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代表委员说热词丨心怀勇毅 阔步走四方

2020-01-20 08:39:33 来源:东阳日报 杜思远

  东阳人留恋家乡的“歌山画水”,心中也装着广阔的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世代扎根农村的东阳人,怀揣着霉干菜,拿着砖刀、锯,背上行囊,坐上了奔赴四方的火车。这一走,他们也许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但他们敢闯敢试,善于闯荡。如今,全国34个在外东阳人联谊会(商会)及4个同乡会就是东阳人勇闯天下的力证。

  东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不乏“勇者”,他们有的曾闯荡四方,亲眼见证了东阳人的敢为人先;有的走南闯北,凭着自身的勇毅得以立身立业;有的立足东阳,勇于改革创新……对于“勇”,他们有着自己的感触和理解。

  “我认为东阳人的‘勇’体现在遇事临危不乱。”东阳市人大代表、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董事长卢大根有着一段“勇闯上海滩”的经历。1989年,卢大根临危受命,中途接手了被责令整顿的上海武夷路房修公司综合楼施工项目。如果接手后还是整顿不过关,卢大根的“建筑班子”将面临被清退出上海的危险。“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敢不敢接,当时我之所以敢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一是相信咱们东阳人做事的态度,二是我急需要这个项目来敲开立足上海的大门。”卢大根说,他当时重新制订了工程计划,又回到老家聘请了一批技术骨干。最终,该项目比预计工期提早12天完成,且被评为了优秀工程。此后,卢大根参建的工程更是五获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白玉兰”奖。他的企业也从14年前一家二级资质的三联建筑公司发展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

  与卢大根一样出身农家且从事建筑的,还有市政协委员周桂良。初中毕业,17岁拜师学做木匠,曾去遂昌县山沟里修建厂房,也到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造石拱桥,扛过百斤石头,吃过“百家饭”……周桂良说:“当时我只是个20岁左右的毛头小子,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敢出门闯荡,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年轻时这股敢吃苦的劲儿,为我日后立业奠定了基础。”1986年,周桂良到当时的东阳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上海分公司上班。3年后,他开始了在上海滩的单打独斗。“从东阳到上海,从木匠到自己创业,我觉得人生不应该一成不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敢于挑战。”如今,周桂良已是上海市东阳商会常务副会长。

  “我觉得东阳人的‘勇’是一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个性。”东阳市人大代表、歌山镇西宅村村委会主任胡耀良年轻时也从事过建筑行业,深知当年那批走南闯北建筑人的不容易。他说,他这一辈,村里几乎80%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从事建筑,当时在异地务工,时常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挤以及莫名的施工阻挠,但东阳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有礼讲礼,对方无礼也敢于明晰底线,正是凭借着这股勇劲儿,很多工程得以有序进行。

  东阳市政协委员张攀是立足东阳当地的一名企业负责人,任市创联会常务副会长。市创联会集聚着“创二代”企业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新一代创业人员。“我们的会员大部分是年轻企业家,他们与老一辈企业家有着不同的处事风格,但都很好地传承了东阳人‘勇’这一特质。”张攀认为,东阳人的“勇”是勇于改变。他举例说,当前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但部分会员企业敢于自我革命,有的加大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投资力度,以修炼好内功去迎接市场的变化;有的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敢于放眼世界,让好产品从东阳源源不断地走出去,打开国外市场等。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