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和合东阳”主题征文之十五】传承“霉干菜精神”;红糖飘香

2019-12-30 17:09:22 来源:东阳发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是借以文字,表达对故乡透魂蚀骨的难舍情谊。

  家和万事兴,合力促发展。以“和合”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开幕在即。会前,我们想要通过征文的形式,拉近世界东阳人之间的距离。来自五湖四海的相亲乡贤纷纷来稿,诗歌、散文、小说……形式各异,棉花、老酒、手工面、风筝、电影……这些记忆深处的一点一滴都成为我们对故乡最难忘的印象。

  故乡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富有诗意,无论怎样欣赏、赞美都不为过。接下来,我们通过《传承“霉干菜精神” 促进东阳更快更好发展》《红糖飘香》四篇文章,怀念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传承“霉干菜精神”

  促进东阳更快更好发展

  文 | 吴卫生 

  作者简介:吴卫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东阳教授博士联谊会副秘书长。

640.webp (7).jpg

  浙江中部有一小城东阳,人口80多万。东阳历史悠久,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县制,名吴宁,属会稽郡。唐垂拱二年,也即公元688年,建东阳县,素有“婺之望县”的美誉。

  1989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曾刊发报道,介绍东阳“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的盛况。东阳“教育之乡”、“博士之乡”的美名传遍了神州大地。

  30年后,这个数字扩大了10倍,达到“十百千万”的规模,即有东阳籍院士13名,高校校长、科研院所领导100多名,博士1100多名,高级职称人员1万多名。

  由于东阳地处浙江中部,土地贫瘠,物产并不丰富,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观念长久影响着一代代东阳人。东阳人学习勤奋、刻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思想影响深远,很多东阳籍学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写下的传世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马生(真名叫马君则)成为东阳学子的最好写照。

  在东阳,有一种菜,是很多东阳学子挥不去的记忆,这就是霉干菜。由于很多东阳籍博士求学期间都吃过,霉干菜现在有了“博士菜”的美称。

  霉干菜一般采用东阳当地普遍种植的九头芥(一种蔬菜),作为原料,用盐腌制,再切细晒干即可。由于含有很多盐分,容易保存,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年代,霉干菜几乎成为东阳当地家家户户必备的菜肴。

  笔者就是吃着霉干菜长大的一员。在整个中学阶段(1982-1988年),由于是住校,当时的一日三餐就是霉干菜。

  记得我读的初中当时叫白云一中,离家有十多里远。每周日下午,母亲都会为我准备几斤大米和一罐霉干菜,用一根小扁担挑着,一头是大米和霉干菜,另一头是书包,然后就是几个同学结伴步行去学校。每周六下午则是从学校返家,住上一宿,第二天下午返校。周而复始。到了初三,家里经济情况好转,我就改步行为骑自行车,稍微轻松些。

  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六年。可以说霉干菜陪伴我六年,直到1988年我从东阳中学考上大学。也可以说霉干菜改变我一生,成就了现在的我。

  别看现在很多菜馆里都有一种叫“霉干菜扣肉”的菜肴,很受许多人喜爱。在我求学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带的霉干菜没有一点油星(我家经济条件还算可以,母亲都是用油炒过,有时还会加进去一点猪肉,平时母亲还会托人捎带点新鲜菜过来),都是用饭盒蒸一下,每日三餐,连吃六天,相信现在的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就是这样的生活陪伴着许多东阳籍学子发奋苦读,考上了大学,真正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这样的生活现在东阳已成为历史。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用一日三餐,顿顿都是霉干菜,而是在食堂里选择自己中意的菜肴就餐,生活条件和笔者所处的求学年代已是天壤之别。

  古话有云:“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数以万计的东阳学子吃着霉干菜,成为了博士,成为了专家教授,也成就了东阳“教育之乡”的美誉。

  那么,新时代还是否需要这种“霉干菜精神”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活一世,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吃得苦中苦,方可成为人上人。大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小到个人的成长,生活的富裕,都需要有这种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霉干菜精神”。新中国的70年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岁月,不就是这种精神永不落伍很好的证明吗?

  东阳的人文精神是“崇文重教、精工善艺,大气包容、创新图强”。现在的东阳正处于“五个关键时期”,机遇难得,前景光明。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霉干菜精神”并不落伍,相反应该传承发扬下去。无论是发奋求学的莘莘学子,还是努力拼搏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有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都需要潜下心来,踏实学习,认真干事,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代接着一代干,相信东阳的明天会更美好!


