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从《东阳民居》管窥“建筑之乡”历史底蕴 为“中国建筑之乡”提供史证

2021-03-03 09:42:04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在东阳,有一个贡献了13%GDP、25%财政总收入、60%居民存款的传奇性产业,其总产值连续十年居于全国县(市)首位。

  它就是建筑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凭借这个产业,东阳于1994年被命名为“建筑之乡”,2012年又升格为“中国建筑之乡”。

  “提到东阳‘建筑之乡’的荣誉称号,坊间有一种议论,认为东阳本土缺乏代表性建筑作品。现代建筑先且不论,历史建筑可谓遍地都是,金玉珠玑铺陈。”市政协副秘书长陈金彪说,散落在“三乡”大地上的每一幢传统民居,都是东阳“建筑之乡”的脚注。

  近日,市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东阳民居》出版发行,作为此书主编的陈金彪认为,此书堪为东阳“中国建筑之乡”的历史实证,经由此书,可以管窥“建筑之乡”的历史底蕴。

  “东阳帮”文化研究的衍生品

  编纂《东阳民居》的计划,始于2018年。

  这一年,为编纂文史资料选辑《东阳帮》,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文史委员和通讯员们,遍访“东阳帮”工匠的行艺区域,包括省内的“上八府”“下三府”以及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看到了大量精美的民居遗存。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得到了精心保护和科学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看到传说中‘东阳帮’在外行艺的结晶,大家都非常激动,因为这也是东阳建筑大军走南闯北施艺的历史渊源。它不仅证明了东阳作为‘建筑之乡’,其外出施工的传统古已有之,更是证明了‘东阳帮’技艺精湛、精品迭出。”在陈金彪看来,《东阳帮》一书不仅全面深入地发掘了南宋著名建筑行帮“东阳帮”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把经典民居精品串珠成线,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寻访“东阳帮”散布于各地的行艺成果。

  《东阳帮》一书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向外追寻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向内检视。”在追寻“东阳帮”境外行艺踪迹的过程中,市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胡心发现,较之市域外的这些发现,“东阳帮”在本土的施艺成果,无论是技艺水准还是文化价值都更胜一筹。“我们认为,‘东阳帮’作为一种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除了抢救性地搜集整理‘东阳帮’人物口述史料之外,对其所建造的民居作品、秉承的营造技艺、沿袭的民俗文化、呈现的建筑美学价值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6月,作为《东阳帮》一书的姐妹篇,《东阳民居》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1428幢文物建筑无言见证

  编纂《东阳民居》,当务之急是要摸清现存的东阳传统民居“家底”。为此,市文物保护所提供了2007-2011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和2017年文物调查成果,作为反映东阳境内传统民居基本情况的重要基础性资料。

  市文物保护所副所长楼天良担任《东阳民居》执行主编。他介绍,据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东阳传统民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一万年前,其例证就是位于江北街道横塘村老鹰山的文化遗址,这一遗址属于“上山文化”范畴。现场发掘的石磨棒、红衣夹炭陶片、夹有谷粒的夹炭陶片,证明这片区域当时已有人居住,且会使用石磨棒等工具,开始食用稻米。有人类活动就有民居建筑,虽然今人无法知道当时建筑的形状结构,但比照相邻地区的同时期文化遗址,可以推测当时的东阳民居应该是用栽柱式布置较密的柱网木构架,上架芦苇、茅草等材料以遮风挡雨。

  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东阳传统民居的形貌结构多不可考,但到三国时期,东阳传统民居上已出现了斗拱——赤乌科斗,此事被记载在《康熙新修东阳县志》中,证明当时东阳的建筑技艺已较为发达。随后就是今人较为熟悉的唐代法华寺“长梁巨栋,凌空而构,架飞禽走兽,雕姿而刻饰”,东阳木雕应用于建筑装饰由此发轫。“因为受封建礼制约束、社会观念制约、匠户制度规定以及天灾人祸影响,很长时期内,东阳木雕建筑并未成为主流。”楼天良认为,直到清初期,人口剧增,土地承受力剧减,等而下之的普通人家一改安土重迁、不事工艺的传统观念,学工习艺,从事木雕等技艺,夯实了东阳“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历史基础;到清中期,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为东阳木雕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涌现了一大批佳构杰作。

