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最可爱的人, 人民没有忘记您!东阳发放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2020-11-11 09:00:00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陈云

  “吕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您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我们给您送来了。”11月4日,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空军原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市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东阳江镇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东阳江镇八达村抗美援朝老战士吕光贤老人家中,为他佩戴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年过九旬的吕光贤老人特意换上了缝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胸章的老式军装,胸前一枚枚奖章、纪念章熠熠生辉。慰问组一行与老人及家属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老人的生活和身体近况,倾听老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正因为有无数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战士的鲜血和生命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慰问组当天还为东阳江镇另外4位抗美援朝老兵送去了纪念章。

  送纪念章上门,致敬“最可爱的人”。近日,这样的动人故事在“三乡”大地不断上演。

  当天下午,中建四局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毅,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志强一行专程从安徽来到我市江北街道抗美援朝老战士吕能清家中,为老人送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吕能清老人今年86岁,1950年12月参军入伍志愿军九兵团警卫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贵州国家建委四局六公司工作至退休。老人回忆,刚入朝的时候,为了不给当地百姓添麻烦,每个志愿军都负重70斤的随身干粮和衣物,“大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人怕过,也没有人后退过。”

  “老战士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公司的精神财富。”李毅说,他们上门送纪念章,不仅是为了看望老人,更重要的是传承老一辈敢打敢拼、不怕苦累的抗美援朝精神。

  据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共有220余人获得首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为做好相关工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前谋划,逐一联系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属,把发放纪念章和上门慰问结合。在慰问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每到一处都为老战士佩戴上纪念章,送上慰问品,并详细询问他们身体和生活情况,祝愿他们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我们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慰问获得首批纪念章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单玲琳表示,该局将为老战士们拍照留档、健康体检,并记录老战士们在抗美援朝的故事,整理成册。同时,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为老战士的晚年生活提供坚强保障,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关爱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70年前,我市共有18166人自愿报名参加志愿军,批准入伍3846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他们勇往直前,出生入死,先后有1278人立功受奖,162名东阳籍战士为国捐躯。

  对本次“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发放对象,我市采取组织统计和个人申报相结合,以组织统计为主,个人申报作为补充。组织统计主要由机关工委和国资办牵头,个人申报主要以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各镇乡街道为主。首批纪念章发放完后,符合条件但尚未领取的老战士,在11月底前还可进行二次补报。

  用仪式传承家国情怀

  虎鹿镇举行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仪式

  “向老兵敬礼!”11月7日上午,在虎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虎鹿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员抬起右臂,郑重地向7位志愿军老战士敬礼。

  当天,虎鹿镇举行以“致敬、传承、关爱”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集中颁授仪式。

  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虎鹿镇相关负责人依次为虎鹿镇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7位志愿军老战士佩戴上纪念章,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祝愿老战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活动最后,大家一起唱响了这首曾激励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老战士们的声音依旧洪亮,仿佛又回到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一位老战士饱含深情地说:“感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枚纪念章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们。”

  病房中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老战士同时拥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两枚纪念章

  11月9日下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前往市人民医院,看望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应邦杰。

  因脑溢血造成半身不遂,应邦杰老人已经瘫痪在床3年。他的儿子应旦红说,如今老人已经很难说话。

  似乎是听到人群的走动声和低语声,坐在轮椅上的应邦杰老人使劲睁了睁眼睛。当工作人员呈上金光闪闪的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并挂在他的胸前时,他的眼中放出了许久没有过的光亮,频频点头示意,虽然发不出清晰的声音,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兴奋与欣慰。“他知道的,他知道的!”应旦红有些激动地说。

  应邦杰乳名唱啼、昌田,1934年出生,佐村镇上林口村人。1949年9月在北麓中学读初中时随解放军文工队到金华,在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培训后编入24军文工团。1952年9月作为24军216团的“连队文教”,从当时驻扎的海宁硖石出发赴朝参战。

  今年,应旦红在翻检父亲早年文书资料时,发现了—本不起眼的布面笔记本。上面记录了父亲当年赴朝途中、入朝后行军、驻防及后来患病、休养直至回国的全部过程。他整理出这些日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接连发了10辑《父亲的赴朝日记分享》,本报为此专门做了报道(详见10月21日第5版《“小文教”的赴朝日记》)。

  应旦红说,父亲回国后继续自学,考上哈工大,毕业于浙大,又投入地方多家工厂工作,成为高级工程师。在朝鲜的生活给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曾患过严重胃出血、肺结核、肝炎,又多次受过严重外伤,但都顽强存活下来。应邦杰对党和国家怀有无比的热爱,同时注重良好家风传承,他和妻子把4个儿子培养成博士、博导、教授。

  “领到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等于是为我父亲完成了一个最大的也许是最后的心愿。”应旦红激动地说,这枚纪念章,父亲等待了很久。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应邦杰老人还领到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至此,他拥有了两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