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用建筑表现伟大时代 郭卫宏12个作品获中国建筑设计界“奥斯卡”奖

2019-12-19 14:44:50 来源:东阳日报 郭钧衡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暨大师设计论坛”近日开幕。由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出来的400个获奖作品在广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展出,全面回顾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历史印迹,见证和回忆我国建设水平的发展。东阳籍建筑师郭卫宏主持或参与主持设计的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钱学森图书馆、天津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玉树博物馆、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等12个作品获奖。

W020191218604970103145.jpg

  据了解,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是建筑界的“奥斯卡”。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回顾和总结了60年来不同时期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代表,以历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获奖作品为基础,组织评选出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共计300项,作为祖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的组成部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引起了业界和社会的热烈响应。今年,中国建筑学会组织了2009-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的评选,共评出100项作品,作为近10年祖国建筑文化、建设成就的组成部分。“前60年的300个创作大奖中,我有4个作品获奖,近10年的100个创作大奖中,我主持设计的占8个。”昨天,郭卫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50岁的郭卫宏是六石街道横塘村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节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GWH+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等。20多年来,他长期扎根一线,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之路,积累了大量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在文化博览建筑、校园规划设计、绿色智慧建筑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W020191218604966640694.jpg

  “环境产生建筑”是郭卫宏的创作思想,他认为,建筑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产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师应有超越建筑的系统观,既要协调好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又要统筹好建筑、环境与人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他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综合科学,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传统的单纯关注建筑物质层面和技术手法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跨越建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从更多层面去综合研究。他在系统观的指导下,融贯哲学、景观学、规划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出整体的“建筑创作系统论”,受到业界关注。

  郭卫宏认为,优秀的建筑师首先要有激情,要有梦想,要在建筑创作设计中始终贯穿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钱学森图书馆的设计中,郭卫宏和他的团队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以“方正的石头”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图书馆外墙需要钱学森的头像浮雕,目光深情地注视着一枚火箭,设计团队没有选用艺术家惯用的具象设计,而是完全依靠像素化处理后的GRC材料,以不同的纹理密度通过光线的折射来表达成像,用建筑师的“意像”方式切合主题,最终营造出时空对话的感觉,得到各界的肯定。

  在同行中,郭卫宏以务实、谦逊而闻名。他说,优秀的建筑师必须要有务实的作风,建筑作品最终不是落在纸上的图画,而是最后建成的实际效果。建筑从立项到最后完成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自然、人文、技术、环境和经济因素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建筑师要经系统化的思维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创造优秀的建筑。他在负责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建设时,全心全意扎根工地,对每一个细节都亲历亲为;在主持武汉水利水电大楼设计时,甲方上午10点打电话通知要在下午听汇报,他马上从广州出发,下午3点赶到甲方指定的地点,其响应速度甚至快于武汉本地的设计院,受到甲方的称赞。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占地1667亩,规划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一期包含各类建筑单体54栋,参与设计人员多达150多人。郭卫宏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规划整体设计的任务和节点,针对每个设计师的特点合理安排任务,确保该项目的如期完成。

  用建筑表现伟大时代,郭卫宏主持或参与主持了天津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海外潮人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驻港部队总部大厦、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武汉大学文科区、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并获奖。2004年底,他荣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7年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建筑师,2013年获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十佳中青年建筑师称号。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