐供日常所需,但‘养山’则由十几名村民组成的护林队看守,禁止村民随意砍伐,否则要扣当时公社的公分。”刘顺初如是说。

    受制于山多平地少,加上要保护山林。时至今日,尚周村的村民们依旧要跋涉近5里山路,到嵊州市境内的耕地内种玉米、小麦、大豆、番薯等粮食类作物来果腹,虽说产量不高,一家人一日三餐只得食一餐,但村民们却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顽强地活了下来。《中共东阳党史》也记载着当时游击队战士们编的顺口溜,“吃的六谷糊,睡的稻草铺......”描写的正是当时尚周村的生活现状。

    近十几年来,尚周村发展过高山蔬菜种植基地,种过中药材,虽有成效,却发展得并不长久。正当村民们为尚周村的产业一筹莫展时,在我市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村民们又将目光转向了百余颗不结果的古香榧树,并通过香榧低产林改造和新基地培育的方式,大力发展香榧种植。与此同时,该村还种起了龙井茶树。如今,尚周村形成了上半年卖茶叶,下半年卖香榧的产业格局,村集体和村民都增收不少。

              路变宽了:昔日徒步15里山道 如今一天四班公交

    尚周村四面环山,通往村落的沥青山道时而弯曲,时而陡峭。山道旁,有苍翠挺拔的松树、枝繁叶茂的灌木、遍地丛生的杂草等,高低错落地装点着两侧的山峦,倘若没有这条山道的指引,外人若想踏足尚周村,定会被周遭的密林绕得晕头转向。

    “这条山道是1986年新建的,最早的公交班车也是1987年才通的,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我们要想出村赶集、探亲,得走古道。”据刘顺初介绍,原先的古道从虎鹿溪口出发、翻山越岭经白峰岭、黄沙垛、门前岭、斤丝岭、眠牛岭等地,才能抵达尚周村。走完这全长15里左右的山路,哪怕熟悉路况的村民也需耗费近一个半小时。

采访当天,东阳日报社记者一行五人在当地人的带领下重走了一小段古道,古道两侧依旧树高林密,但脚下已是杂草丛生。想当年,游击队战士、村民们正是在这条宽仅一米左右的古道上往来。现年81岁的村民刘新华告诉记者,现在这条古道早已被沥青公路取而代之,他说,1986年开始建5米宽左右的机耕路;1995年对原机耕路加宽;2001年铺设沥青......族谱上清晰地记录着通村公路的变迁史。

“当时嵊县绿溪乡在修路方面是出了名的,当时的机耕路就是分段包给他们做的,少说也花了十几万,在80年代,这已经是笔不小的数目了,可见村民们对修路通车的急切心情。”刘新华回忆道。

    如今,尚周村徒步跋山涉水外出早已成为历史,想出村看病、探亲、采购,村内一天有四班公交车为村民们服务,完全能满足村民们日常出行的需求。刘新华笑着说,路通了,不少在外的游子回家也频繁了,故乡不再是那条遥远崎岖的山道,而是开车进出都让你赏心悦目的沥青公路。

村变美了:你出力我出力  村民齐心扮家园

    “以前逢人说起尚周,总觉得是个老人不愿意离开,年轻人则待不住的山村,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土坯房改头换面成了红砖小洋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外赚钱的年轻人回家乡盖的。”说起尚周村几十年来的变化,刘新华老人眼中满是欣慰,他自嘲道,尚周村除了山高、树多,在以前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山村,村民住的破土房,走的泥巴路,种田要去邻县,喝水只得喝山涧水,但即便如此,尚周村村民却始终有一股齐心的劲。

    1970年,为便于农业灌溉,该村村民自发修建起了水域面积达10亩左右的金猫水库。没有钱?卖松树;没有人?村民齐上阵;没有设备?外面去采购。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金猫水库如期竣工。“石材是就地取材,最难的莫过于拖拉机,当时还没机耕路,是村民在山脚下把拖拉机拆解掉,沿着古道一点点扛进来的,可以说,有了金猫水库,才有日后繁荣的尚周。”刘顺初说。

    水库修好了,但村民的饮用水依然是一大问题。据悉,尚周村村民的饮用水并非取自金猫水库,而是山涧水。为此,该村通过村民与村民结对、几户村民共同出资修建蓄水池的形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村饮用水工程。 如今,村民们自建蓄水池已达几十个,基本能满足日常用水需求。

另外,近几年来,该村又投资百余万进行村庄整治,建成了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亮化工程,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庄旧貌换新颜。尤其是村中央显眼的村综合楼,得益于市“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地质灾害补助、村民筹集等相关资金的支持,这栋耗资180万的大楼才得以落成。

    如今,尚周村有农户422户、约987人,倘若站在村口远远眺望,整个村庄呈阶梯状、高低错落地依山而建在会稽山脉南麓连绵的山坡上,别具一番特色,两侧的山峦上则栽满了绿意盎然的茶树、香榧树。难以想象,这个昔日偏远的小山村,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的秀美山村。

 

 