  红糖飘香

  文 | 胡章福 

  作者简介:胡章福,画水镇肖塘村人。

640.webp (12).jpg

  红糖,东阳土话叫做“山糖”。每年一过立冬节气,在农村就是红糖飘香的季节。旧时在画水一带,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部糖车,规模较大的村庄还有好几部,像洪塘最多时有六、七部。我小时候,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肖塘当时不足100户人家就有2部糖车。一部糖车需要有人养牛,还要有做糖和饲糖老师,这些都是合伙的农户自己担任。记得那时一到榨糖季,家乡上空到处弥漫着红糖的香气,让人陶醉。

  榨糖术在1637年的《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那里的榨糖机与我们传统的木制牛拉式榨糖机几乎一模一样,旧时称为糖车。木制糖车用青栎树作成。最主要的部件是二个圆柱形的实心木滚桶,俗称糖车檑子,糖车檑子上部凿有齿轮,二个檑子一公一母用齿轮互相绞合,并用二块宽大且厚的糖车板固定组装在中间,糖车板两端又用二根大方木支撑。公的那个糖车檑子上还要装上一根糖楤,再加上一个装头,配上一口糖缸,一部糖车就组成了。

  我们村的糖灶就建在殿山脚。旁边的殿门口就是糖车基。糖灶旧时用五口大铁锅组成梅花形,叫梅花灶。一个简易的泥坯房,整个梅花灶就建在泥坯房里,挖个大坑,一半在泥坯房里作灶,烟囱建在房外。坑的一半作为烧火的工作场所,上面搭一个毛扇铺遮风避雨。灶门口约有半人多高,猫着腰就可以钻到梅花灶下。梅花灶是在大坑里架上用耐火的三合土裹着的铁扁担,成“士”字形,上面放上大铁锅,铁锅再用“士”字形的木板隔开,以防煎红糖时各口锅生熟程度不同的糖液相互漫开。

  整个榨糖分为榨糖和煎糖二道工序,最少需配置饲糖老师一名,接糖壳一人,赶牛的一人,走凑一名,烧火工一人,候糖(做糖)老师一名。

  榨糖时,糖缸埋在地下,缸口露出地面,饲糖老师坐在糖车一边,第一轮直接把糖梗插进两个糖车檑子中间,牛拉动糖楤前行,糖车檑子就一起转动,榨开糖梗,糖水就汨汨流进糖缸,坐在另一边的接糖壳人把经过压榨的糖壳放好,糖壳达到一定数量又送回到喂糖师傅那里进行第二轮喂饲,一共要榨三遍才算榨干。第二遍起因糖壳已经有些粉碎,要用装头喂饲。用装头喂饲就要有一定技术,喂多了不仅牛拉不动,糖壳也无法再喂进装头里去,只得换上备用装头。要把塞满糖壳的装头搞开,叫“剖猪头”。(装头、猪头谐音)

  一缸糖水榨满需三四百斤糖梗,可以煎一作约三四十斤的红糖。

  从糖车过来的生糖水先倒进近灶门口的二口锅,(当然,第一作糖可以五口锅全部放生糖水)用大火猛烧,等糖水沸腾,泛出米筛花用捞漓把浮在上面的糖泊和杂质捞干净。此时大火一直烧,进而糖水成大栗泡,直至糖水变稠逐渐下落,此时称为落锅,可以并锅,五口并成三口,火势也逐渐减弱,这时炒糖师傅就要用勺子不停的搅拌糖液,糖液越来越稠变成汁,颜色越来越深成为红色,师傅根据糖汁浓稠程度把糖汁三口并成二口,二口并成一口,期间还是要不停的搅拌,叫做炒糖。糖汁并成一口后就要用慢火以免焦糖。师傅在不停搅拌中观察糖汁,有时还会用手指沾一点糖汁放到嘴里品尝,根据经验认为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起锅了。叫走凑(杂工的叫法)把糖槽扛到锅灶边,,然后用勺子把糖汁舀到糖槽里。听到糖师傅叫起锅了,候在旁边的小伙伴们就会不顾糖师傅的吆喝,拿着早就准备好的一小段糖梗伸到糖槽里打一个糖勾,美滋滋的躲到一边去和同伴分享了。

  我爷爷就是一个做糖好手,只要看糖汁颜色和稠度就能起锅,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到糖灶边看新鲜,围着做糖老师转。爷爷心情好的时候,为了不让我们这些小屁孩不去烦他,就会在刚起锅的糖锅里倒上几勺生糖水,放一根稻草吊上一个糖“乌龟”哄我们走开。(糖“乌龟”是我们当地的说法,是起锅后剩下的糖汁与生冷糖水反应冷却形成的糖疙瘩)

  起锅把糖汁舀到糖槽里,然后做糖师傅把糖槽里的糖汁用糖刀摊开,慢慢冷却成薄薄的固体状,再用糖刀一铲铲划开铲起,用糖槌研细,又甜又香的红糖就作成了。

  古老的榨糖术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同时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特殊风味,十多里外就能闻到红糖的香味。红糖除了作为调味甜品,它的营养价值更高, 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别适于产妇、儿童及贫血者食用。妇女生小孩养身体红糖核桃蛋花酒是最好的待遇了。拜年送红糖也是首选礼品。

  现在,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榨糖技术也已今非昔比,宽畅明亮的厂房替代了毛扇铺,糖车檑子换成了榨糖机,梅花灶改成一字灶,但煎制的红糖还是保留了原先的风味和营养,并且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从单一的红糖还衍生出了红糖麻花、红糖酥饼等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