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一袭大竹裙掀起时尚风 何红兵大师携东阳竹编走向国际舞台

2019-09-25 13:00:41 来源:东阳日报 吴旭华

  把竹子做成裙子穿在身上,这样的设想是不是很惊艳?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匪夷所思,以为是用高科技把竹子制成竹纤维再做成衣衫。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东阳竹编金华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何红兵就做到了——他把一根毛竹剖成万千竹丝,再用巧手编织成裙子,由模特华丽丽地演绎了东阳竹编可盐可甜的全能特质。

  五天编出大竹裙

  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设计周上,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呈献的一场非遗跨界时尚秀,成了美好物品的“收割机”。走秀涉及18项非遗技艺,由36位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牵手创作的38套精品非遗服饰和鞋履,展现了中国非遗之美和传统工艺跨界融合新视野。

  走秀最后一个节目,模特出场时全场轰动——模特身上穿着的服装,不是飘逸的纱,也不是厚重的锦,而是本色竹丝编织的裙子,竹裙上“织”着一幅青绿山水图,系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图》。模特头上戴着的“帽子”,也是用竹子编织而成。

  这袭大竹裙和“帽子”的编织者就是何红兵。

  这套奇特的服装全称为“非你莫属”竹编创意大礼服。“从接到设计要求到完成交货,中间只有5天时间。”何红兵回忆,5天时间他要赶出两袭竹裙。大竹裙的裙摆直径达1.8米,净高1.2米;小竹裙的裙摆直径也达1.2米,高近1米。竹裙制作对竹编技术要求甚高:首先是能穿,腰部有一定弹性,能适合不同的模特腰围;其次是要轻,能让模特轻松走台;最后是要美,能与其他非遗项目融合装饰,视觉效果惊艳。

  “东阳竹编有个优势,就是能充分利用竹丝特有的韧性,运用各种技法使产品可软可硬。竹裙下半部分为竹丝,上半部分为锦,两种材料在胯部结合,所以竹编部分在胯部不能用夹口收束,而是通过控制竹丝的粗细、厚薄,运用合适的编织技法,使它能自如伸缩。”何红兵说,这是整条裙子的核心技术。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竹裙的裙摆较大,该如何撑起不至于塌陷。何红兵想到了中世纪欧洲的“篷篷裙”,内里用鲸骨支撑,于是用特制的篾条加以固定。而在裙子花纹选择上,他采用了寓意吉祥的“六角花”为底纹,再穿插仿自然形态的纹路增强时尚感。随后,又协助贵州果洛银饰锻造传承人,把银制的铆钉安装在裙摆上;与苏州缂丝非遗传承人把丝质衬裙缝合在竹编裙摆内。

  “这件大礼服以竹编为主体,融合了9项非遗,包括东阳竹编、果洛银饰、苏州缂丝、阿坝羌绣、白马藏绣、四川蜀绣、海南黎锦、遵义竹编、十字挑花,可以说是近年来跨界融合项目最多的非遗统合体了。”何红兵说,为了能让裙子更时尚,他曾考虑其他更现代的纹样如千鸟纹,但因时间紧张而作罢。但它在热度爆表的夏末,给整场秀带去了清凉的感觉,收割了众多惊叹。

  在上海时尚周上,模特还展示了一款竹编皮革包。包包采用流行的“帽盒式”,与皮革、刺乡等结合。在竹编包身上,何红兵设计了一只白鹤,十足的中国风。这款包包是何红兵从宋徽宗赵佶所绘的《瑞鹤图》中得到灵感而设计,也是他的大型竹编挂屏《瑞鹤图》衍生产品。

  东阳竹编远洋行

  在上海设计周上,身穿竹裙的模特头戴的“竹帽”,其实是件大竹灯的竹罩。

  这是2017年何红兵在完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竹艺研修班学业后,和两位荷兰设计师艾瑞克·曼特尔、依冯·劳力森共同完成的作品,曾亮相于上海设计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展等。竹灯以西式甜点为造型依据,以不同色泽的竹丝交错编织成时尚的格纹,摆脱了传统东阳竹编瓶瓶罐罐的模式。

  就在完成上海设计周的走秀后,这组灯具于9月13日走进了丹麦国家博物馆,亮相于“风从海上来——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作品展”。何红兵笑着说,这组灯具已成了“网红”,人气很高,2017年9月,“竹绣之舞”中国当代非遗艺术展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举行,这套竹编灯具吸引了许多目光。

  今年称得上是东阳竹编密集亮相海外的“走红年”。5月29日至6月3日,由浙江省文旅厅主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协办的“美丽中国·诗画浙江”浙江省非遗展在德国基尔举行,何红兵的3件竹编作品入展;9月10日至12日,浙江文化旅游展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其中又有何红兵的竹编作品身影。

  “中华精粹,创意输出。东阳竹编要走向国际舞台,首先要自身的技艺和形象过硬,讲好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背后的中国故事,这就要引进现代创意,推动非遗融入生活、走向世界。”何红兵说,许多设计师在展览上接触到东阳竹编后,专程过来考察,认为东阳竹编技艺比国内其他流派的竹编都要精湛,能够协助他们把高难度的设计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当下,东阳竹编最欠缺的就是创意。在努力用好中国传统IP的同时,何红兵加大了对现代时尚潮流和关注,密切结合社会热点,开拓东阳竹编“走出去”的渠道。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