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小漫有大雅 画中求真趣

2020-08-12 15:50:10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一幅小小的漫画,能嬉笑谐骂,可抓痒戳痛。70后东阳设计师张志城,在这三分地里,以二十余年的绣花功夫,耕出一片真趣。他的肖像漫画,曾博得周星驰、潘建伟开怀大笑……

  假身外之物漫话人生,以幽默之笔点睛世态。

  张志城艺名“江东酒鬼”,从受青睐的程度看,他的肖像漫画作品貌似独具魔力。在力求神似的同时,他往往根据画中人的性格、职业、习惯或爱好加以旁白调侃,只需一两句台词,便顿生妙趣。所以上至名流大咖,下至平头百姓,莫不见之而开怀大笑,笑后却又品咂出丝丝意味。

  在位于城区甘溪东路的金华一表设计公司见到张志城时,他刚从义乌回来。当天,经金华市漫画家协会组织,他应邀前往军营,为海军某部的官兵绘制漫像。庚子开年以来,他已多次用漫像作品服务于抗疫、拥军等工作,仅杭州就去了3趟,专门为援鄂援意的抗疫勇士表彰会助兴画漫。

  6岁上学,11岁办“报” 连环画启蒙了美术爱好

  “仙风、道骨、鬼才、人气”,是朋友为张志城勾绘的脸谱。1970年出生于东阳江镇西家山村的他,从小就喜欢认画识字。6岁时,母亲送他到村校上学,老师以未到入学年龄为由而拒收。“老师,我儿子认得很多字了哦!”老师将信将疑,随手一指墙上的毛主席语录,谁知他朗朗读出,毫不迟疑。“啊,人才啊人才!”老师又惊又喜,当场拍板收下了他。

  小学里的张志城成绩优秀,尤其是美术上的表现,屡屡让老师刮目相看。11岁时,他上了初中,面对一群比他大2岁的同班同学,他以独有的“玩法”震惊了他们:一张4开大纸,他一折为二,写稿、排版、插画,自力更生,自成小报,美其名曰《初一报》,报头右侧加框编发“最高指示”,对折之处还有中缝。小报在班里传阅,老师和校长看到后也啧啧称奇。由此可见,张志城的文艺细胞应该萌芽于儿童期。

  《初一报》共编发了18期。也就是在此期间,张志城接触了漫画,并迷恋上了这种富于童趣的画风。那个年代的孩子,其实接触更多的是连环画。张志城当然也不例外,他把父母给的零花钱,悉数攒着用于买连环画,一边看,一边临摹,这就是他最初最真的美术实践。其中,施大畏的刀马旦连环画、贺友直的农村乡土连环画,以精准的造型、丰富的场景,为他的美术追求赋予了启蒙意义。尤其是施大畏的画风潇洒畅快,又美又飒,更是令他深深痴迷。

  多年以后的2012年,在深圳谋生的张志城与深圳晚报美术编辑庄锡龙老师一起聊天时,获悉对方与施大畏熟识,当日他即绘施大畏漫像一幅。画面中,施大畏横刀立马,威风凛凛,以一副大无畏的卡通造型出场。此画由庄锡龙送予施大畏本人后,老人家很高兴,“这是第一次有人送我漫像,看,我画了一辈子刀马,最终也成了将军!哈哈,画得太好了!”虽然之前已给许多名人绘过漫像,但童年偶像的这句认可,依然让张志城激动不已。

  博客推广,媒体求画 诸名流因画会心而笑

  1999年是张志城发表漫画处女作的标志性年份。当年,作词家张俊以创作的《永不分开,世界的爱》火爆全国,张志城看着张俊以富于喜剧性的脸,尝试着画了幅漫像,投到《羊城晚报》而被刊用。

  这事真正点燃了张志城对漫画的热情,他从此慢慢地修炼了好多年。直到2006年,他开通了新浪博客。这块“自留地”吸引了更多的漫画同好的围观,人气高涨的时候,就连北大教授孔庆东也成了博友。某日,张志城看到孔庆东的博客文章后,有感而发,写成杂感,配上孔庆东的漫像,对方评论“文画俱佳”。

  博客也成为张志城连接媒体的平台,《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喜剧世界》《特别关注》等纷纷刊用他的漫像作品。他自言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名人漫像为主,因为只有名人漫像,才有在媒体上发表的机会。这时期,他为齐秦、华君武、刘欢、黄永玉等名人画了一大批肖像漫画。随着在媒体上曝光率的上升,“江东酒鬼”的艺名渐渐融入了全国漫画圈。

