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致敬每一位献血者 感谢你们用热血为生命加油

2019-08-20 14:45:41 来源:东阳日报 黄保平 徐帆

  血液是生命之源,是临床治疗和医疗急救中必不可少的急救物品,是献血者送给生命的珍贵礼物。据统计,今年1至6月,我市无偿献血达6000多人次,献血量10000U,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55%和1.16%。本期善事汇介绍4位无偿献血者的故事,让我们向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献血英雄”致敬。

  他热心公益无偿献血一万余毫升

  “您捐献的血液经检测合格,将用于拯救垂危的生命。再次感谢您的仁爱之举!”近日,市民吕良洪收到来自市中心血库的短信,这是他今年收到的第7条血液合格信息。

  家住市区江滨南街的吕良洪今年39岁,是一名小学老师。他告诉记者,献全血须间隔6个月,而他献的是成分血,一般得提前预约,还要经过两次检测才可被采用。

  收到血液合格信息的前两天,吕良洪接到市中心血库的预约电话,于是专程从老家画水镇许宅村驱车赶到市中心血库。第一次专项检测通过后,他便上机进行抽血分离,最后献了2个治疗单位的成分血。

  2004年,吕良洪了解到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既可以帮助他人,还能激发身体机能,便首次献了200毫升全血,之后陆陆续续献了5次。

  “第一次接触献成分血是两年前,因为那阵子忙工作,没有休息好,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不合格,只能等下次预约。”吕良洪说,第二次参与献血后不久,他的一个亲戚患上血液病,为了家里两个孩子的学费而选择放弃化疗,确诊病情后一个多月就去世了。

  亲戚的遭遇让吕良洪坚定了长期献血的决心。那之后,他共在市中心血库成功献成分血24次,总献血量达11800毫升(加上6次献全血),相当于2个成年男子的总血液量。

  “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既可以定期了解自己的血液健康程度,又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何乐而不为。”吕良洪说,成为无偿献血者后,他于今年1月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像吕良洪一样参与应急无偿献血的市民有近150人。”市中心血库主任李文新说,献成分血是更高要求的应急献血,献血者血小板数量需达到150×109/L以上,要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同时还要清淡饮食,不喝牛奶、豆浆,不吃豆腐等高蛋白食物。

  吕良洪凭着一腔热血、一份热心,积极献血助人的同时,还经常参与一些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为东阳这座爱心城市再添一份温暖。

  2016年11月7日,南市街道义工服务小队参加市义工协会组织的“东阳温度·再暖怒江”百万寒衣送温暖活动,两天共收集35个大蛇皮袋的爱心衣物,爱心衣物的分拣、打包、转送等环节都能看到吕良洪的身影。

  今年,东阳义工开展“公益大巴进社区”活动,吕良洪与其他爱心义工一起,走进南市街道大联社区,为老人理发、量血压,为居民磨菜刀、包饺子等。

  挽起衣袖,是一种勇气;献出鲜血,是爱心的接力;参与公益,是正能量的传递。吕良洪把救助生命视为快乐,把参与公益视为幸福,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爱心,温暖他人。

  他“满腔热血”带动身边人一起献血

  从献血车到市中心血库,从献全血到献血小板……对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胡小权来说,无偿献血早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了一种习惯。

  胡小权是歌山镇西宅村人,今年38岁,从事建筑行业,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打拼。

  2000年,正在念大学的胡小权在学校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并了解到,成年人适度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还会刺激人体,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那之后,胡小权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献血。

  虽然因为外出工作的原因,献血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多年来只要一回东阳,胡小权便会抽时间去市中心血库献血。到目前为止,胡小权已献出9100毫升血,并在2018年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每次回到东阳,我都会记得去市中心血库‘逛一逛’,见到血库熟悉的面孔就好像回家一样。”胡小权说。

  2017年,市人民医院一名患者急需输血,院内库存不够,便紧急联系胡小权。胡小权接到血库打来的电话后,二话没说便赶到市中心血库捐献血小板。由于情况特殊,患者家属在医院见到了胡小权,一直不停地跟他说谢谢,事后还买了饮品以表谢意。

  胡小权告诉记者,他一直将“雷锋传人”郭明义视为榜样,不仅自己献血,更想动员身边人一起加入无偿献血大家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认识的很多朋友也都是外地人,但我还是会经常动员他们参与无偿献血。”胡小权说,他会将一些献血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不少朋友看到后纷纷点赞。有些朋友还在他的动员下,成为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由于工作原因,我回家时间少,每次献血都要等回东阳,所以我想能不能通过其他方式献爱心、做公益。”胡小权说,今年在外工作,他会在工地附近的广场跳广场舞,以此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跳了几次后,他认识了几名一起跳广场舞的朋友,得知广场舞队伍里面,大多数人都跟他一样,是外来务工者,胡小权便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最后,胡小权分三次为广场舞队伍捐款1600元,用于购买服装和其他用品。

