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黄田畈三月三 “金句”咏流传

2020-03-25 14:41:12 来源:东阳日报 蒋永兴 王会舜

  3月26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按照传统,往年这一天画水镇黄田畈村要举办热闹盛大的三月三物资交流会。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23日画水镇政府就发布了通告,取消今年的三月三交流会,一律禁止摆摊设点和人群聚集。虽然实体的交流会取消了,但不妨碍我们回味这项传统活动。尤其是围绕这项传统活动,民间流传的一些经典俗语,饶有风趣。

  黄田畈旧称会源,因东溪、西溪、画溪三水汇合而得名。其建村于宋代。《东阳市志》载,宋咸平四年,会源属怀德乡。

  大约700年前,黄田畈就已经形成集镇,烟灶四五百,人口千五六。因地处永康、义乌、东阳三县之要冲,区位优势明显,加之河道交通便捷,集市贸易相当繁荣,店铺林立。

  明天启年间(1621—1627),会源永镇庵建成。永镇庵开光仪式选定在三月初三,请了3个剧团拼台斗戏助兴。此后,每年三月三都要请剧团演出。

  三月初三正值春耕前夕,农活相对空闲,备耕正是时候。庙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春耕物资交流会,农具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最大宗的商品是耕牛,其次是猪仔。

  当年的耕牛市场就在老市基50米开外的沙滩上。平时每逢集市,都有耕牛在沙滩上交易。一到三月初三,沙滩上黑压压的全是耕牛。据黄田畈村建胜自然村95岁的老人蒋财福回忆,抗战时期周边地区的耕牛几乎都在黄田畈交易。1943年三月三,耕牛上市量在5000头以上,成交量达4000多头,“华东第一牛市”从此叫响。耕牛交易的中介人俗称“牛行郎”。新中国成立前,黄田畈仅牛行郎就有100多人。1951年第一次整顿,牛行郎持证上岗者72人,年底第二次整顿留下20多人。1961年至1966年,耕牛一度成了日日市。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十年动乱的黄田畈三月三庙会强势恢复。1980年农历三月初三,参加者有10万之众。浙江日报记者项宁一在实地采访后发了长篇通讯。他写道:“长达十里的沙滩上,人山人海;这里一天的营业额,相当于杭州一个农贸市场全年的营业额。”这里说的营业额,以耕牛市场的贡献最大。据统计,这个三月三,上市的耕牛有3600多头,成交了2800头。除了本地数百头外,大多来自温州、平阳和福建的福鼎、福安,流向嘉兴、嘉善、苏州、安徽和山东,成交额达300多万元。

  因为黄田畈三月三出了名,民间出现了形象生动、褒贬不一的“金句”。

  “黄田畈,焖冷饭”

  应该说,黄田畈人是热情好客的多。还在过年的时候,黄田畈人就开始接客了,“三月三一定来哈,全家都来哦,早日过来吧!”“你有亲戚朋友也欢迎带过来,粗菜淡饭总是有的。”去拜年时要说,人家来拜年也要说上这几句。在三月三前几天,还要再次上门去邀请。

  精诚所至,心动身动。也还真有一些至亲好友会提早一天报到。做生意的亲友,要提早一两天抢地盘、摆摊位,不用说是要包吃包住的。家里没有多余的床,就在楼上铺一些稻草垫上被单,打“地铺”。宿夜客多了,大家就睡通铺。被子不够,岳母家会带几条过来,客人住宿的问题就解决了。

  吃饭,可是大问题。一般人家都要准备三四十个人吃饭,多的上百人,而且要留大家吃了晚饭再走。所以,做饭不是用最大的那口锅,就是用饭甑蒸煮。客人多不说,吃饭还没个准点。因为前来购物的要货比三家要讨价还价,不买东西的也要逛这逛那看表演看风景凑热闹,所以吃饭总是参差不齐,一早一迟相差三四个时辰是很正常的。这也有好处,错开了时间,就不会挨挨挤挤,缺点就是饭菜会冷了。米饭,中餐晚餐连接,只能焖在锅里。菜就加个盖保温,汤汤水水则回锅加热一下。好在,三月三已是阳春,暖和了。

  久而久之,“黄田畈,焖冷饭”,就流传开了,一直流传到如今。

  不过,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黄田畈人好客,也说明黄田畈的三月三曾经是何等的辉煌。

  “黄田畈,蒋铁面”

