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狮山画水存高情 漫将遗墨想风神 画家江风艺事拾零

2019-12-04 15:29:55 来源:东阳日报 吴旭华

  东阳民间素来多翰墨丹青高手,他们隐逸田园,逍遥烟霞,用笔墨构筑起独特的精神世界。在不久前落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阳美术书法大展中,已故画家江风再次引起了关注。纵观他的画作,雄健中见朴实,清新中见高古。人们在为他作品中透出的郁勃之气而折服的同时,也为他隐于尘世的生平事迹而叹惋。

W020191204369419800073.jpg

  飘雨的冬日,走进画水镇画溪村竹园里8号江风故居,在他的遗孀朱松菊以及三个儿子深情的讲述中,发现江风画如其人,风神洒落,一派高情。

  画笔一生不曾搁,倾箧供养情难舍

  江风真名王加方,出生于1918年11月。他的父亲是个小生意人,以打麻车、卖桐油、做蜡烛为生。江风小时即表露出过人的绘画天赋,经常照着村中古建筑上的雕花构件“临摹”不止,较早地从各类雕花体、画工体等木雕上汲取了丹青养分,具备了扎实的造型功底。若干年后,他又应邀为木雕艺人设计图纸,倒也是对这段艺术源泉的最佳回馈了。

W020191204369470867989.jpg

  进入东阳县立初级中学(东阳中学前身)读初中后,江风遇到了人生第一位艺术导师。这位教习美术的教师发现了江风的天赋,倾尽平生之力悉心相授,确定了江风日后从事花鸟科绘事的艺术路径。可惜这位将江风引为知己的教师,其家人却不知其姓名。查东阳中学校史,其人或为陈昌,当时唯他一位美术教师且一直任教到解放后。陈昌有作品《竹楼谈道摹古图》,画上题跋“民国二十年(1931)作于东阳县立初级中学”,同时记有他读历代名画的评语“大家在气象,名家在精神,骨性天成,各行其是”。江风于1935年从东阳中学毕业后,专攻写意花鸟,对花之气象、鸟之精神把握准确,笔下风物生动传神。

  毕业后,江风曾去报考上海美专,其画作让老师惊为天人,校方决定破格录取,并嘱其提前报到。谁知回家后,江风即染痢疾,拖延难愈。其父生意人习性使然,并不赞成其继续求学,而寄望于业已成年的儿子早立门户。病体难支加上缺乏盘缠,令江风错失人生最佳的求学机遇。

W020191204369502294704.jpg

  病愈之后,江风先后被介绍到县立林头乡校、梅岘初小、复兴小学、黄田畈乡校、岭下小学、义乌赤岸镇校等处任教美术,每处停留时间都不长,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半。在赤岸镇校任教的半年期间,他的画名和人品被当地士绅广为称颂。时值日寇侵华,战炽日烈,经人执柯作伐,当地极有名望的富商朱春福把18岁的女儿朱松菊嫁给了他。

  尽管局势板荡,江风却须臾不离笔墨,每日作画不辍。婚后,两人相继诞下三子一女,江风微薄的薪资无法支撑家用,朱松菊就变卖嫁妆以供养丈夫的爱好。她先是卖了两个金戒指、一串玛瑙手链,再是各种高档质地的衣服。最后,这位曾住着洋房、踩着木地板的富家小姐,硬生生将嫁妆变卖得所剩无几。

  江风嗜画成痴,若一日不作画即寝食难安。1951年至1959年他在黄田畈工商联工作,其大儿子王会舜在暑假时被召到黄田畈为其磨墨。砚台长宽盈尺,少年双手左右开弓,磨足一个半小时,直至墨汁充盈,然后江风就一整天处于创作状态。

  1960年,江风从南马工商联回归教坛,当年9月起先后任教于黄田畈小学、王坎头小学、南岸中小学。在南岸九年半时间,他每次往返,都用一只小竹篮装满颜料、画笔,整整用破了3只竹篮。退休后,他在老宅走廊上摆了一张画桌,天天作画,直到1998年春去世。

  良师益友多春风,常年写生功底深

  从赤岸镇校回来后,在好友王开朴介绍下,江风先是到缙云县立师范学校任教两年,后又到龙泉县立师范学校执教。其间,他的堂弟王嘉品受其启蒙,爱上绘画,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就读,得潘天寿、黄宾虹、郑午昌、吴茀之、诸乐三等亲授。王嘉品课余将江风作品展示给诸师观看,诸位名家大为震惊,皆认为乡间能有书画功底如此深厚之人,实属难得。在王嘉品引荐之下,江风曾多次前往杭州国立艺专向诸位名家请教,深得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人欣赏。每次赴杭,他都带上一两只家养老母鸡,抵杭后烹饪成土鸡煲,宴请诸人。江风落落大方,诸位名家则不吝赐教,书画唱酬。

