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史志纵横丨从吴的地域演变 看吴宁汉宁之争

2019-04-19 13:38:30 来源:东阳日报 单望阳

  吴宁、汉宁之辩由来已久。持吴宁说者,最直接而有力的证据是沈约(441—513)《宋书·州郡志》:“吴宁令,汉献帝兴平二年,孙氏分诸暨立。”持汉宁说者依据南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兴平二年(195)分诸暨之大门村为汉宁县。”“建安二十三年(218)……又分乌伤之上浦为永康县,分章安立临海县,改章安为罗阳县,余暨曰永兴县,汉宁曰吴宁县。”“孙皓宝鼎元年(266)分会稽为东阳郡,以乌伤、太末、新安、丰安、长山、吴宁、平昌、永康、定阳九县属焉。”从史学角度来说,《宋书》为正史,《会稽志》为方志,且《宋书》的成书时间比《嘉泰会稽志》早约700年,可信度明显高于《会稽志》。更有甚者,《嘉泰会稽志》推翻吴宁说,首提汉宁说,却没有提供书证物证,有采录失察甚至虚构之嫌。但《宋书》是断代史,《嘉泰会稽志》却是通志。也就是说《嘉泰会稽志》虽没指明“汉宁”说的依据,但《宋书》之“吴宁”也不能完全排除宝鼎元年前东阳曾名“汉宁”。于是争论又回到了原点。

  持汉宁说者认为:汉名汉宁,吴名吴宁,理所应当。东汉兴平二年(195)孙策刚刚渡江南进,占据会稽已在建安元年(196)①。至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才有吴国,而称帝则要到公元229年。未有吴国(指孙吴、东吴),何来吴宁?且当时汉天子尚存,孙氏绝不可能,更没权力越过现存之“汉”而以20年之后才立国的“吴”来给新建之县命名。

  上述理证初看在理,其实不然。盖因吴宁之吴,并非吴国(孙吴、东吴)之吴,而是地域之吴。为此,不能不先对吴的地域演变作一番解释。

  一:吴的历史演变

  春秋时的吴国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的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传至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一块基石。

  《史记》卷三十一的记载为:吴②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即周文王),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③。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强鸠夷立。强鸠夷卒,子余桥疑吾立。余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后日益强大,遂有吴越争霸。

  汉朝的吴国汉高祖五年(前202)正月,刘邦下令:“楚地已定,义帝亡后,欲存恤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楚风俗,更立为楚王。”(见《汉书》卷一下)于是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领有淮北至江南会稽郡之地。汉高祖六年(前201)十二月,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伪为云梦之游,会诸侯于陈。楚王迎之,因而被执,废其王号(见《史记·高祖本记》)。

  刘邦在楚地翦除异姓楚王韩信后,开始分封同姓王,将楚国分为楚、荆两国,封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贾为刘邦的堂兄弟,在楚汉战争中曾入楚地招楚大司马周殷叛楚归汉,举九江兵迎黥布兵会垓下,共败项羽。刘贾拥有淮东的东阳(即临淮)、鄣(即丹阳)、吴(即会稽)3郡53县,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吴西南的阳羡本名荆溪,有荆山,荆国即因荆山而命名;又因为都于吴,荆国也称吴。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二块基石。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刘贾溃败,走死富陵(今江苏盱眙东北60里),荆国灭亡。刘邦亲自率领刘濞、刘交等讨伐黥布。次年十月,黥布兵败,逃至番阳被杀。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因荆王刘贾无后,“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填之”④无法掌控,决定改荆国为吴国,立兄之仲子濞为王。濞当时年方20,可谓刘氏子弟中的壮士。拥有东阳、鄣、会稽“三郡五十三城”。又增豫章郡,“王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王都从吴北移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因其国号为吴,从此吴的地域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是鼎定地域之吴的第三块基石。

  刘濞封为吴王,是太湖流域开发史上继先秦楚国春申君之后的又一大事,吴地逐渐发展成为江东一大都会。吴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藩国。

