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赞(0)
评论(0)
上一篇
下一篇
夫妻同心经营香榧生意二十年 蔡红尧:香榧果就是我家的“幸福果”
源稿: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10:30:17 | 作者:杜思远 卢玮 | 编辑:卢玮
(0)

  编者按: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东阳日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全面展现东阳人民为实现“小康梦”的生动实践和瞩目成就。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作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的子栏目,“东阳百家‘幸’”将聚焦我市100个家庭,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奋进路上的幸福温情和小康故事。

  “老板,您这边刚炒的新榧有吗?”“不好意思,刚炒的这批香榧已卖完了,要等下一批炒好再来了。”每年9月份是香榧青果的收获季,10月份则是香榧的上市季。连日来,位于吴宁街道西街的某香榧店门庭若市,不少老客户纷纷前来购买香榧。该店经营者蔡红尧苦笑道:“今年香榧增产,但价格却下来了,增产不增收,但好在香榧销得出去。”

  位于西街的这家香榧店,从2000年开业至今,蔡红尧和妻子刘金凤经营了近20年,店内所售卖的香榧均来自他的老家虎鹿镇。“山区可耕地较少,尽管稻米等粮食作物产量少,但独特地理位置也盛产香榧、茶叶等土特产。”如蔡红尧所言,他的老家是位于虎鹿镇东方红水库上游、东白山脚下的潦溪村大潦自然村,该村地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在未修通公路前仅靠绵延十多里的山道与外界相连。

  为了生计,出身农家、家中排行老小的“60后”蔡红尧,17岁便翻山越岭出门打工了。多年来,他先后辗转安徽、湖北等省做泥水工,甚至坐4天4夜的车跑到远在边疆的内蒙古满洲里谋生。24岁那年,在桐庐县做泥水工期间,蔡红尧注意到工地施工需要大量木材,头脑灵活的他当机立断和当地人合作,倒腾起了贩卖木头的生意,即承包当地的几座山头,然后将山上的松木、杉木卖给工地。“当时我还回东阳承包了林场的几个山头继续做木头生意。”蔡红尧说,“雇人上山砍树,他和妻子则要在山脚下搭棚守着,等买家来托运木头。”对于这段辛酸经历,妻子刘金凤至今难忘,“几块彩条布、几根木头桩,就是我们的窝,秋天透风,雨季漏雨,门外则是临时搭的灶台,就这样的苦日子,我们夫妻俩挺了过来。”

  那段时间,虽然条件艰苦,但蔡红尧夫妻俩的木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也攒下了一笔积蓄,还购置了一辆摩托车。“当时骑着辆摩托车上街别提多威风了。”谈及往事,蔡红尧夫妻俩一脸的自豪。不过靠包山伐树不是长久之计,当时在蔡红尧的内心深处仍埋藏着一个想法,就是回老家种香榧,靠种香榧来发家致富。1995年,仍在做木头生意的蔡红尧回到老家,带上干粮,喊上几个帮手便开始翻山越岭地寻找老香榧树桩,几趟下来,寻得近300根老香榧树桩,可移植回自家的山里却几乎无一成活。

  “当时村里没有人种香榧,我也是自己摸索的,结果栽了一批死一批,后来我干脆去买香榧苗,当时10元一根的香榧苗,我一下子买了100多根,结果最后也才成活10多根。”蔡红尧说,一次次的失败没有挫败他种香榧的想法,之后他特地赶赴嵊州,向当地的香榧农户采购香榧大苗,并向他们取经,详细了解香榧苗种植的技巧。最终,一株株香榧苗在蔡红尧的山头上生根发芽。2000年,蔡红尧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不再做木头生意,一门心思扑到香榧生意上。仅今年,他家山头上香榧树就产出近4000斤香榧青果。

  “以前觉得卖木头辛苦,现在开香榧店,种香榧也辛苦,特别从青果采摘到炒制的这段时间,我和妻子起早贪黑忙得团团转。”蔡红尧感慨道,或许这就是人生吧,忙忙碌碌中,房子、车子都有了,这样的日子虽然累但很充实,也有奔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