W020191204369483747475.jpg

  1948年,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等三人还共绘两幅画作,一为枇杷芭蕉菊花图,一为水仙梅兰图,赠与江风。同年,潘天寿特意为江风画作写下评语:“平畴过雨,仿赵大年,清旷超远,无从笔墨处求之。江风先生属书。”赵大年即北宋著名画家赵令穰,其画多描绘湖边水滨水鸟凫雁飞集的景色,运思精妙,清丽雅致。被潘天寿称赞的《平畴过雨》是江风为数不多的山水画作,被冠以“清旷超远”的评语,足见画作意境悠远而富于诗意。潘天寿的这幅评语于江风去世后失踪,2011年12月竟出现于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58万元的价格被拍走。

  在潘天寿等人的提携下,省内画坛名家如丰子恺等对江风青睐有加,多有赠画于他;本邑陈松平、邵逸轩、李春城、施晓湘等书画家也与其交厚。这个时期,江风收藏了大量名家画作,成为学习的最佳样本。他在反复欣赏临摹之余,写下数十则赏画评语。20世纪60年代,江风遭受抄家之祸。他提前把数幅名家画作收于“床里壁”,盖上被子,成功逃过劫难。部分被抄走的画卷,他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出,塞入胸膛与裤管里,一拐一瘸带回家。但仍有部分画作流失。

  潘天寿等人对江风的教诲,归纳起来大致为两条:一是重视写生,二是重视传统。像诸乐三赠与江风牡丹图时,告诉他此画继承了其师吴昌硕的笔法,构图严谨;认为今人藐视传统、轻嘲古人的所谓创新并不可取。两大法则深刻地影响了江风的创作方式与风格,这从他留下的十多本图稿上可窥见一斑。

  从20世纪50年代始,江风把写生当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涉及翎毛、花鸟。1956年11月30日傍晚,江风在黄田畈合作社饭店内见有鹭鸶十余只,“姿态翩然,生动可爱,观后很觉入我画境,于是整理画具描绘,一本画册三十页,一挥而就。虽未能深入奥处,然寥寥数笔,已略具其形态”。他的画稿基本上用毛笔绘就,一些写生稿上还会写心得体会,如写生鸳鸯就注明用笔要简,雄鸳鸯羽冠用重墨,干燥后可罩头青或石绿色,雌鸳鸯主要用墨点,诸如等等。构图也是江风后期创作中尝试突破的区域,为此留下了五卷六百多页各种花卉及鸟类构图画稿,以及其他国画题材构图数册,笔触流畅遒劲。为了增强腕力,他坚持用铜管笔练习书法,因此绘画时线条硬朗有力。尤其是所绘麻雀,草草数笔,振翅欲飞,形态可爱,堪为一绝。

  为了更好地写生,江风在退休后开始种菊、养鸡,专门种植了四十余种菊花,自家庭院种不下,就借用邻居家的空地种植;还养了十几只鸡,热闹盈庭。江风每日手持纸笔,坐对写生。画累了,他就阅读书报,做读书笔记和剪报,精研前人画论,揣摩报刊上的优秀画作。其国画作品后期更显构图大气,造型秀美,设色清丽,足见功力已是与时俱增,历久弥精。

W020191204369492837502.jpg

  还在解放前,江风就在东阳、缙云、龙泉等地举办了三次个人画展,参加东阳和缙云联展两次。解放后,他的画作又在金华、湖州、杭州、兰州、北京、宁夏等地展出,并“出口”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一时,江风画名隆盛,求画者纷至沓来。对一见倾心者,他往往慷慨相赠,热心提撕后学。他的住宅紧邻原画水中学,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蒋天耕任教画水期间,常于夜间前来学习切磋。对于位高名重者,他淡然待之;对于民间工匠,他以诚相待,无偿为困顿者创作木雕和油漆画稿,并将此视为国画“经世致用”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初期,横店公社创办了轻纺厂,生产各类绣花服装。因为缺乏花样设计师,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亲自登门邀请江风“出山”,江风将中国传统纹样加以改良,优化线条造型,生产的绣花服装不仅销量可观,而且较好地实现了成本控制。在横店的两年里,徐文荣多次带江风参观学习,使他设计的服装绣花图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拓宽了产品外销途径。因江风经常为木雕艺人指导创作,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结识。陆光正出访美国时,曾携带数幅江风画作,在国外竟颇为抢手。归国后,陆光正亲自将润笔之资送到江风家中。

  1987年,江风在东阳城区举办了个人画展,以此庆祝七旬寿诞,宾客盈门,好评如潮,这也是他为人低调平和、处世德艺双馨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