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修志发现赋税文献“孤本” 市财政局完成迄今最早最完整的东阳赋税史料解读

2019-03-06 14:20:26 来源:东阳日报 程婧

3.6.17内容.png

  历经一年的抢救性发掘,《<东阳县田亩数额>(乾隆十二年后)<东阳农村经济>(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合集》终于问世了。该书由市财政局组织整理印行。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关于东阳赋税情况的财政资料。”市财税志编纂委员会执行主编马樟云兴奋地说,“以前虽然有《道光县志》等反映历代东阳赋税情况的文献,但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全面记载,真实性也相对偏低。《东阳县田亩数额》的发现,将东阳地方财政史的研究向前延伸到乾隆时期,填补了空白。”

  修志发现史料

  2017年1月,为响应全市二轮修志行动,市财政局成立财税志编纂委员会,抽调8名现职、退休干部组成编纂组,承担财税专题的编写工作,退休干部马樟云应邀担任执行主编。然而,在整理资料过程中,编纂组发现手头的财税史料残缺不全。一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搜集相关史料,填补历史空白,提高编纂质量,成为编纂组需要攻破的一大难题。2018年初,在一次东阳籍收藏家茶会中,马樟云偶然得知徐松涛先生家中藏有《东阳县田亩数额》《东阳农村经济》两本资料,出于职业敏感,便出面借阅。

  当翻看《东阳县田亩数额》时,马樟云发现,该史料翔实记录了清代东阳的田地、户口人丁、赋税收入、分配情况。至于《东阳农村经济》是民国二十一年11月私立东阳小学校董会社会科的调查报告,分12个部分,详细记载了民国时期东阳的人口土地、水利气候、粮食生产、矿产贸易、赋税等经济全貌,反映了当时生产、生活物资过度依赖外国商品,经济上百废待举的状况。

  同心解读“孤本”

  两本史料的发现,令马樟云非常兴奋。为了深入研究《东阳县田亩数额》,马樟云自费淘来五六十本财税方面的历史书籍,潜心钻研。卢宅文保所楼天良先生友情帮助解读古籍,并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创始人严梅兰、会长徐松涛一起多番探讨、校对。

  随着研究日深,发现也就越多。“《东阳县田亩数额》反映了清初‘摊丁入亩’制度下,传统的地丁税仍是赋税的主要来源,政府十分重视土地丈量、人口核查等基础工作,尽可能做到土地无瞒报,人丁无遗漏,保证赋税征收颗粒归仓。同时,为了减少税粮押运产生的额外损耗和费用,尽可能多征货币税,少征实物税;其赋税分配则完全由中央集权,地方留存微乎其微。”马樟云激动地说,《东阳县田亩数额》对研究清代的经济、赋税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记载清代东阳县赋税文献的孤本!

  “抢救原始一手资料就是抢救财税文化。”为了理清东阳财税的历史脉络,留下宝贵史料供后人借鉴,在征得徐松涛同意后,经市财政局班子会议商定,决定合并刊发两书的解读和原书影印件,方便读者系统地了解东阳在清代、民国时期的经济、赋税管理情况。

  1月11日,省相关部门下发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这本耗时一年的东阳赋税史料终于从内部收藏走向了市场发行。“化身千百功德无量。”吴越历史博物馆馆长申屠勇剑高度评价此举。浙江图书馆、浙江博物院、浙江收藏家学会等单位、群体纷纷索书收藏,杭州、上海的收藏界的人士也请求赠阅。

  传承财税文化

  在整理资料时,编纂组深深感受到财税部门需要传承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在解放初期、公社化、改革开放等时期,许多老干部对东阳财税贡献了点点滴滴,他们的故事需要记录,他们的精神需要歌颂。于是,《岁月风华》和《东阳财政地税干部职工名录1949.5-2018.12》两书陆续出版。其中,《岁月风华》记录了102位从1994年国税地税分设至2018年底留在原财政(地税)局的退休干部,由原财政(地税)局青年干部结对采写。《干部职工名录》是在对建国后各时期党员干部职工花名册、工会入会登记表、履历表等1800多份历史资料分析完善后,汇编出的一本职工档案。

  为了收集更多史料,马樟云翻阅了无数老档案,并通过宣传平台向社会征集老物件,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虽然枯燥,但乐在其中。”马樟云笑着说,“希望这些资料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东阳财税史,收集到更多、更早的财税资料,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还原历史。只要有这些史料在,财税文化就能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