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从“县级医院强”朝着“县域医疗强”跨越 我市医共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2021-05-18 10:01:40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李磊

  整合资源,推进医共体同质化建设;推出模块化培训,建立“人才池”;推动医防融合,加强慢病管理……近年来,我市医共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相关创新做法还得到了省领导批示肯定。

  健全管理体系,留住优质人才

  去年7月,千祥镇一位70多岁的老人突发心肌梗塞,经过千祥镇中心卫生院急救团队20分钟的专业抢救,老人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恢复了心跳和自主呼吸。“突发心梗在基层卫生院被抢救回来的病例很罕见。”当天参与急救的该院门诊护士长施娟娟说,多亏该院急救团队人员曾多次参加市医共体推出的模块化培训,大家掌握了过硬的急救方法。

  全员参加业务培训,这是市医共体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一个缩影。千祥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陈康清楚地记得,东阳建立医共体前,村民不顾路途遥远也要跑到县级医院看病,导致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面对痛点,市医共体打出“组合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如选派高年资的医疗组长常驻乡镇卫生院任病房主任;每家县级医院每天下派医生赴基层医疗机构出诊;以“短、平、快”模式构建全科医生模块化培训。2016年,千祥镇中心卫生院门急诊人数为13.4万人次;2019年,门急诊人数攀升至16.5万人次。同时,住院人次也从2016年的385人次提升至2019年的780人次。

  在帮助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市医共体还建立了“人才池”,将原本由各基层医疗单位独立招人策略改为全市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以破解乡镇医院“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等难题。市医共体还投资7800多万元在城区建设人才公寓,为“人才池”管理人员无偿提供住房,且所有纳入“人才池”管理人员的编制身份挂靠在城区基层医疗机构,以便于他们的子女在城区就近入学。

  促进医防融合,加强健康管理

  吴小花是六石街道岩口村村民,去年3月被确诊为高血压,从那之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医生王彩芳每周都会上门随访;卢阳珍是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医师,她每周有1天时间在六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得益于市医共体将慢性病管理纳入医共体建设的一项工作中,像吴小花这样的病人在基层就能看慢性病,卢阳珍这样的县级医院专家也能下基层服务病人。

  “如今,任何一位35岁以上的患者,在就医前都要进行血压测量。”市医共体管理中心主任应争先说,如发现血压异常,信息平台会将病人信息在线推送给社区医生,交由他们二次复核,经复核明确,诊断者则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形成闭环管理。

  在我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信息已实现市域内互联互通,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在医生诊间能全面实现调阅。患者可灵活选择任何一家医共体成员医院就医,且无需重复检查,大大减轻了就医负担。

  “目前,我市已严格按照一套管理体系、一套工作标准、一套人事管理的模式推进医共体建设。”市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楼杰华说,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持续深入,东阳将从“县级医院强”,进一步发展到“县域医疗强”。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