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雕刀镂出不凡意 铁笔绘就天然姿

2019-11-13 10:11:37 来源:东阳日报 吴旭华


  出水风荷皎皎不染,傲雪寒梅馥馥扬芬……

  走进设于中国木雕城“国风馆”的姚江涛木雕艺术馆,二十余件风格截然迥异于当世新作的木雕精品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木雕几乎每一件都极尽雕镂之能事,在传统的面貌中闪烁着创新的基因,欣赏之际,让人不禁沉思“器”与“技”的逻辑关系。

  这些木雕精品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正华之手。

  今年是姚正华去世五周年。借中国木雕城“国风馆”投入运营之际,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姚江涛在自己的展厅内,专门打造了姚正华木雕艺术馆,作为对父亲的怀念,也把父亲对东阳木雕的探索创新成果向外开放。“这里集中了我父亲从艺最后20年的精华,从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出他深耕传统又矢志创新的路径。”如今,姚江涛已是知天命之年。他说,走过半生,再看父亲的作品,更懂得东阳木雕传统的可贵。

  “年少不懂姚正华,看懂已是中年人”。连日来,许多东阳木雕从业者也来到这处展厅,细细品读大师遗作,由衷感慨老一辈大师“以身许艺”的精神。

  花甲之年开创“姚荷”

  走进艺术馆门厅,长达近6米的落地屏《出水芙蓉》仿佛把人带到了夏日荷塘,挤挤挨挨的荷叶卷舒有致,迎风高举的荷花开合自然。这件作品完成于1999年,姚正华时年六十。

  1996年,姚正华从工作了一辈子的东阳市工艺美术公司退休。一次与老友们闲聊,深感东阳木雕创新乏力,精品缺乏。置身于东阳木雕发展的低谷期,耿直的姚正华掷地有声:“我要让大家看看真正的东阳木雕精品!”

  当时的姚正华心里早有计划:创作一件以荷为主题的大型木雕。

  “荷在传统东阳木雕里多处于点缀地位,题材也限于和合二仙、周敦颐爱莲等,属于小件。”姚江涛回忆,父亲告诉他,荷之所以长期以来无法成为东阳木雕的表现主角,在于大面积的荷叶缺乏丰富的层次,因此把单张荷叶雕出层次感是创新难点。为此,姚正华一有空就带着画笔和写生架往野外跑,回家就翻看各种画册,设计稿前前后后画了十余幅,最终决定以长卷形式表现荷塘全景。“正式雕刻前,父亲又带着全体员工去了荷塘观察,还带回实物参照。”在作品中,姚正华创新性地抓住荷叶在风中翻卷、起伏的微妙瞬间,形成丰富的平面层次,克服了传统荷叶木雕“平板”难题,增强了画面的写意性。

  在这件作品中,姚正华还引入了现代写实意识。他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荷叶的脉络正反两面形态不同,于是运用阴刻与阳雕技法分别表现,增强了荷叶的肌理感。在传统木雕中,为了寓意喜庆,荷叶的形态通常是圆满的。姚正华却打破惯例,把荷叶上的虫洞、裂痕等真实表现,营造出独特的美感。

  这件处处可见章法创新、布局独特的作品,独开生面,在2002年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中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在2004年“华艺奖·思博杯”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中,获得了雕塑类全国唯一金奖;姚正华的“姚荷”,由此一炮打响!

  如今,市场上以荷为题材的木雕屡见不鲜,但“姚荷”的自然天真之气质,依然鲜有超越者。

  再看“姚荷”,姚正华在20年前所倡导的“精品意识”,至今依然发人深省。


  首倡“二点五维”理念

  构图饱满,层次丰富,造型立体——出生于1944年的姚正华,严格遵守着东阳木雕的艺术传统,在他的作品构图上,鲜明体现着“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传统特色。但是细看之下,又充满源于生活的浪漫韵味。他在深浮雕作品中,把圆雕技法用得出神入化,形成了特色。

  在落地屏《松鹤长青》中,姚正华用超写实手法表现松树皮。独特之处在于,之前的一些工匠曾尝试写实雕刻树皮,但因只保留了一层平面,所以仅能用线刻表现,缺乏立体感。姚正华把薄薄的树皮分层处理,每一层用薄浮雕技法表现肌理,使树皮在整体上形成了浅浮雕的立体效果。对于树身上的藤蔓,他不仅兼顾了正面与侧面,还采用镂空方式把蜷曲的内侧也写实表现,形成360度的欣赏视角。

