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了不起的村庄丨千祥镇万祥村:万千努力不懈奋斗 绘就美丽祥和画卷

2020-10-23 10:25:31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李伟东 叶丽华 陈云

  万祥村位于千祥镇西北侧,距镇区1.5公里,由东王、大庄、龙泉三个自然村组成。万祥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全村542户,人口1269人,耕地面积680亩,山林面积890亩。

W020201022504866676402_600.jpg

  过去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环保意识等原因,万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脏乱村”。近年来,万祥村以党建为引领,干群一心、真抓实干,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如今的万祥村,如诗如画,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党建氛围愈发浓厚,特色产业蓄势待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相继被评为“十佳创业承诺优胜单位”“五星基层党组织”“平安家庭示范村”“垃圾分类工作先进村”等。

  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后进村”蜕变成如今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高颜值”“有内涵”村庄。

  3个自然村 两个是“十美” 创建春风吹绿美丽万祥

  在不久前的全市示范类村第一批次创建村首轮考核评选中,千祥镇万祥村龙泉自然村从60个村庄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市“十佳村”。加上去年被评为市“十美村”的东王自然村,小小的万祥村已经收获两个市级荣誉。

W020201022504869322750_600.jpg

  村居错落有致,柏油路整洁通畅、四通八达,庭院里绿树成荫。村子环境整洁有序,村边稻田中金黄的稻浪在田间随风翻涌,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很难想象,几年前这几个自然村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房间屋后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乱扔,一到雨季,污水直接排放,溪上漂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提及过往,村民邵放取直摇头。

  “其实,大家都不愿意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但改变起来却很难。”万祥村村主任王冬菊说,之前村里也用了贴标语、上门督促等办法,但收效甚微。多年的习惯不容易改变,更关键的是,村民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相信能做好。

  变化从全市的“十美村”创建开始,去年,东王被列入考核名单。东王人痛下决心,用几个月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

  说干就干,村两委组织村民统一清理了积存多年的垃圾,在破旧的砖墙绘上山水风景、田园风光、美德故事,凌乱的墙角种上了花花草草。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民王旭东在城区经营着一家五金店,爱好设计的他,三天两头回村免费设计景观节点。在他的建议下,村里的老物件被拿出来重新利用,石磨盘,铺在空地上、石头路中间;长条猪槽,里面装些水、种上铜钱草,成了别样的花盆;小瓦片,经过简单摆设,变成了围墙壁上铜钱型的镶嵌图案……几个月下来,东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的巨大变化让村民对第一次评选充满信心。”王冬菊说,可考核结果公布当天,所有人都傻了眼,东王被列为“十差村”,“大家一开始想不通,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心里不服气。可在看了评选组拍摄的照片后,大家又不得不服。”

  找准失分的关键后,不服输的东王人再一次投入到火热的创建中。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分区块包干清理。苦干加上实干,东王变得更加美丽,最终收获了“十美村”的荣誉。

  有了成功的经验,今年龙泉的“十美村”创建也是信心满满。从最基础的扫干净、码整齐开始做起,再到村庄全绿化、全改造,原本不配合的个别村民最终也被村里的变化打动。“一边是垃圾遍地,一边是花木繁茂、干净整洁,哪个好,哪个不好,大家心里自会评判。”作为村老协负责人的邵放取说,帮村民转变固有观念,不能仅仅靠喊口号,要花上心思,找准突破点。当改变慢慢发生,就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评上‘十佳村’后,来村里游玩的人是络绎不绝。”村民邵化平说,“几天前,一名常年在杭州工作生活的宗亲来过村子后,就想在村里买套房子,打算在村里养老。”

  值得一提的是,创建中万祥村的三个自然村展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一个村人手不够,另外两个村党员干部就主动帮忙参与创建。团结让昔日脏乱差的万祥村展露出新风采。

  传承农耕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龙泉是一个山清水秀、地肥水美的古村落,因坐落于海拔700多米的龙井山北麓,山中四季清泉长流,有发源于龙井山的柽溪江一级支流穿村而过,因而村以山水为名,取名龙泉。

W020201022504865299242_600.jpg

  走进位于龙泉文化礼堂的非遗馆,各类农耕器具、生活用具琳琅满目,简直让人惊艳。有四方形的稻桶、牛槽,有古朴的石臼、麦磨,稻草编织的小鸡笼,更有难得一见的草鞋架、纺车、草席架,还有龙泉特有的弹棉花工具。

  这些农耕器具,大部分来自万祥村以及周边村庄,是邵化平等一班村民先后花了四五年时间收集到的。

  “在万祥村治危拆违时,老房子一拆,拆出了好多老物件,扔了怪可惜的,我们就把老房子里的一些器具收集起来,也有一些是向村民们讨要的。我们把这些老物件利用起来,建了非遗馆,作为一个历史记忆保存下来。”村党支部书记马华强说。

