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食为政首话节粮

2020-08-26 09:39:00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徐云龙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勤俭节约,拒绝浪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记得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粮食紧缺,“光盘”行动成为大人和小孩的自觉。如果小孩子的碗里剩有饭米粒,老人就念叨其长大了会娶个“麻子脸”老婆或者是嫁个“麻子脸”老公,自己脸上也会长出“大麻子”。于是孩子们吃完饭后,常常会舔一舔碗底。这种最原始的节约教育,更深处则来自对粮食的渴望。

  这种对粮食的珍惜,是真正地深入人心,甚至催生了“颗粒归仓”的习俗。

  暑假,大人忙着抢收抢种,孩子忙着捡稻穗,抢着“扫谷”。收割后的稻田中都会有几批拿着扫帚、畚斗的小孩子在等待。一旦社员完成一丘田的收割任务,转移阵地时,孩子们就会迅速抢占打稻机摆放过的“稻场”,把脱粒时飞溅在稻田里的谷粒连同泥土、稻叶扫成一推,摆一摆扬一扬,倒进蛇皮袋……如此多趟后,蛇皮袋变得沉甸甸的。回家后漂洗去泥巴杂物,余下的就是黄澄澄的稻谷。

  为了鼓励孩子们“颗粒归公”,大人们会允许孩子们用一部分捡来的稻谷换糖饧。于是我们都不怕高温,天天背着扫帚抢扫黄泥谷,最多的孩子一个暑假可以扫到上百斤稻谷。在揪稻秸秆时,大人们还会仔细检查是否没有脱粒的稻穗。若找到稻穗,就会掐下来插在笠帽上带回家,或者用手搓下谷粒放在口袋里带回家。

  在麦收时捡麦穗,在收黄豆时捡黄豆……行走在田野里,我们都养成了逡巡捡漏的习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餐桌浪费几乎为零。那时没有制冷保鲜设备,每家每户都精打细算过日子,每顿饭都是“锅清”“盘清”“碗清”。我家偶尔有剩粥,母亲就把它当作烧发饼的发酵素一物两用。她节约的点子还真多:饭烧开时,用笊篱抽调汤水,顺便把茄子放在锅沿蒸着吃。饭蒸好,茄子也熟了,盛到小钵头里,加点盐用镬铲捣碎,再加点猪油,味道鲜美无比。干菜也不是炒的,放在饭锅头,加点汤水蒸着吃。所有的食物,凡是能蒸着吃的就不单独炒。买的鲜豆腐,加点酱油或干菜拌碎吃,原汁原味。过年杀了年猪,熬好脂油,分装在几个罐子里,几个月吃一罐,从不超量。偶尔吃炖肉,吃不完第二餐就焖了干菜。奶奶也是节约高手,烧麦锅、面疙瘩时,常常会有少许面粘在钵头上,她用清水把面粉洗下来,做成面汤喝。有时米饭烧得太软而粘镬,就加点汤水,铲起来吃……她们关于节约的古话也多,“紧紧手,年年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等等。平时她们常常告诫我们: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追求吃得好吃得精。但任何时候,勤俭节约的传统都不能丢。普通人家可以从厨房做起,创新厨艺,充分利用食材边角料,做成可口的下饭菜,比如西瓜皮刮去青皮以后炒青豆,营养又美味,也可以制作成酱瓜。从家庭成员抓起,不做“剩饭客”,争当“光盘族”。饭店、食堂可创新供餐方式,推出营养简餐、小份菜、半份菜等,让食客有效减少浪费。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从一粥一饭开始,建立学生监督岗,督促孩子们“光盘”。

  当前,最大的浪费发生在宴会。东阳人爱讲排场、要面子,上酒店吃饭常会用“N+1”点菜模式,十个人吃饭却点上十一二个甚至更多菜,导致盛宴变成“剩宴”。如果采用“N-1”点菜法,十个人就餐先点九个菜,不够再加,就可以大大降低浪费现象。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粒粒不易,不倒不弃。勤俭持家是东阳侬的传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需要你我一起行动。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