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春风又绿江南岸·了不起的村庄丨画水镇许宅村:千年古村翻开“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0-11-06 10:33:13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赵晨红 吕晶晶 张婕 摄影 孙振华

  画水镇许宅村,位于我市西南方向,与义乌市毗邻,由上宅、塘里、新厅、旧厅、王坑岭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600多户,4000多人口。历史上,许宅出过不少名人,因此,每个自然村都保留和修缮了古厅堂。作为著名的“中国花灯之乡”,迎花灯活动也是许宅的一张金名片。

  除了人文历史,许宅的自然资源优势也得天独厚,村里保留着8个水库和30余口池塘,拥有丰富水资源。

  近年来,许宅村干部群众上下齐心,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和文化优势,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保留乡村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发展产业经济,不断提高村民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颇具自身特色的“绿色”致富路。


W020201104537381296637.jpg

  “花灯之乡”绽放光彩

  提起许宅,许多人都为它的花灯所惊艳。从明代天顺年间起,许宅就有迎花灯的传统,主要是以针刺无骨花灯结合走线木偶,安放在板凳上,以板凳龙的形式演出。

  花灯由一组人物、一盏花灯相互间隔连接而成,制作精细,构思巧妙,制作工艺融绘画、建筑、刺绣为一体。花灯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片粘贴而成,通身不用任何骨架,各个灯面用针刺形成图案,针孔的粗细疏密,皆有严格要求,非常讲究。点灯时,灯光穿过无数小孔流泻晶亮花纹图案,尽显玲珑剔透之美。花灯造型人物、实物都用走线串接,迎灯之人用肩抬桥灯板,手拉走线,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灯无骨、不褪色、日无华、夜开花”,许宅花灯因其巧夺天工,有着“天上一条虹,许宅一条龙”的美称。近年来,“许宅花灯”曾赴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多地表演,博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许宅还设立了花灯馆,以更好地保留和传承许宅的花灯技艺和文化。在今年的“十佳村”创建过程中,新厅自然村也以花灯为主要元素,融入美丽村庄建设中。


W020201104537389159963.jpg

  美丽乡村留住文脉乡愁

  走进许宅,水池连片,古树成阴,古厅幽静……仅许宅村新厅自然村内,就有两百年以上的古树18棵;十几口水塘中,大多数历史都在三四百年以上,年份最小的也有八九十年了;村内古厅堂肃穆而立,无声述说着村庄的故事。“在古建筑古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许宅一直是不遗余力的。”许宅村党总支书记许基平说,村里处处可见谷仓、古井,留住这些山水文化资源,就是留住了许宅后人的文脉乡愁。2018年,许宅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厅自然村被评为浙江省2A级旅游景区村庄。

  许宅的五个自然村中,已经有3个成功创下“十美村”“十佳村”,为许宅的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许基平介绍,近年来,许宅村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陆续投资上千万元,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将整个许宅都打造成美丽乡村的宜居样板。“村里规划房屋建设的时候,我们对房屋间距和道路宽度都有较大的空间保留,这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留下了发挥的余地。”许基平说,从2015年开始,许宅村陆续在各个自然村进行“白改黑”道路改造,宽裕的空间,不仅让许宅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占据较大优势,还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数百个停车位,让入村车辆停放有序规范,进一步提升了许宅村的品位。

  走在旧厅的池塘边,许基平指着池塘边的架空平台说,这是村民主动出资建设的,目的是在保留池塘的水域面积前提下,拓宽居民家门口的道路宽度,为打造美丽庭院留足发展空间。村民们对这些巧思出来的空间也十分珍惜,不大的庭院内,栽种了各种花卉绿植,配上石桌、摇椅、景观灯,在喷泉的映衬下,俨然成了一个浪漫的小花园。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各个自然村都各有巧思。塘里自然村集体经济相对较薄弱,党支部书记许绍银捐出50万元,带领村民在村里打造了50多个精致漂亮的精品庭院;为了节省建设资金,旧厅的老房子用便宜又美观的竹子进行改造,凸显了一份禅意;新厅的旧谷仓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了村庄历史的见证;更房的雕塑,向后人静静诉说着关于打更的那些渊源和故事;村道上的黄线,因为有了粉红和粉蓝两条线的加入,为乡村增了一分色彩……

  许基平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最令村民们自豪的,是许宅的美丽乡村建设保留了乡村的底色,留住了乡愁,留住了几代许宅人的记忆。