  汉景帝执政后,采用“削藩”的手段缩小各王国封域。在削吴国会稽郡、豫章郡时,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于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起兵造反,后被周亚夫所败。景帝利诱东瓯人杀刘濞于丹徒,七国之乱平,吴国废。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改吴国为江都国,吴故都广陵改名江都,改封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治故吴国。江都国初封时仍领有江南的鄣郡和会稽郡。但景帝五年(前152)开始,会稽不再属江都国,而直属中央政府。

  中元五年(前145)开始,景帝抑损诸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废江都国。次年,江都改名为广陵,置广陵郡。元狩五年(前118),改广陵郡为广陵国,鄣郡仍属广陵国。元封二年(前109),鄣郡更名为丹扬郡,直属中央政府。会稽郡郡治在吴(今江苏苏州),丹扬郡郡治在宛陵(今安徽宣城)。汉武帝平东越后,东瓯、闽越故地归会稽郡。会稽郡的南部郡界由金衢盆地推进到浙江南部的椒江、瓯江流域,到达闽江流域。其政域北起长江南岸,南至福建,地或辽阔。原因是会稽郡地处东南边疆,远离汉朝的统治中心。汉武帝时,严助为会稽太守,曾出现“数年,不闻问”⑤的局面。从此,吴的地域逐渐南移,长江以北部分逐渐从吴的地域中淡出。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分天下为125郡,会稽郡、丹扬郡不变。更始三年(25),刘秀即位,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会稽、丹扬两郡政区依旧。

  吴郡之吴东汉开始,杭州湾以南的原越国中心区,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地方豪族势力抬头。以越国故都为会稽郡治成为山阴县人的一种政治要求。而会稽郡地域范围过大,政令不便传达,吴会分治成为势之必然。顺帝时,会稽郡人终于提出了分郡治理的要求。时任会稽郡阳羡令的周喜(一作周嘉)上书,“以吴、越二国,周旋一万千里,以浙江山川险绝,求得分置”。东汉永建四年(129),遂以浙江为界中分吴会,南为会稽郡,北为吴郡,实行吴、会分治,钱塘江以北13县属吴郡,会稽郡治从吴县迁至山阴县。同年析会稽郡上虞县地置始宁县、章安县地置永宁县。至此,会稽郡辖15县,属扬州刺史部。

  综上所述,在三国之东吴立国之前,吴作为地域概念早已存在,而且已深入人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汉高帝十二年,一吴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其一焉。”说得明明白白。

  二:孙策渡浙据会的年份

  2019-04-19

  持汉宁说者依据《资治通鉴》认为孙策建安元年(196)才渡浙江,占领会稽。通鉴记孙策占据会稽于建安元年九月之前,不著月日。笔者以为通鉴的叙次或许有误。据《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

  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馀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时袁术僣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而《三国志·魏书》卷六又载: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於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於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僣号。

  据此,兴平二年冬,孙策已据有会稽,并自领会稽太守,与分诸暨而立吴宁县之年分契合。而范晔(398—445)《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也载:“是岁(兴平元年),杨州刺史刘繇与袁术将孙策战于曲阿,繇军败绩,孙策遂据江东。”此后再无孙策占据会稽的记载,只有唐李贤的注:“《吴志》曰:孙策既破繇,遂度兵据会稽,策自领会稽太守。”而通鉴记孙策占据江东于兴平二年冬月之后,与《后汉书》相差一年。但袁宏(328—376)的《后汉纪》卷二十九则载:“是月(建安元年七月),孙策入会稽,太守王朗与策战,败绩。”与通鉴合。《三国志》和《后汉书》为记传体史书,《后汉纪》和《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按理说在年分的把握上编年体应当更准确。但笔者以为,如东阳于兴平二年(195)建县这一时间无误,则孙策之据会稽也当在公元195年。因为古代要在一个已有之县中分立一个新县,要么是人口剧增,要么是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而孙策据会稽正是分诸暨立吴宁的因由。