  “没想到第一次正儿八经送人漫像作品,居然是人见人爱的周星星!”说起此事,张志城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2008年初,电影《长江七号》首映,周星驰前来深圳宣传,深圳电视台主持人杨颖找到张志城,请他创作周星驰的漫像。“接到任务,已经是傍晚5点钟,可是这幅画第二天早上10点就要用。怎么办?时间很紧,周星星可是我的偶像呀!不行,这个对偶像表意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张志城当即放下别的工作,忙了大半宿,到凌晨3点钟,终于完成了那幅《绿绿小外星,最爱周星星》。据说,“喜剧之王”捧着画,发出了他那经典的“哈,哈,哈”笑声。

  2008年起,张志城成了中国新闻漫画网的签约作者,开设了专栏,影响力日增。2012年5月,外交铁嘴沙祖康在联合国会议上怒怼某些西方国家,关注时事的张志城看得热血沸腾,绘制了《硬汉沙祖康》发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不久后,他接到凤凰卫视电话,希望向他购买原画。原来,凤凰卫视将采访沙祖康,在网上看中了张志城创作的漫像,准备赠予沙祖康。张志城表示愿意无偿赠送,凤凰卫视投桃报李,牵线促成了他多件漫像作品的收藏转让。同年,湖南卫视因为“快乐大本营”与VIVO手机合作而慕名求画,张志城又为其创作了“快乐家族”5位主持人的漫像。

  业内人士评价张志城的漫画“嬉笑怒骂尽显鬼品,极致之处又见针线功夫”,可见他的作品都是倾力呕血之作。张志城坦言,他创作漫像时,希望画面能够轻松可爱,五官形象诙谐搞怪,肢体动作用卡通语言表达,“杜撰”出与真实生活不一样的时空感。但漫像创作并非简单的“摹其形而追其神”,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在尺幅画面表现人物的生理特征、性格特点、职业爱好等,力求信息丰富,内涵厚重。2019年初中同学聚会时,东阳中学校长杜新阳说次日将赴京拜访“量子之父”潘建伟,请张志城为其度身定做一幅漫像。张志城仅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作品,画面采用了深蓝背景,穿着唐装的潘建伟手持线轴,正在放飞“墨子号”卫星。潘建伟收到漫像后,笑得合不拢嘴。

  二十余年来,张志城创作漫像已逾2000幅,许多作品成了文化交流的媒介,传播着快乐温暖。

  世事繁华,漫画式微 留新闻漫画一席之地

  虽然江东酒鬼的漫像作品“一画难求”,但他的心灵天平更多倾向新闻漫画,常常为当今的漫画失去讽刺功能而扼腕。他回忆说,1990年,首届全国讽刺与幽默画展在北京举行,可见当时的漫画界把“讽刺”作为漫画艺术的核心功能,以讽刺对社会起到纠错匡正的作用。但这次展览仅是昙花一现。在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陶小明奔走下,直到近30年后的2019年,第二届全国幽默画展才于杭州举行。而在头一年,也是浙江省漫画家协会牵头,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肖像漫画展。两届展事张志城都参加了,并不无遗憾地发现——漫画的“讽刺”功能已经淡化。在他看来,漫画的“讽刺”根本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而非丑化诋毁。“美好的生活犹如玫瑰,只有得到尖刺保护,才不至于被辣手摧花。漫画与古诗有相通之处,都以讽刺不合理的现象为社会预警,寻求解决之策。”张志城说,“小漫有大雅,画中求真趣。”

  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给张志城增添了大把时间,他不闲反忙,自我加压,创作了一大批抗疫主题漫画。《唱歌的新冠君》通过歌词改编,用拟人手法把新冠病毒被征服的无奈表现得入木三分;《我的今春》《愧疚感》以自我调侃方式反映人们自觉居家隔离的状态。他还总结出钟南山“挑担子、出点子、找路子、配方子、决不让国家出乱子”的担当,创作了《五子之重》,角度之新颖令人拍案称奇。这幅作品后来发表在“学习强国”平台上。

  “人间杂事烦闷,用画笔制造一点儿小调侃小调皮,以驱散心头之阴霾”,对张志城来说,漫画就是正襟危坐的时代里轻松幽默的表达。而这组抗疫漫画也最接近他一直推崇的新闻漫画,“新闻漫画事业是一丛星星之火,限于天气,碍于风向,或许暂时不能燎原,但它绝不会熄灭!”虽然有人称漫画艺术已经式微,以针砭时弊见长的新闻漫画更是沦为鸡肋,他却坚信:世事繁花似锦,漫画不能缺席。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