W020201104537360323955.jpg

  产业经济兴旺发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多年来,许宅抓住历史机遇,整体经济水平始终处于画水镇前列。

  创业不出村,找工作就在家门口。距离村庄数百米之遥的许宅小微企业创业园,令许宅人引以为豪。园区内,十几幢厂房拔地而起,二期有数幢厂房大楼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许基平介绍,该区块占地90余亩,已入驻20多家企业,其中2家为规上企业。仅凭这个小微园,每年就能为许宅集体经济带来15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旧厅村民许正明2007年在自家的自建房里办起了一家文体用品加工厂,主要生产轮滑鞋。十几年来,工厂从只有几名工人的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年纳税150多万元的规上企业,这正是分享了许宅的产业发展红利。“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017年,我们作为第一批入驻小微园的企业,对厂房进行了扩建,厂房面积从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现在的2万多平方米,不仅车间规模扩大,员工的餐饮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村里幼儿园、菜市场、超市、饭店等配套设施完善,员工留得住,企业发展也稳健。”许正明说,如今,企业的产能也从原先的年产十万套增长到了年产五六十万套,企业生产的轮滑鞋不仅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销量稳步增长,还出口到了欧美许多国家。

  和许正明一样,选择在村里创业或工作的村民不少。许基平说,在小微园内创业的20多家企业中,就有不少是许宅人。许宅村创业氛围浓厚,不少村民先后从事了中国结、红木家具、电商、农业等产业,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在红木家具生产制作这一块,画水镇200多名从事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主中,就有50多名是许宅人。

  除工业经济外,许宅还充分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许宅周边的荒山荒地经过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樱桃采摘基地等300余亩果园,这些果树成了许宅村的绿色“摇钱树”,为许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生动力。接下来,许宅还将利用村内的118亩荒地,谋划招引文旅休闲项目,不仅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记者手记:思维活起来 村庄火起来

  许宅村是个大村,有5个自然村,村子大,很多事就不好开展,但这个村不仅把诸多事情开展起来,还办得很不错,每个自然村都各有亮点、特色,环境幽静秀美,宜居宜游。

  在采访中,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村党总支书记许基平的三句话。

  “教育是大事,没什么事比这更重要。”村里的幼儿园是许基平的骄傲,他说,村幼儿园是方圆几里最好、规模最大的幼儿园,有20个班,可容纳600人左右。原先,许宅村有几家私人幼儿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说,办学环境也不好。村里要办个像模像样的幼儿园!想法一出,许基平就组织村干部开会合议,经大家一致赞成后,腾土地、招投标、聘机构……幼儿园的建办紧锣密鼓进行。2013年,幼儿园建成开园。这是许宅村重视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因为,许宅村的村民们深谙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村容村貌建设,精神和文化传承更重要。走在许宅村,文化气息很是浓郁,村道路两旁的宣传栏上,介绍着各种特色传统文化,二十四孝文化上墙,村里还广泛开展“好长辈”“好儿女”“好儿媳”“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

  “村民们真正把许宅这个大家当成自己的小家在悉心打理。”许宅村的路面宽敞整洁,房前屋后都被打理得既干净又美观。记者发现,村里许多老房子的窗户上挂有印染花布窗帘,待拆的老房子上也画了墙绘。村民说,这是一方面结合农村建设,看着更美观,另一方面,哪怕是老房子也要尽可能发挥它的特色。许基平介绍,村里的很多景观小品是村民自己设计摆弄出来的;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谷仓,舍不得拆,大家就想办法作了修葺,成了村中的一个景点;许宅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村里对池塘进行整治清淤,并对合门塘、湖塘、新塘三口并排的水塘进行改造,塘与塘间建造了长廊亭榭……村干部、村民们贡献智慧和力量,利用自有资源,为许宅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把闲散的资源盘活起来,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在2017年危旧房改造中,许宅村拆除危房1.2万余平方米,村集体回收宅基地22户。过去,许宅多荒山荒地,如今,经过开发利用,荒山成了现代化小微园区,荒地成了水果采摘基地。仅许宅小微企业创业园就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这些年,许宅村启动了一场场危旧房、荒地、水域的综合整治利用工程,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老百姓过上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在成就这个新农村建设典范的因素中,有村干部、村民像水一样活的思维,有全村“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这种力量在乡村振兴中迸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