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这家企业建起了东阳电信通讯史料馆 系全国首家由县级企业单独设立

2019-11-20 10:57:44 来源:东阳日报 朱凯迪 董莹 徐松涛

W020191120323576518531.jpg

  用于抢险救灾的“八一”小型电台、1956年上海自制的BD55型电传机、磁石电话交换机、20世纪50年代的电信专用收音机、BB机(寻呼机)……在中国电信东阳分公司吴宁分局里,藏着一个小型的电信通讯史料馆,里面陈设着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等各类电信设备,以史料和实物为主要载体,记载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东阳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

W020191120323585981068.jpg

  “东阳通讯事业的发展是国家通讯发展的一个缩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飞速发展。”中国电信东阳分公司负责人黄益刚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通信网络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是从“谷底”到“山巅”,而东阳亦然。

  1931年东阳有了第一部电话

W020191120323595586104.jpg

  东阳的通讯事业起步较晚,据现有史料,比省会杭州晚了二十多年,相比近邻义乌也晚了好几年。1931年东阳有了第一部电话,当年底才在南街丁字巷口新设5门电话交换机,同时给县政府、警察局、防空哨安装了用户电话,为城区电话之始。1938年1月,东阳始设电报局,有8号单铜线直达义乌线1条,莫尔斯人工发报机1台。黄益刚说,为了装电话,当时特地从义乌架了全长19.58公里的明线。

  截至1936年10月,专机用户东阳为零,义乌为11户,其中机关军政4户、商号1户、住宅0户、其他6户(包括飞行场、寺院、学校等),可见当时东阳的通讯较之周边还是相当落后。1937年,县乡村电话所成立,换装10门交换机。1938年,交换机扩展为20门,解放前夕已装满。到了解放初期,城区电话也只有17户。

W020191120323604853313.jpg

  “以前电话就是稀罕物,相比现在的奢侈品有过之而无不及。”黄益刚说,民国电话开通初期,长话价格为0.9元/分钟,县内电话话费有按次计费及包月制两种,用户租费分别为6元和8元5角。这种收费在当时还算廉价,但一般百姓还是无力承受,因为当时一般工人的月收入仅七八元。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26万部电话,普及率为万分之五,也就是说一万人之中仅5人有电话。黄益刚说,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一部电话的初装费就要上万元,而且不是有钱就能装,有时要等半个多月甚至一年之后才能轮到安装。

  从人工接线通话到移动通信

W020191120323614854566.jpg

  “这就是以磁石手摇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做为控制信号的人工式电话交换机,它是结构最为原始简单的交换机。”黄益刚边介绍边拉开交换机下的椅子坐下来演示当时话务员的操作流程:当有电话进来时,其呼叫电话相对应的拨片就会掉下,话务员取一条接线用塞绳插入该用户塞孔,并扳动相应电键使其振铃,被呼叫用户听到铃响摘机应答后,话务员将电键复原,双方即可通话。

  在交换机里,还留有20世纪90年代的电话费票据本,尽管纸张已经泛黄,但这张1995年的电话费收据上还可清晰看到上村一家公司的月租费为25元,农话费133.2元,长话费200.9元,总计359.1元。可见,在当时一部电话的月费用还是比较昂贵。

W020191120323624766463.jpg

  记者了解到,电话线路就是一个闭环,电话要连上载波终端机,每个端口可连数十部电话,再由载波机连上交换机,最后由交换机与电话相连,才算形成完整的通讯链。黄益刚说,他刚参加工作时就在载波班工作,而当时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载波班、话务班和报务班,电话则分为市话和农话,上班时间每个人都忙得连轴转。

  史料馆里还展示了第一批A网手机,是摩托罗拉品牌的“砖头机”,这手机仅在东阳上市了100部,当时要花费几万块才能买到。1991年,东阳市在东阳电信吴宁分局里建造了第一座寻呼信息塔,开通了BB机业务。1993年,又在该局建造了当时全东阳最高的手机信号塔,高达80米。黄益刚说,大哥大就是1G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1995年开始有了2G,手机可以用来打电话和发送数字短信;2009年有了3G,手机可以上网;2012年,全国开始建设4G网络;直至现在,5G正式商用。“从磁石、拨号、程控、BB机、大哥大、小灵通到智能手机,不知不觉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印记。”

  守好“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

W020191120323634135991.jpg

  对于设立东阳电信通讯史料馆的初衷,黄益刚说,希望通过收集整理与东阳通讯相关的史料,继承老一辈员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呈现改革发展、技术革新的历史轨迹,让更多人了解通讯发展历史。