尚周小学成为了革命联络站


    沿着山间公路盘旋而上,我们来到了虎鹿镇尚周村。这个红色村庄坐落在海拔近500米高山上,村庄周边重峦叠嶂、林木葱郁,四面环山,呈口袋状。东面的大高山、西面的横岩山、南面的朝山与北面的洋尖岩,四个天然隘口好似咽喉,有“一人挡口,众人莫入”之险。

    在尚周村,有一座被当地人称呼为“上、下新厅”的祠堂,不仅仅是当地刘氏人的太宗祠,而且还是一个有着红色革命历史的故址。

“宗祠有着不平凡历史记录,自清朝修建好之后,既是当地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也是曾经的刘氏人前来上学的学堂。”今年50岁的尚周村党支部书记刘国荣慢条斯理地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宗祠曾经为革命作出过贡献。    从大门进去,最吸引视线的是墙两边描绘的革命斗争的资料介绍,进到宗祠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位名叫刘章华的革命志士参加革命斗争的典型故事等有关资料介绍,非常励志。

    “刘章华出生于1903年,有一子刘梦祥,俩孙刘飞时、刘小时。长孙刘飞时今年60多岁,常年随妻子居住在虎鹿镇溪口村。”刘国荣慢慢述说着这段年隔久远的革命老故事。据他回忆,刘章华家里原有祖上留给他的四五亩地,由于刘章华以医病为业,又是个不收分文诊金的“草鞋医生”,到土改时已沦为贫农。史料记载,刘章华在家乡读完四年私塾后,就往嵊县的“阳山书院”读书。不久,当地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交谈过程中,刘国荣说自己对于红色革命历史的认知或许有些偏差,于是请59岁的村委会主任刘顺初与81岁的老人刘新华来介绍。

    刘顺初告诉记者,尚周与相隔数里的嵊县孔村乃同宗同族,历来关系融洽。孔村在抗战时期就是共产党活动的基地。刘章华从事工商又初懂医术,是个颇具正义感的人,对共产党的活动早有耳闻。通过孔村中共地下党员刘熙范介绍,活跃于东阳、嵊县、诸暨边境的会稽山区司令员马青见到了刘章华,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取得信任建立了关系。最后在刘章华小学同学、中共党员钱章超的引导下,刘章华走上革命道路。

    怎么设立秘密联络站呢?刘章华想到尚周这个400来户的山村,要读书得到三四十公里外的长乐、巍山。1946年,刘章华出资创办金峰小学,后更名为尚周小学。聘请刘昌成(又名“刘照唐”)为名誉校长,巍山四村人周天鹏为校长,蔡人杰等人为教师。当时游击队盛行,尚周小学就成为了游击队的地下联络站。该小学后来成为教书育人,同时也是革命联络情报站,成为了一个部队活动的据点。

    翻看周天鹏撰稿的《东阳文史资料选辑》。文中记载,解放后,刘章华被任命为东阳县巍山区副区长。当时南下大军以席卷之势,源源而下,命他在几日之内完成48万斤大米的征粮任务,终以日夜奔波,心力交瘁,患上重病不得不辞职回家。1984年除夕,在因操劳过度在家中溘然长逝。

 

曾经做过学堂的祠堂

    沿着尚周村的主路走到村后方山脚下,就到了饱经风霜的宗祠。树枝摇曳,羊肠小道,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正坐在沿路自家门口聊着天,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远远望去,宗祠虽然华光不再,但它所承载的家族记忆和历史风云却从未流逝。漫步其中,浓重的家族文化气息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分为上新厅和下新厅两部分。如今,在宗祠上新厅内的一根横梁上,留有墨迹,依稀存留着历史烙下的印记。下新厅现已建成居家养老中心。”刘新华精神矍铄,操着一口本土方言,对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事,他仍记忆清晰。

    1946年,尚周小学开办于宗祠内。回忆起以前在宗祠的旧时光,刘新华皱起眉头,“当时东阳县不肯批复学校,尚周小学还是在嵊县批下来的。我们小时候,宗祠的上新厅办起了学堂,当时一到四年级的几十个小孩都在一块儿上课。那时候一下课,同学们在祠堂里跑着玩,这里满满都是我们童年的回忆。”当时,家庭条件艰苦,学费都是用粮食代替,老师们也基本都靠村里供养。

    今年50岁的刘国荣坦言与刘新华不同,他上学的时候尚周小学已变为尚周完全小学,从四年制变更为六年制。“当时学校最多的时候有7个班,班与班之间都是用木板隔开。”1985年,尚周完全小学搬迁到了现村口名为“晒坑”的综合楼内,从4间房变成11间,学生的读书环境得到了改善。直至2004年,尚周小学正式拆除并至虎鹿镇溪口小学。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如今岁月的青苔已经在宗祠的台阶上安然睡下,墙角的野草在秋风中摇曳,剥落的墙体像是历史留下的痕迹。特别是《刘氏家谱》的重新编写为整个家族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刘章华的牺牲为这里增添了无上的英雄光彩,他的英勇事迹不仅仅被描述在碑文里,而且永远镌刻在尚周人民的心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