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大山深处 湖南媳妇被温暖了二十多年 89岁老人两次致信东阳日报希望传递这份善意

2020-11-18 15:47:02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孙新萍 摄影 杜倩

1605668210121_5fb48d72159bb8093b577519.jpg

  张心明老人写给东阳日报的信。

  前不久,巍山镇大山村大爽自然村的一位老人给《东阳日报》写来一封信,写得满满的两张纸上,全是大爽村民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

  大山深处的大爽自然村有400余户人家,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写信的老人叫张心明,今年89岁。老人的娘家在湖南株洲,在一次去看妹妹的火车上,遇到大爽村民楼锡芝,两人一见钟情,于是远嫁到东阳。老人笑着说这是“千里姻缘一线牵”。但丈夫于1996年去世,留下她一个人。让她感动的是,二十多年来,她时刻能在这个环境里感受到温暖,让她感觉很踏实。

1605668210152_5fb48d72159bb8093b57751a.jpg

  张心明老人在写字。

  这是老人写给《东阳日报》的第二封信。2013年她写了第一封信,信里说自己有一天突然腿脚痛得不能行动,二十多天里,她没向任何人打招呼,村民却一个接一个走进她家照顾她,为她送来三餐饭食;她爱干净,村民就为她清洁身体、洗涤衣服、打扫卫生……

  老人的记性很好,11月5日记者去采访时,7年前那二十来天照顾她的村民名字及故事仍能一一清楚说出。她还记得那次来采访她的记者名字叫黄保平,还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认真读了一遍。因为视力不好,看不清张贴在门口牌匾上联村干部李金磊的名字,老人让我们帮忙写在纸上,又认真默读了一遍。记在心里,心里有他们,他们就在。老人说,联村干部和村干部都很好,只要一个电话就会来帮忙。

  记在心里的人、心里的故事,成了老人心里的温度。老人虽说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水平,但在她的这次来信上,却又认真书写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网格员董晓芳做事认真、态度谦和,尤其善待老年人,一如孝敬父母亲;69岁的好妻子刘为香,丈夫不幸从高处跌落成残疾,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好丈夫;好儿子楼仲生留守在家,细心照顾九十多岁脑子有些不清楚的父亲;好儿子楼孝平考虑到父母年老、大哥因病残疾,就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家人;好女儿楼兰珍一个人照顾卧床不起的89岁父亲和智障弟弟……

1605668210416_5fb48d72159bb8093b57751c.jpg

  张心明(左一)和照顾过她的村民在一起。

  “我们村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老人说此话时笑得很灿烂,话匣子再次打开,故事再次展开。她指着桌上放着的一盘番薯、一盘鸡蛋、一杯人参茶,说这些都是村民楼金成、楼锡康、楼章浩等人送来的。她自己没有种番薯,村民就争相送来,多得吃不完;由于身体较差,她要挂白蛋白,大爽卫生院现已经调离的医生楼志成就建议她每天吃一个鸡蛋;这西洋参是早先认识的一位好姐妹的女儿女婿金菊香、边平国,前不久托中巴车司机送来的,这对夫妻自从知道了她,就记挂在心里,每次遇到她,都会偷偷往她的口袋里塞100元、200元钱……

  老人在47岁时领养了一个3岁的女孩,如今女儿已经组建了小家庭,夫妻俩在诸暨工作。让她开心的是,女儿女婿很有孝心,虽然平时很忙,但女儿常常会在晚间开着家里的面包车,赶四五十分钟的路来看她,陪她聊一两个小时;每年除夕,夫妻俩就带着女儿回来陪她一起过年,一般住三晚。有一回,她心脏很不舒服,就打电话给村民楼桂花,楼桂花一看情况不对,立马打电话给她女儿,女儿马上从诸暨赶回来,送老人去巍山医院,医生说,迟来两分钟,就危险了。“村民夸我女儿好,有孝心。”老人说着,笑了。

  老人怕自己老去后女儿没个亲人依靠,就在70多岁时,在没告诉女儿的情况下,帮女儿找寻生身父母,整整找了两年,终于找到了。当女儿的生身母亲找上门时,女儿才知道此事。老人说,她若走了,女儿就没亲人了,一定要找到她的生身父母,让她始终有亲人相伴,让她心里有温暖。老人说,自己身边的亲人都会来看望她、善待她,这是很温暖的事。