  为了让史料馆更加有“料”,黄益刚特意研究了中国通讯发展历史。9月底,该公司还组织了新员工和青年员工参观史料馆,黄益刚给大家上了一堂主题党课。“在抗战初期,红军没有一台电台,后来通过缴获敌方一台半电台才开始情报工作,所以电信工作是有红色背景的。”

  “‘人民邮电为人民’这是毛主席在1949年成立邮电部的时候提出来的口号,这就是电信人的初心。”黄益刚说,当时毛主席在西柏坡亲笔为筹办中的《人民邮电》报题写了报头,意味深远地诠释了邮电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为新中国邮电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悉,目前全国各地有不少省市设立了通讯史料馆,但是像东阳市这样在一个县级市由一家企业自行成立还是第一个。黄益刚表示,希望通过建立史料馆,通过上党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每位员工守好“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作风新担当新作为开创电信工作新局面。

  报务员朱臻刚,从发电报到5G来临

  “从1983年到2001年,我做了近20年的报务员,2002年电报时期彻底结束,我正好是最后一任报务班班长。”今年54岁的朱臻刚目前仍在中国电信东阳分公司工作,他笑着说,从参加工作时发电报到现在迎来5G时代,他见证了东阳通信的发展。

  在过去,发电报按字数收费,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0.07元一个字到后期的0.145元一个字,尽管如今看来这样的收费很低廉,但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书信是那时常用的联络手段,只有在有急事或者要事时才拍电报,这也要求报务员们的译电工作精准快速。刚工作时,朱臻刚苦练电报业务技能,以最快的速度背熟了电码本上3000多个常用汉字编码。

  在朱臻刚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是电报工作最鼎盛、最繁忙的时期。“我正好亲历了那个阶段,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不久,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当时的邮电局报务班是三班制,8小时工作制,基本是全负荷在接发电报。”朱臻刚说,这也就要求所有报务员业务“全能”,不仅要会发电报还要会译电报,还要承担话传工作。

  因为受到技术限制,当时从东阳往外发的所有电报都要通过金华中转,即使是发电报到相邻的义乌,也要先从东阳发到金华,再转到义乌。“电报要往东阳境域内的乡镇传递,还需要通过电话口传电报码,由乡镇分局的工作人员翻译后再送发。”朱臻刚说,报务员每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戴着耳机,免不了耳朵疼,但是为了准确收发信息也只能克服。

  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电话、移动设备进入千家万户,2002年,随着银行汇款电报业务结束,报务员这个工种也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发电报场景多出现在电视剧里,更像是一个时代记忆,“报务员”也成了一个时代的光荣称号。

  架线工王文忠,三十年前翻山越岭架线路

  从扛着电线杆打桩架线,到背着装备翻山越岭维修线路,1986年参加工作的王文忠曾是东阳邮电局农话班的一员。“从巍山镇区到三单乡玉溪村,那边整路的电话线路都是当时我所在的班组架设的。”王文忠说,当年,为了尽快解决通讯问题,架设电话线的工作非常繁忙,连着好几个月,班组成员吃住在临近的乡镇里,每天扛着电话线、抬着电线杆来回往返,只为加快架设进度。

  王文忠回忆,过去农话班是五到六人一个班组,电线杆很重,道路条件不好,山区的架设工作困难重重,往往需要一个人指挥,另外四五人一起抬杆,身上还都背着架设用的工具。“按照要求是50米架设一杆,有时候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在相隔60米或者40多米处打桩架设。”王文忠说,过去只想着尽快把任务完成,早日通上电话,所以不管是大太阳的夏天还是刮大风的冬天,户外工作条件再恶劣也都坚持下来了。

  电话线路架设工作完成后,王文忠继续留在农话班从事检修工作。“以前线路都是架高的,出现问题经常要抢修。”王文忠说,多数情况是电线杆被洪水冲垮或者因为交通事故被撞倒,还有就是电缆因为大风大雨出现交叉短路,有时候还会被野生动物咬断。由于线路报警没有具体定位,抢修时就需要自行寻找维修点。王文忠在多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了经验,巧妙地利用维修用磁石电话机的摆针频率判断短路位置。

  “年轻时胆子大,带着登高脚扣和工具包一个人就出门了,渴了就喝山泉水。”回忆起过去艰苦的工作环境,王文忠感慨地说,这些年通信发展极快,很多在30多年前不敢想象的事情都成为了现实。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