  这句话就带贬义了。铁面,不是包公的铁面无私,而是无情、冷漠。这里的“蒋”有两层含义,一是黄田畈主姓蒋,90%以上的人姓蒋,显然是以偏概全,打击了一大片;二是在当地的方言里,蒋与“上”发音相近,是说有的黄田畈人三月三就戴上了面罩,不认人了。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是少数。有的是因为家里穷,过了年仓底就朝天了,自己都吃了上顿没下顿,借也没处借,实在招待不起客人;有的是因为赚钱忙,赚钱要紧,顾不上,而且要赚饭钱、息夜(住宿)钱,冷落了客人。更有极个别的,邀请很热情很真诚,人家来了,竟让他吃闭门羹,或者没有笑脸、不招呼,让客人很尴尬,难以进门。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虽然是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现象,但是败坏了黄田畈的名声。不过,黄田畈人还是大度的,不会多计较,现在还常常说起,自我嘲讽。

  “黄田畈无好食,虾爬芥菜是主菜”

  三月三,正是芥菜采摘的时候,即使家里没有地种菜的,到市场上买也很便宜。在那个生活还相当贫困的年代,猪肉、鱼都是奢侈品,三月三招待客人当然要买一点,但是满足不了客人的嘴巴。客人也都是心里有数,象征性地动动筷子,不会真的放开吃肉食鱼。豆腐算好菜了,都是咸菜豆腐一锅煮,经济条件较好的才有烤豆腐或者豆腐圆子。

  家家户户必上的一道菜,就是芥菜放小苏打焯水以后与豆芽一起炒。因为豆芽像极了小虾,所以美其名曰“虾爬芥菜”。餐桌上,菜盘朝天了,就拿装在钵头里的豆芽炒芥菜添加。

  这道菜,如果不吝啬猪油,炒出来还是蛮好吃的。所以,也算不上取笑挖苦。

  “黄田畈三月三,邻近八村火炮头脱着”

  有一个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黄田畈三月三也“带挈”了邻近各村。

  这一天,不仅黄田畈家家户户“客满为患”,周边挨着黄田畈的泉村、华阳、山仁坞,隔溪相望的吴宅、陆宅也都高朋满座。再远一些的高平、下深塘、白泥塘,许多人家也会有客人。好客的人家,也都是提前接客的,客人们也都是亲带亲、邻带邻,对于主人家来说,好多客人是完全陌生的。黄田畈以及邻近各村的户主们,都秉持的信条是“不管熟和生,来的都是客”,都以“客多为荣”,一概热情接待。

  “黄田畈三月三,邻近八村火炮头脱着”,是客人对黄田畈一带乡亲们热情好客的感慨。不少在黄田畈三月三打秋风(意为吃“白食”)的人回去以后,都对黄田畈人称赞有加。

  “三月三食食都要食穷,有囡不嫁黄田畈”

  这里有个故事。

  说从前离黄田畈6华里的许宅有一个妇女,名叫“勤家”。她人如其名,勤俭持家,就是太小气。人们送她一个外号“倒丝群篮”,只进不出。

  勤家有一个姑姑一个堂姐在黄田畈。每年三月三,她都要去蹭吃,从来都是空着手去不带一点礼物。更夸张的是,她在三月初一就只喝水不进其他食物了。三月三这天中午,她在姑姑家放开肚子,晚餐又到堂姐家大吃大喝。

  勤家看到两家子客人络绎不绝,想到的就是那得多少开支呀!姑姑和堂姐都有心把勤家年近20岁的女儿介绍给黄田畈的小伙子,勤家一口回绝:“有囡不能嫁到市镇头,特别是黄田畈,三月三一天,弄不好一年就白做了。”堂姐开导她:“黄田畈市镇头侬客来去多,开支是要大一些。但是商机也多一些。一头进一头出,侬客多是好事,食是食不穷的。”勤家固执己见,把女儿嫁到了大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女儿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勤家后悔不已。

  但是,勤家“三月三食食都要食穷,有囡不嫁黄田畈”这句话还是当笑话流传开了。

  “宁波一港,不值黄田畈的桥头屋”

  说这话的是一个徽商。他走南闯北,大上海、小上海(宁波)、南京、苏州、温州、杭州都去了。这一年的三月三,他慕名来到黄田畈,切身体验了黄田畈的繁华。在数万平方米的黄田畈市基——大溪沙滩,上桥、下桥之间,有桥头屋,出去就是码头。

  有句顺口溜描述了这里的景象:“上桥头买猪娘(仔猪),下桥头买牛娘(耕牛),桥头屋买婆娘(土布、被单、围裙等纺织品,皆出自婆娘之手)。”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所见所闻,令这个徽商感叹:“走遍天下,不值宁波一港;走了宁波一港,不值黄田畈桥头屋。”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黄田畈三月三的盛况,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