  “经过统计,目前我市现存的传统民居中,符合文物标准的达1428幢。”陈金彪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我市列入名单的文物建筑为1300多幢;2017年“治危拆违”时,我市又开展文物调查,把这一数据扩展为1428幢。这些东阳传统民居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北江流域的巍山镇、虎鹿镇,南江流域的画水镇、横店镇、南马镇。其中5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百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凝聚东阳先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它们或规模恢宏,气势轩昂;或装饰精致,独具神韵,把建筑技术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承载着东阳“百工之乡”的历史特色,张扬着独特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仰之弥高。

  1428幢建筑,仅凭《东阳民居》一书,自然无法细而述之。它们或以村落为单位,收编于历史文化名村综述内;或以其业主身份、功能定位为标准,对其个性特征予以翔实记录;更多的只能一言概括,跻身于存目。而将书中的篇目扩展开来,足以生发出更多著述。

  既重撷英更重探赜补白

  “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深度的解读。”在启动编纂工作前,陈金彪翻阅了历年关于东阳民居的资料,发现它们都停留于画册形式,不仅收录的民居数量偏少,对民居的解读也停留于简单的说明,寥寥数语,信息缺失。因此,“既重撷英,更重探赜补白”就成为编纂工作的重要方针。

  在组织人手精心采写的基础上,编辑部广泛征稿,除了向东阳籍古建筑专家王仲奋征集东阳民居传统营造技艺稿件,重点征求对东阳传统民居文化内涵的学术探析文章,投稿踊跃。

  文史委员华柯曾经执行主编《东阳帮》,对东阳传统民居积淀了许多真知灼见。他认为,东阳传统民居不仅是建筑现象,更是文化现象。其发展与“东阳帮”的崛起发展息息相关,直接依附于东阳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南宋以来,以“东阳帮”为主体创造的东阳民居成为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至今尚存的嵊州鹿门书院就是南宋遗存,由“东阳帮”建造,是目前所知的最古老东阳民居。在营造技艺上,“东阳帮”独创的牛腿、雨伞销、虾背梁等,都有着独特的技艺传承,尤其是制作梁柱榫卯结构的“套照付照”技艺堪称绝技。在建筑结构上,“东阳民居”是目前已知最早拥有“马头墙”的传统民居,而发达的东阳火腿产业,又让东阳民居拥有了腰檐,其下空间形成了阶檐,厅堂与阶檐下的搁栅普遍较密,以适应腌制火腿之需。东阳民居的文化特征也与众不同,其选址定基讲究天人和谐,尊重自然,节约耕地;村庄聚落讲究血缘伦理,分户合族,聚则一家;建筑结构遵从礼乐文化,遵循传统,巧妙变通;营造技艺追求精工尚美,装饰华美,功能多样。总而言之,东阳传统民居融力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耕读文化、工商文化、儒家文化,以及受中原文化影响根植于东阳的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产生的成果,洋溢着世俗精神的知足、和美与亲切。

  除此之外,华柯还从东阳民居的门额入手,解析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书法爱好者应旦红则从东阳民居的书法装饰入手,对东阳传统民居的文字现象作了探析。东阳籍古建和规划专家洪铁城对东阳民居的基本单元“十三间头”,从空间构成、家庭结构、防火设计、通风条件等角度,作了剖析,等等。通过诸多板块的“合围”,勾勒出东阳传统民居的“内外特征”。

  “东阳民居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资源,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市政协主席斯建民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做强做优建筑产业,打造全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这离不开东阳民居文化的赋能。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保护东阳民居的自觉性,像对待“老人”一样对待东阳民居,铭记历史,留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铸就东阳经济文化新的辉煌。

  从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了解到,十四届市政协极为重视东阳传统民居及其营造技艺的保护工作,递交了多份提案,组织了多次视察,有力地推动了东阳民居的保护利用,支撑着1428幢具有文物价值东阳民居,至今伫立于“三乡”大地上。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