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聚焦课堂改革 强化队伍建设 创新教研机制 市教研室为东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2019-12-09 14:12:49 来源:东阳日报 李磊

  今年,我市高考成绩全线飘红,一段上线人数、上线比例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前茅、金华第一;在国家和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监测中,我市连续居全省首列,其中2018年小学24项检测指标,有21项列全省前5%,显著高于省平均水平……种种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教育局教研室贡献的教研智慧与创新力量。

  近年来,市教研室紧紧围绕“研究、指导、服务”工作职能,聚焦课程改革,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研机制,让教研工作更有力量、更有实效。

  教研力量“沉”下去 教改实效“提”上来

  “教研员俯下身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提出的具体意见一针见血,帮了学校大忙。”每次教研员“问题式”的专题调研都会唤醒学校领导与教师新的思考与启迪。每学期初,市教研室都会确定调研课题,安排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推进教学规范的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等工作。如本学期小学段的调研重点是薄弱学校,在谈及为何选择薄弱学校进行教学调研时,市教研室主任应晓洪说:“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在我市分布较广,生源少,师资力量缺乏,师生极易产生得过且过的情绪。我们会带着‘如何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如何上好每一堂课?’三个问题进行调研和提供专业指导,以增强薄弱学校领导与师生的信心,积累第一手素材,继而在全市推广。”

  除了开学调研外,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也必不可少。11月25日至12月5日,市教研室全体高中教研员深入各所高中,开展“基于诊断与改进”专题调研,以解决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继而备战2020年1月的选考,此次专题调研被学校称之为接地气的“及时雨”。

  小命题、小讨论、小反思——这是市教研室2019年提出的“三小”教研模式。市教研室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对教研活动的设计应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具独特视角,积跬步而致千里,全面提升教研的实效性。11月13日,市八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吴宁一中举行。据初中数学教研员胡新颖介绍,在前期的调研与座谈中,她发现老师们在“如何精准解读教材,关注学生生成”这一方面存在误区与疑惑。于是,她召集大组成员,精心设计了贯穿初中段各年级的系列活动,以引领老师们如何在备课中精准预设引发学生生成,如何在课堂中基于学生的生成进行教学,从而达成“不会的变会、会的变好”的高效课堂。活动中,通过“课堂展示、微观报告、备课诠释+微信实时点评、活动总结”等四个环节,让“教材要解读、生成需关注、课堂可优化”的种子根植于老师们的心间。

  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市教研室以“五育并举”为出发点,要求各教研员扮演好“研究员”“指导员”和“服务员”角色,帮助各校挖掘本地资源,优化校本课程建设,使之朝着“精品化、校本化、项目化”改革方向推进。今年4月,我市成为浙江省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试点区,市教研室引领学校以STEM教育为载体深入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常态化开展项目化学习,逐步形成了一批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并初步积累了一批项目学习资源和可推广的区域阶段性经验,丰富了STEM教育的区域内涵。此外,省特级教师、中小学音乐教研员许志芳领衔的课程成为全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唯一的精品微课程;小学数学教研员麻彩虹带着“评价思考”亮相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反馈会……

  五年计划“推”出来 教师队伍“强”起来

  3月11日,我市隆重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名优教师培育工程。在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在响提出,青年教师培养的总体要求是“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通过系统培养,全面提升我市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在师德修养、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在金华、全省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打造一支富有特色与竞争力的学科师资队伍。根据培育目标,市教研室深入学校广泛调研,各学科制定详实的培育五年计划,通过举行或承办各类研训活动,不断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之成为“台柱子”。“培育计划的实施,意味着年轻教师发展有了盼头,更有了奔头。”英语青年教师何倩芸感慨道。

  结对子。市教研室推出“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导师制”等不同结对形式,由学科教研员或学校安排师德好、业务精、有爱心的资深教师作为师傅,做好“传帮带”;压担子。针对一年新教师,市教研室推行“期满三项考核”,组织学科新教师开展一堂公开课、一项专业素养测试、一个学习反思考核活动。针对三年新教师,市教研室通过“教学三项”与“专业两项”为主要内容的“3+2”常规周期性比赛,驱动教师工作与学习的持续深入。“教学三项”分别为课堂教学评比、完成一个案例、撰写一篇论文,“专业两项”则是“专业技能比赛”以及“专业知识考核”。