  “父亲告诉我,东阳木雕是平面浮雕,但它不是二维空间,而是介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2.5维空间,要在平面上营造立体感。”姚江涛说,正是基于这个艺术认识,姚正华非常重视平面保留技法,哪怕是雕刻传统的松针,他也会分成若干平面,力求给人立体感。在生前,姚正华多次为年轻工匠丢弃“平面保留”这一东阳木雕核心技法而痛心不已。“父亲生前常说,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之处是好事,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拿来之后要学会消化,比如深浮雕,不是用圆雕技法使平面图像变成三维,而是用圆雕的透视,雕镂出2.5维的空间,产生三维的视觉。”姚江涛说,父亲认为这样才能使深浮雕保留更多平面,通过平面压缩使物像和花板之间的联系紧密、过渡自然,避免“把圆雕贴在花板上”的单薄生硬感。

  在严谨继承传统精华的前提下,姚正华用创新赋予木雕浪漫主义的色彩。从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今人的一些“创新”,他早就“玩”得得心应手。比如他早就从国画中借鉴了水纹的形态,创作了《夜游赤壁》;也早就通过让天鹅的脖子与花板形成约25度的倾斜打造立体感,创作了《鹅鹅鹅》……他从不自诩为创新,却屡屡走在前面“开路”。


  古为今用不废江河

  “父亲用他的作品告诉我,对传统的爱是真爱。”姚江涛至今仍记得自己在不断变换创业方向却最终回归东阳木雕时,父亲告诉他的话,“只要汲足了传统的养分,创新永远都不晚”。“在传统面前,我永远是小学生,因为我连父亲的技术精华都没学透。”姚江涛说,父亲还告诉他,在没有扎实掌握技法之前,不要去提“艺术”的事。

  前贤的技法,在姚正华手下变幻出了艺术的魅力。《百美图》是姚正华于20世纪70年代绘就的设计稿,却直到90年代才做成木雕。他借鉴东阳木雕在建筑高处装饰的技法,把众多古装仕女分成丰富的层次后,用人物前倾约20度的方式“脱离”花板,同时把后面层次的人物衣妆细致雕镂,使人物既有机联系又保持适当距离,给人既立体又生动的感觉。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东阳木雕门窗的绦环板有个“奥秘”:其雕刻平面从下往上略向内倾,尤其是在雕刻博古图案时,这一特色尤其明显,从而使得博古架上的器物不至于在视觉上形成“掉落”感,据此创作的薄浮雕作品《清蔬图》视感稳重,画风清新。

  进入老境的姚正华保持着稚子的天真与好奇,尤其对传统工艺充满了探索欲望。落地屏《老梅春韵》也许很能代表他的心态。这件作品用2.5维的透视,表现了一株树干中空的老梅,无论是梅树腹中的皱褶还是树身上的树瘤,都几可乱真。画面上的隐约金星,让许多人以为这是金丝楠木,但其实是姚正华吸收了东阳传统漆艺的“淬金法”,把24K金箔散入生漆后调制而成,从而使作品既保持了椴木材质的洁白细腻,又透着岁月包浆的高古韵味……


  “综观我父亲的作品,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丰富复杂的技法,成就丰满优美的画面,这充分体现了他以技法为重,以技载艺的理念。”姚江涛说,为了保证创作,1997年姚正华成立了“正华木雕研究院”,融木雕理论研究、创作与经营于一体,为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民间平台,“古为今用,以技载艺”也成为姚正华孜孜以求的目标、不断推广的理念。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即使在2006年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后,还亲自雕刻,直到被疾病击倒。

  “父亲生前常说,他要为我们留下点精品,为东阳木雕留下点精品。这二十余件作品都是我父亲设计并亲手制作。”斯人已去,精品长留。姚江涛说,东阳木雕的传承重在口传手授,父亲既已无法传授技艺,那就让作品代他完成这些使命吧,毕竟许多技法无法用书面语言传授。这也有助于让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东阳木雕,走出传承危机与创新困境。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