  “献血花不了多少时间,还利人利己,我会把做公益当成是一项事业,一直坚持下去。”胡小权说,作为年轻人,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一起献爱心。

  他乐于奉献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快乐

  一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总量在四五千毫升左右,而坚持无偿献血15年的张志栋献出的血液总量却比三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总量还要多,达18600毫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张志栋说。

  张志栋今年46岁,白云街道人。2004年,张志栋应国家无偿献血号召,第一次到市中心血库参与无偿献血。此后,他成为市中心血库的“老熟人”,开始了长达15年的献血之路,并在2018年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5年之前,张志栋捐献的一直是全血。2015年,市中心血库引进首台血细胞分离机后,张志栋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了献成分血的检测。那之后,只要血库有需要,他就放下手头工作前往血库献血。

  “不知不觉中,献血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志栋说,他不光是在东阳献血,出差、旅游时,只要献血间隔时间过了,他看到献血车都会主动献血。

  2017年,张志栋带着孩子去北京旅游,游玩至“鸟巢”时,他注意到广场上停着一辆献血车,便拿出身份证和献血证上车献血。“我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奉献爱心,帮助他人。旅游时献血,也算是留下不一样的回忆。”张志栋说,平时如果献血时间刚好撞上周末,他也会带上孩子,让孩子感受一下献血的氛围,从小培养他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016年,张志栋加入了市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担任白云片区与江北片区的负责人。“对于我来说,加入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又多了一种让我奉献社会的方式。”张志栋说。

  加入志愿者协会后,张志栋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过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其中关爱老兵活动备受称赞。目前,张志栋负责的两个片区还有6位老兵。

  为了让老兵更好地安享晚年、感受社会关爱,每个月张志栋都会带领其他志愿者电话问候或上门走访,老兵生日时,他们还会为老兵庆生,并送去生日红包、鲜花等礼物。

  此外,因为献血,2018年张志栋还结识了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几名队员。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张志栋得知救援队的工作十分辛苦,便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张志栋经营着一家生产袜子的企业,于是决定为救援队及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的近200位队员送去价值3万多元的400盒袜子。“我们在每一双袜子上都绣了救援队的标志,希望救援队员执行任务时不要受伤,平安归来。”张志栋说。

  “有时间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不一样的快乐,多好。”张志栋说。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坚持把帮助他人视为快乐的人生信条,张志栋才会一次次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他不改初心将公益变成自己的事业

  志愿者虽不是职业,却可以成为事业,虽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却能让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多年来,吕成瑶一直带着这份初心,投身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吕成瑶今年50岁,目前是我市一家公司的总经理。1999年,吕成瑶走上公益献血之路,至今献血总量已达1万多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第一次献血后,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涌上心头,没想到自己做的一点小事也可以帮助到别人,心里很高兴。”吕成瑶说。

  吕成瑶真正和公益结下“深厚情缘”,是从2000年5月他加入市吴宁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从此,他便踏上志愿服务事业的道路。爱心助学、扶危济困、敬老爱老、环保公益等活动中,吕成瑶始终活跃在最前线。

  2011年5月,吕成瑶加入市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总队,多年来参与了多次抢险救灾活动,他以弘扬人道、倡导奉献为己任,积极投身其中。

  2013年,台风“菲特”来袭,我省余姚市成为“菲特”过境后的重灾区,大部分城区成了一片汪洋。那时,吕成瑶担任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横店分队副队长。得知余姚遭到台风重创,他立即在所在公司组织捐款捐物活动,然后带着12名职工和3车矿泉水、方便面、饼干等总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紧急赶往余姚。

  到达余姚后,吕成瑶看到余姚城区被淹,车辆无法继续前进,一行人只得改乘皮筏进入。由于各地送来的救援物资基本集中在余姚城区,吕成瑶想到,偏远山区的受灾群众物资可能比较缺乏,便决定把3车物资全部送到偏远山区。

  经过一路跋涉、颠簸,吕成瑶一行人来到一个名叫“竹三桥”的偏远村庄。“我们到达的时候,发现村里情况比城区还要糟糕。”吕成瑶说,水深的地方足有1.5米高,水面漂浮着鸡、鸭、猪等动物的尸体,散发出阵阵恶臭。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止吕成瑶等人前进的步伐,他们借来6艘皮筏,将生活物资分成500多份置于皮筏上,然后蹚着齐腰深的水,拉着皮筏,挨家挨户地分发救援物资。

  多年来,吕成瑶积极组织参与大型公益活动,对现场维护秩序、“三献”宣传、寻亲活动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为止,吕成瑶参加过200多次活动。可以说,他将公益变成一种事业,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2018年,吕成瑶退出市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市晨夕相伴志愿服务队(今年更名为市晨夕相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有1600多名志愿者加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能尽我所能去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让我觉得很幸福。”吕成瑶说,传播志愿文化是志愿者恒久不变的追求,不管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会带着志愿精神坚定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