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一村一品一区一色 文化元素扮靓六石美丽乡村

2019-08-29 10:16:56 来源:东阳日报 郭钧衡

  提起“十美村”,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干净的地面、漂亮的庭院和风格迥异的景点。其实,文化才是一个村庄的血脉和灵魂。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十美村”创建工作中,六石街道不断挖掘村(小区)域文化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区一色的特色,为“十美村”创建增添了迷人的色彩。8月26日,记者来到相关村(小区)采访,领略到了六石乡土文化的魅力。

  方会:展现“针织王国”风采

  提起方会,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针织。

  8月26日早晨,81岁的俞天宝坐在家门口,仔细观看着前方的墙绘:两名女子正在绣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图像让人过目不忘。

  “把针织文化‘搬’上墙,很有方会特色。”俞天宝说。

  只有120多户的方会小区,曾被媒体誉为“针织王国”。早在1998年,方会小区一批乡贤响应东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回乡投资创办针织企业,每年有数以百万件(个)方会产内衣(文胸)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出口到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地,针织年产值数亿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实施三大回归工程特殊贡献奖”。

  “十美村”创建工作启动后,方会小区党支部、居民事务管理组认为,“十美村”创建应具有文化内涵,不仅要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更要注入乡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产业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我们请人挖掘了针织历史文化,结合小区的实际,在创建中增加文化内涵。”方会小区党支部书记俞荣新介绍说。

  漫步在方会小区,一幅幅墙绘都围绕“针织王国、五彩方会”这个主题展开,新建的针织文化主题公园里,人们可以读到针织的历史文化,泉塘乐园里,有针织题材的连环画,附近还有传统纺织工具的展示……方会人还给主要道路起了带有针织元素的名字:纺织路、丝绸路等。

  下汪:给居民甜蜜的回忆

  从六吴线拐入下汪小区,浇筑不久的沥青路面十分平坦,两侧墙壁上,有几幅巨大的墙绘,都围绕着“糖”这个甜蜜的主题:种糖梗、收糖梗、榨糖、熬糖、出糖、卖糖。

  “读懂了这几幅画,就读懂了我们下汪的历史。”下汪小区党支部书记吴美浩说,小区创建“十美村”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搬”上墙,就是给居民甜蜜的回忆。

  据了解,下汪小区作为白溪江沿线村参加“十美村”考核评比,4月底正式启动环境整治,小区主要干部始终坚守在一线,或宣传动员,或解决矛盾。考虑到小区底子薄,在动员乡贤为家乡建设出资的基础上,小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助力“十美村”创建。数个月过去了,下汪小区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小区浇筑了近一公里的沥青路,完成道路硬化3000多平方米,建起了40多个庭院,打通了多条“断头路”,总投资达到200多万元。六石街道领导认为,下汪小区是当地“十美村”创建中变化最大的小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挖掘和弘扬乡土文化,营造美丽乡村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是下汪小区创建工作的另一大法宝。在许多乡贤的建议下,下汪小区挖掘出“糖文化”,打造出他人难以复制的创建版本——甜源下湾。

  据介绍,下湾是下汪的旧名。下汪小区地处白溪江北岸,因为土地含沙量高,有数百年种糖梗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区还创办了糖厂,除了本区居民,方圆数公里的人也到这里加工红糖。如今,小区还保存着糖厂的一个烟囱。

  还原历史就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展望未来,如今,下汪小区这6幅“甜蜜”的墙绘,成了独特的风景。

  后石:农耕文化上村标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标是美丽乡村文化的“魂”,是一个村庄精神美的点睛之笔。

  在六石街道后石村口,一个造型别致的村标让人大开眼界:插秧、收割、挑担等传统农耕文化一目了然。

  后石村西有一个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可爱的中国》等影视剧到过这里取景,在创建“十美村”中,有人建议融入影视元素,但被村干部拒绝。

  后石村庄不大,但基础条件比较落后,3月份,村里召开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对创建“十美村”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启动拆除违法建筑、赤膊房整治等工作的同时,美丽庭院建设也排上了议事日程。考虑到集体经济的情况,村里提出由农户自己出资建美丽庭院。村务负责人吴贵新自己带头做庭院,他请来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挑灯夜战,整整花了10天时间建起了一个示范性的美丽庭院,引来许多村民观摩。

  美丽,是让人无法拒绝的。这个美丽庭院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石子,在村子里激起涟漪。如今,后石村32户村民建起了美丽庭院。

  没有文化就没有特色,后石邀请省内著名设计师设计了村标,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文化“搬”上村标,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村标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制作精良,与此同时,村里的墙绘也与村标遥向呼应,在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审视中,让人抚今追昔,浮想联翩,继往开来。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