  在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之余,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也“各显神通”,为学科青年教师打造“私人订制”的发展平台。

  今年,高中数学教研大组组建了两个教师学习班,剑指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不足、学习兴趣不足、个人成长缓慢等难题。其一是教龄3年以内的新苗班,其二是教龄4—10年的新锐班。

  “先选定专业书籍,而后大家一起共读。在研读分享会上,大家现场交流阅读心得。同时每位学员都要撰写心得体会,并对其他同伴的学习和交流成果进行书面打分。”市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厉军萍是学习班的组建人,每次教研活动她都会参加,并且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归纳和点评,为教师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通过学习班点面结合的综合教研形式,数学教研大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教师获奖人数和档次也在提升。“在团队中汲取成长养分,很幸福。”东阳中学数学教师朱琳琳道出了学习班所有学员的心声。

  这几年,市教研室还以“提高教师解读国家统编教材能力”为抓手,为教师送去了一场场高质量、高规格的培训活动。11月下旬,全市小学语文“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语文素养”专题培训在外国语小学、江北小学教育集团茗田校区、实验小学举行。教研员吴江云从专业角度出发,向参会的近300名教师分享了小学语文统编新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的经验。像这样的培训活动,今年已举行了5场。

  近期,市教研室开始“回收”各教研员的年终总结。其中一个方面很“有意思”——每位教研员至少要撰写一篇教研工作亮点。据悉,这是教研室多年的传统。每年市教研室都会对搜集上来的亮点工作进行整理与评价,并向金华继续推评。去年,3名教研员的教研亮点被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评为优秀教研亮点。“教研员被誉为老师的老师,此举也是‘逼’着教研员扎根一线教学,不断学习‘充电’充实自我,从而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应晓洪告诉记者。

  教研机制“新”起来 管理模式“活”起来

  我市共有小学90余所,点多面广,市级教研活动“触角”难以伸至乡镇学校,加之部分中心小学教研力量薄弱,乡镇教研成效不显著。“观摩机会少,展示机会更少”这是许多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的心声。

  市教育局直面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对策。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2018年12月,全市小学段成立了六个“教学联盟”,初步建立了“市、联盟、学校”三级教研管理体制,用“联盟教研”这把“巧锁”解开“最后一公里”教研难题之“锁”,实现了市级引领、联盟拓展、校级深化的教研新常态。

  据悉,每个区域教学联盟都设有一名教研员,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教研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联盟教研员既是指导员,又是服务员,他们长期扎根学校,贴进师生,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近一年来,“班主任论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英语口语大赛”“科技节”等活动应运而生;“小语集中营”“数趣”“口语天天练”“小文研读群”等一些草根研读组织也呼之欲出;通过市盟联办、盟校联姻、校际结对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教研内涵,实现了县域教研的无缝对接。

  三级教研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使我市的教研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教研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教研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据统计,近一年来,各教学联盟共开展了教研活动60余次,300余名青年教师得以亮相,1000余名教师参与说课、评课。舞台广了,机会多了,青年教师有“奔头”,年长教师有触动,联盟教研活动真正成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二传”。

  与此同时,市教研室于2015年创新推出的“幼教联盟”举措也迎来了开花结果。11月,全省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研讨会举行,我市在大会上作了《幼教联盟:助推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典型发言,“东阳幼教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

  “幼教联盟是我市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的有力措施。”据市教研室幼教教研员吴寒宵介绍,幼教联盟开展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每月一大主题,每周一小主题的教研活动,联盟园所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和骨干带领教师进行同步教研,达到以强带弱,以点带面,资源共享,缩小差距,均衡发展的目标。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赋予了新时代教研工作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进一步秉承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坚持与完善‘四服务四提高’的管理意识,下移重心,深入一线,稳步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为东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教研力量。”应晓洪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