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百年风雨初心如磐 抗战老兵卢象高寿登期颐

2020-05-12 14:54:42 来源:东阳日报 吴旭华

  吴宁街道卢宅社区的卢象高老人今年满100周岁了。他是雅溪卢氏于南宋年间迁居到此地后,有史以来的首位男性人瑞,也是目前家族中最年长者。

72571589219497334.jpg

  整整一百年,老人走过枪林弹雨,穿过血雨腥风,从中国远征军“转型”为人民解放军,又从军人转业为工程技术人员,最后回乡务农,虽命运多舛却始终不改赤子之心、爱国情怀,还为儿子取名“马胜”,表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卢象高如今随儿子居住在杭州。他的侄子卢启源曾在其百岁寿庆之际,为其主持编写了传记,因此对老人的曲折经历颇为熟悉。

  寒门学子考取全省前三

  卢象高出生于1920年九月初二,系雅溪卢氏二十八世孙,家中六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幺。因其正好出生在秋高气爽之时,父母为他取名象高,字爽秋,号升九。

80641589219497334.jpg

  6岁时上学,教书先生将卢象高视为神童,为其免了学费。卢象高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且能举一反三,读完一年级就跳至三年级。读完三年级,家里实在太穷,8岁的卢象高被迫辍学。亲朋好友倍觉可惜,筹钱资助,11岁时他插入四年级就读。没上几节课,又从四年级跳至五年级。

  虽然连续跳级断续就读,但到毕业时,13岁的卢象高各门功课居然还是第一。此时,二兄卢象同因感染伤寒而逝。迫于生计,卢象高不得不放弃学业,随父亲到县法院食堂帮工打杂。他白天干活,晚上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无师自通,邻里乡亲无不夸他是天才。

  1935年春节,时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的宗亲卢绶青回家省亲,得知卢象高的情况后,让他去报考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即杭州初级中学),全省前三名可以享受公费。1936年初夏,16岁的卢象高腰揣3元盘缠,只身来到杭州。因住处距离学校甚远,考试之日,卢象高赶到学校时已过开考时间,负责考务的朱沪生老师问明原委后,破例允许其进场。结果,卢象高以全省前三的优异成绩被正式录取。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逼近杭州,学校被迫停课,迁至桐庐。1938年6月,杭州高中、杭州初中、杭州师范、杭州女子中学、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嘉兴中学、湖州中学等七所省立中学合并组成“浙江省临时联合中学”,迁到丽水碧湖办学。卢象高就读于省联合中学初中部。在校期间,他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同届毕业。

  远征印度成为技术翘楚

  1939年,卢象高初中毕业,已从军多年担任军医的长兄卢象新鼓励他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并在金华考区一举夺魁。但在同学的劝说下,卢象高放弃了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机会,于1940年初赴贵州投奔同学的父亲,到辎重兵学校学汽车修理,尔后编入辎重兵汽车第六团。

  1942年6月,卢象高与辎汽六团的4000名官兵奉命从昆明飞越喜马拉雅山,远赴印度,与中国驻印军(前身是中国第一路远征军)会合,改编成中国新一军,参与抗日。

  在美军将领史迪威的提议下,这支部队作为盟军的一部分在印度驻扎下来,并在兰姆伽开展训练。有着一定英语基础的卢象高先是被分配到盟军军人服务部,从事联络工作。1943年,因前方战事吃紧,卢象高主动请缨上战场,被编入坦克战车营补给连任上尉技术员,负责战时装备维修。能进坦克营的兵员素质相对较高,不乏清华、南开、中山、中央等大学的毕业生。在惨烈的缅北反攻战中,坦克营所向披靡,特别是在瓦鲁班战役中,坦克营克服雨林地带的地理位置限制,一天之内击溃日军十八师团,摧毁敌军坦克数十辆。卢象高对技术精益求精,成为汽车、坦克等装备检修特别是电气维修方面的技术翘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不久后,卢象高奉命回国,完成了自己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使命。

  确立信仰加入解放队伍

  当时,内战一触即发。刚从抗日前线回来的卢象高不愿调转枪口打同胞兄弟,而回国途中国民党军官大发国难财的丑恶行径更让他深恶痛绝。论功行赏时,上司要求他加入国民党,他却拒绝了,干脆辞职回乡。

  为了生存,卢象高来到上海,在车行以替人开车、修车为生。其间,他与上海中共地下党外围人员黄克照、毛龙等人接触,阅读了《文汇报》《新青年》《觉悟》《解放与改造》《时事新报》《星期评论》《群众》等共产党地下刊物以及《共产党宣言》《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红色书籍,从而对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纲领有了初步的认知。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军文工团在金华招考,卢象高闻讯投考,参军入伍,当即随军向西南挺进,先后参加川黔作战、解放重庆、解放成都等战役。

  1949年7月,十一军军部及直属队奉中央军委命令,组建海军青岛基地(现北海舰队)。卢象高被编入基地司令部通信科任机务员,后来调到基地后勤部车辆管理运输处任见习助理员。

  1954年12月,卢象高转业到水电部十二工程局,任电器工程班副班长,参加黄坛口水电站建设。如鱼得水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成为技术骨干。1961年5月,国家为了克服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决定大量精简下放干部和职工,卢象高回到家乡。

  守正不移喜看寿登期颐

  回到农村老家后的卢象高与老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啖菜根、穿布衫的艰难日子。

11821589219497318.jpg

  1963年12月,44岁的卢象高终于与41岁的李杏英走到一起。婚后次年收养了女儿卢丹,三年后喜得儿子卢马胜。但随着母亲与妻子相继去世,六十多岁的卢象高只能与十几岁的儿女相依为命。

  1982年,国家着手落实精简下放人员有关政策,卢象高得以按月领取一定比例的退职补助金。后来国家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策,从1987年5月起,卢象高又获得全额补助,晚年生活不断改善。2013年6月4日,根据民政部的文件,卢象高作为抗战老兵列入优抚对象,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待遇。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还领到了为抗战老兵发放的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9年,卢象高又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这最高荣誉面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百年人生中所遭受的坎坷委屈从此释怀。

  他出类拔萃,却生不逢时;他遭遇不平,却达观知命。他以豁达的心胸、不屈的意志、善良的本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大半辈子磨砺后,卢象高拥有了幸福的晚年:儿子卢马胜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现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曾担任国内外多个重大火电建设工程的项目经理。女儿卢丹被评为“东阳好人”,受到表彰。姐弟俩对老爷子百般孝顺,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让邻里乡亲羡慕不已。

  这位饱经风霜的百岁老人,心态平和乐观,讲究养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祈求国家强大昌盛……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