  老人最后在信中写道:现在国家好,自己享受低保,生活无忧。这个有爱的群体,让她很温暖。自己年老了,回馈能力有限,想通过一种方式把这份温暖传递出去,就想到了写这封信……

  一群人 一家人

  11月5日中午,记者来到大山村大爽自然村楼兰珍家时,看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楼兰珍是张心明老人在信中口中最敬叹的村民之一,她长年要照顾卧床的两位家人,还时不时送好吃的食物给张心明,把老人放在心里。

  刚走到楼兰珍家门口,就看到端着饭碗吃着午饭的邻居彭贵连来串门,与楼兰珍正聊得欢。一听说张心明老人写信给报社夸楼兰珍的好,彭贵连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她对每位村民都好,我丈夫瘫痪在床,她也常来照顾,还常端着好吃的来……”

1605668210441_5fb48d72159bb8093b57751d.jpg

  马银花(右)在照顾楼兰珍的父亲吃饭。

  楼兰珍一家三口,其父亲因身体不好一直卧床,最近一年左右时间里完全卧床不起,吃饭洗漱大小便全由人照顾;弟弟有些智障,也基本上卧床不起,都要她照顾。但是,她仍不忘其他村民,尤其是老人、困难户,每次烧馄饨之类的,她都要烧一大锅,端给他们吃。

  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又说奶奶90岁时和她讲,平时不要挑事,做好事就好了。这一句朴素的家训,让她多年来尽己所能持续做着这些看似微小却温暖的事。

  楼兰珍不愿多说自己,反而夸起其他村民对她的好:4日,她在做红薯粉,量并不大,却一下子来了五六位村民帮忙,彭贵连也来了;5日晒红薯粉,又来了好多村民帮忙……她也没有开口让他们来帮忙,但这样的事情很常态,自然而然,大家边干活边聊天,很开心。

  这时,村民黄友妹走进来。楼兰珍说她一直陪着自己睡。卧床的父亲常常晚上折腾到天亮,楼兰珍晚上要起来多次照顾,不但辛苦还有些害怕。黄友妹知道后,就提出来陪她一起睡,一起帮忙照顾老人。楼兰珍怕她太辛苦,劝她不要来,但黄友妹至今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黄友妹说:“楼兰珍人好,家风也好,谁有困难,她都会出手帮忙。”

  村民马银花也来了,她拿着饭菜走进楼兰珍父亲的卧室,给老人喂饭。楼兰珍说:“她也陪我一起照顾过父亲,村民互相帮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

  网格员董晓芳也是大爽村内受欢迎的人,村民看到她就会围住她,有的咨询医保的事情,有的让她帮忙充话费……每天,她至少要在村里走一圈,遇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马上汇报。平时她经常会与村民交流,耐心解答村民向她咨询的问题,走访中她对老人给予了更多关注。村民说,看到她就心安,有什么问题问她就可以了。

  楼兰珍家里开着副食店,村里常住人口少,加上现在村民又喜欢到大超市购物或网购,副食店生意不好。但她说,现在国家政策好,爸爸和弟弟都享受着低保,弟弟还享受着残疾人优待政策,加上有这么一群像家人一样的村民,日子过得还不错。

  记者手记

  最真的温度

  因为一封信,我走进了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群体,感触到了最真的温度。

1605668210470_5fb48d72159bb8093b57751e.jpg

  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宁静而温暖。

  这一群人都有各自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年老体弱却要独自面对病痛,有的家人卧病在床需要坚守照顾,等等。但在他们脸上看到的是最简单最真诚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在面对困难的同时,他们不忘帮助其他村民,还夸受助对象如何如何好。楼兰珍的“点心”美了人心,张心明老人感觉自己帮助他人的能力有限,就想借助报纸传递这份温暖……

1605668210501_5fb48d72159bb8093b57751f.jpg

  大爽村的村道洒落着热心村民的善意。

  他们夸自己帮助过的人,是因为受助对象也对他们发送了善心善行。就这样,善意、温暖在这个群体里循环流动,辐射给更多人,使这个群体不断扩大。就连网格员巡村偶遇时的一声问候,也让他们的内心温暖四溢。

  你感知到身边有这份温度吗?你又有去回馈这份温度吗?这份最真的温度,感知了,互动了,就能造就一个很温暖的群体和环境。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