  三:“吴宁”县名的真实意蕴

  东汉兴平年间孙策渡江南进,控制了吴地的大半,接着又占据会稽。东阳地处会稽郡的南缘,位居浙江之中,建县以后,对东南的瓯越和西南的山越皆能起到较好的扼制作用。分诸暨而置“吴宁”县,仿佛是在会稽郡的南大门上加了一道门闩,使三吴的安全更有保障。所以,以“吴宁”名县,是祈愿吴地安宁,合情合理。绝非持汉宁说者所说的“吴国安宁”。

  四:东阳建县之时为什么不能称“汉宁”只能称“吴宁”

  理由有三:

  一、东阳建县之时,近乎蛮荒。在当时98个郡级行机构,1181个县级行政机构中(以上郡、县之数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统计),东阳的权重十分轻微。以一东南偏远小县之建,欲求中原汉室之安宁,实在荒诞可笑,故“汉宁”之名,几无可能。

  二、当时的孙策虽然掌控了苏、浙、赣的部分地域,但就全国来说,仍属中小诸侯,其实力和袁绍、袁术等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不及刘表。纵有立国之志,也无立国之资。故而在三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孙坚还是孙策,都以汉臣自居,至少在表面上是拥戴汉室,忠于职守的。然则,谋求吴地安宁是孙策的职责,而谋求“汉宁”则是汉献帝的事,不在孙策的职责范围内。在那个专制而动荡的年代,孙策想以“汉宁”名县,不仅无权,还带有明显的僭越色彩,这种欺君罔上的做法,不仅会招来骂名,成为众矢之的,最低限度也会招致敌对谋士“其志不小,急击勿失”的建议。这对于孙策来说是灾难性的。作为政治人物,这种政治敏感性孙策应该具备。

  三、据《后汉书·郡国志》二十二,东汉永和元年(136),贵阳郡已设置了“汉宁”县。而据《旧唐书·志》二十:“资兴:后汉分郴置汉宁县。吴改为阳安,晋改为晋甯,隋改为晋兴。贞观八年省,咸亨三年复置,改名资兴。”则资兴之名汉宁,从永和元年一直延续到孙吴立国之后。兴平二年,资兴之汉宁仍然存在,再来一个同级同名的汉宁县,是政区划分的大忌。

  五:造成“汉宁”“吴宁”之争的原因

  从现有史料来看,施宿之前无“汉宁”说,而《宋书》又有明确的记载,可见五代之前,以吴地安宁而命名“吴宁”的原因是清晰的。世易时移,时光轮替,作为朝代的三国之吴,其影响日益扩大,以致人们一提到吴就会想起三国,并联想起孙权、曹操、刘关张、诸葛亮等。而上述历史人物的魅力,又反过来提高了三国之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久而久之,无形之中,东吴、孙吴之吴终于替代并抹杀了“吴宁”县名中的地域之吴。加上唐宋以来,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民间,正统观念不断加强,地域之吴既被“抹杀”,大多数人就会发出“当时尚存汉天子,何事立县名吴宁”的感慨,得出吴宁之名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结论。于是“汉名汉宁,吴改吴宁”的推测就日渐成形,最后被施宿采入了会稽志,或者施宿本身就是始作俑者。造成这种紊乱的根源,一是历史事实往往会被重重迷雾所遮掩,很难厘清;二是陈腐的正统观念长期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使许多想当然的东西成了金科玉律。但不管怎样,一旦明了吴宁之吴指的是地域,不但闲气可消,纷争可解,即便重起施宿、赵衍于地下,也可宴然释怀了。

  注释:

  ①此为《资治通鉴》的说法,后有专门讨论。

  ②正义: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③集解宋忠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索隐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此言自号句吴,吴名起于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顔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语之发声,犹言“于越”耳。此言“号句吴”,当如颜解。而注引宋忠以为地名者,《系本居篇》曰:“孰哉居蕃离,孰姑徙句吴”,宋氏见《史记》有“太伯自号句吴”之文,遂弥缝解彼云是太伯始所居地名。裴氏引之,恐非其义。蕃离既有其地,句吴何总不知真实?吴人不闻别有城邑曾名句吴,则《系本》之文或难依信。

  ④见《汉书·吴王濞传》。

  ⑤见《汉书》卷64严助传。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