  “像这个东西,是以前点桐油灯的灯架。如果按年份算的话,应该有200多年了。”村民邵化平随手拿起一件小东西介绍道,“还有这个小畚箕,是我姑妈给的,她今年96岁了,这是她婆婆留给她的。”

  邵化平对这些老物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有空就出去转转,看到有代表性的老物件就收集到非遗馆。这两天正好有空,邵化平准备将老房子整理一下,把20世纪30年代爷爷那辈人的嫁妆陈列出来。

  在龙泉文化礼堂,不仅能找到弹棉花用的弹弓,还有木制的弹花机。原来,20世纪30年代,弹棉花是龙泉的主业,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劳力常年奔波在外,走街串巷弹棉花,以此赚取收入贴补家用。龙泉人制作的棉被蓬松细腻,经久耐用,深受邻近县市百姓的喜爱。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各种材质的被褥层出不穷,弹棉花的营生也日渐式微。龙泉打算还原弹棉花的过程,让游客和孩子们体验这门古老的手艺。

  虽然目前非遗馆面积不大,只有百余平方米,但已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村民带着孩子们来参观。

  “龙泉是我们万祥村最里面的自然村,跟永康交界,空气清新,环境安静,非常宜居。下一步我们打算把20多间老房子整理出来,以更大的空间把这些老物件展示出来,一间老宅一个主题,供大家参观,让孩子们看看以前的农耕生活,同时,开发一批小民宿,供游客居住。”马华强介绍道。

  接下来,他们打算进一步完善非遗馆,给孩子讲述这些器物的作用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让下一代触摸古村落里的生活器具,唤醒失落的文化基因。

  流转土地 谋划产业发展 努力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走进东王的山地和龙泉的茶油源,可以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山间地头忙着给土地施肥。再过一段时间,首批油菜和橄榄树将在这里种下。

W020201022504867551691_600.jpg

  这几年,万祥村越来越美,名气越来越大,人气也随之旺了起来,但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万祥村发展的新课题。经过调查研究,村两委决定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承包给村民,用于种植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农户过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姜等传统农作物,土地利用率低、广种薄收,增收困难。加上这些年劳动力的流失,村里许多土地都荒废着。”王冬菊说,经过前些年的“山改地”,村里160多亩山地已经平整完毕。洽谈后,村里一位村民承包了这些土地,统一种植油菜和油橄榄。“预计3年后油橄榄就可榨油。”

  土地流转后,村民既可以得到土地补贴,平时还可以参加田间管理,做些除草、施肥、浇水等活计,挣到工资,既省心又省力,收益还保持稳定。通过土地流转,万祥实现了农业与农民的双赢。

  为防范土地流转风险,东王通过集体讨论,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采用先交费、后种地方式;同时,合理确定土地流转规模和年限,并全程监管流转土地用途,确保农户收益不受损失。

  曾经基础薄弱、容貌环境堪忧的万祥村,在勤劳的万祥人手中变成了美丽新乡村。未来,他们还将用脚踏实地的劳动,让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乡风越来越文明。

  记着手记:事在人为 办法总比困难多

  行走在万祥村,其不俗的品位让记者印象深刻。花坛是清一色的灰砖,古朴雅致;墙绘大多是极简的山水画,画风清新;文化礼堂保持原貌,修旧如旧。文化礼堂中难得一见的农耕器具,既留住了时代的记忆,也让人感受到万祥人浓浓的乡土情怀。

  “我们没有请设计师,就依靠村民的智慧和想法来做。我们不做高大上,只做接地气的东西,就是想让农村像个农村。绿化带全部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灰砖,其实这种古朴的味道跟农村的气质还是很相符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华强道出了万祥村蝶变的省钱之道。

  村干部说,如果村集体资金富足,美化村庄相对容易,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把村庄建设好,就要多花心思了。“我们的办法是,发挥大家的力量,共同建设村庄。”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别的村庄都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是不横下一条心建设一番,差距就会被越拉越大……”村民被打动了,积极性很高,各家各户门前的景观是村里统一设计,各自出钱建设的;建设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选择低价位的;施工人员就是村里的师傅,节约了成本。

  在现任村干部以及一批离任村干部的带动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下,三个自然村的村口建造了古朴雅致的景观;村中的池塘经过整治,养上观赏鱼;为减少水源污染,村里专门开辟了洗衣房供村民洗涤之用……如今,万祥村整洁了,漂亮了,清爽了。秀美的万祥村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村民邵放取说,节假日,家里每天有好几桌客人。非遗馆因其丰富的馆藏颇受附近村民的青睐,民宿的打造也将呼之欲出,茶油基地丰收在望,橄榄油基地初具规模。

  用村民自己的话说,万祥还将变得更好,我们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