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神出鬼没抗敌顽 解放战争时期坚持游击战的东阳人

2021-06-16 10:07:38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编者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此,本报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一起,开辟《百年东阳风云人物》,以历史事件为经,以人物传记为纬,通过讲述东阳党史著名人物的革命经历,让大家在学习党史中获得启迪,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为高水平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歌画东阳”凝聚磅礴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人民的革命力量。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奔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全国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中共代表团提出让出包括浙江在内的南方8个解放区,将部队撤至陇海线以北,向苏北、皖北集中。

  遵照上级指示,东阳境内的中共抗日武装和党政人员大部随同浙东新四军主力北撤,同时做好坚持原地斗争的部署。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共中央于7月作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指示。1948年起,东白山、嵊新东、东磐、永缙东磐等革命游击根据地相继开辟。金平欧、方启东、陈心发等东阳革命志士,带领游击队员,团结各界群众,以山林为掩护,神出鬼没抗击敌顽,为东阳解放扫清障碍。

  诸义东特派员金平欧:

  威震诸义东的游击队指导员

EE977B4D9EBF6ED4EDF414B89850AEAC.jpg

金平欧

  1915年11月3日,金平欧出生于巍山镇岢山村一个贫农家庭,原名金显岩。因家境贫困,他10岁时才进村蒙馆受教。天资聪颖加上记性好,因此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的同学穷得没钱买文具,只要向他开口要,他肯定会答应。时间一长,他成了同学们的“领袖”。

  十四五岁时,金平欧开始学习书法,广泛阅读书籍,临近过年时,村人就拿来红纸请他写门联。十六七岁时,他遭遇天花而不得不辍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每次上山割草,总要带本书去,干完活就掏出书本来读。后来他到临海当锯板匠,所得工钱也几乎都用来买书。虽然他是当地有名的锯板师傅,但他时常感觉精神空虚,前途渺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金平欧回到东阳老家。此时的东阳已经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到处可见抗日标语,街头巷尾、村口路旁贴满了传单、布告,各种抗日救亡组织相继建立,金平欧预感到为祖国出力的时候已经到来。不久后,他结识了怀鲁村的共产党员马秀荣,经常给他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的思想大受震动。此后,他利用锯板的工作便利,走村串户,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别非”,意思是要学会甄别是非。1939年春,金平欧加入中国共产党。紧接着,他培养发展了金文朝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他组织本村和邻近村子的共产党员建立了中共岢山村支部,担任支部书记。

  1939年12月,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次年四五月间,中共东阳县委针对国民党政府日益严重的投降、分裂倾向,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张贴、散发传单活动,大造抗日救国舆论。县委组织力量,印制了数千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告全国同胞书》等抗日传单标语,布置各级党组织张贴。金平欧接受任务后,穿上全套呢军装,乔装打扮成国民党军官,一手拎着塞满传单的皮包,一手拄着卫身杖,通过国民党设置的道道关卡,先后到樟村、吴良、大里、楼西宅等村散发、张贴,顺利完成了任务。

  频繁的革命活动,让金平欧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关注。1943年3月,金平欧到罗店与地下党员吕秀鸿联系,返回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抓捕,押至岭北乡公所严刑毒打,但他始终不吐露党的秘密。后经多方营救,金平欧得以保释。考虑到他在本地已无法立足,党组织决定派他加入义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坚勇大队”。自此,他改名为金平欧。

  1944年春夏之交,日军采伐队队长大本在义乌楂林镇公所召集乡、保长开会,研究派民工上山砍伐木材事宜。诸义东县委书记江征帆(萧江)和坚勇大队大队长陈福明接到情报后,决定派金平欧、楼锡成等去“狼窝捉狼”。他们通过内线巧妙地摸到镇公所门口,手持短枪,突然闯入,令敌人措手不及,顺利抓获了大本。江征帆、陈福明以大本为人质,要求驻扎在楂林镇的日军警备队长河野用粮食和药品等来换人。河野气得暴跳如雷,却也只能照办。

  是年冬天,金平欧调任中共义北区委组织委员。

  抗战胜利后,内战危机日益严重。1945年9月下旬,诸义东地区党政军奉命北撤,金平欧随坚勇大队北撤。在嵊县苦竹溪集结时,中共金萧地委决定金平欧任诸义东特派员,回原地坚持革命斗争。他欣然服从组织决定,回到了东阳。

  部队北撤后,国民党义乌县政府立即组织“宣抚团”(后改为清乡委员会)进驻义东北地区,对原先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乡“围剿”,农村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面对艰巨的斗争形势,金平欧联系上没来得及北撤的人员,与金萧地区联络员周芝山、路西平湖区短枪队指导员杨亦明所领导的两支武装,共同组成诸义东人民游击队(抗日难友团),并担任指导员,杨亦明任队长。

  诸义东游击队虽然只有十六七人枪,但是他们广泛开展武装活动,清算处决了多名国民党顽固分子,还袭击了国民党楂林镇自卫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群众拍手称“坚勇大队回来了”。国民党义乌县五乡联防主任、原楂林镇镇长傅梦山,代镇长金祖统和新乡乡长楼吉人等甚为恐慌。1945年12月中旬,傅梦山等人设计,向金平欧提出“双方进行谈判合作,共同维护地方安宁”。此时正值国共《双十协定》签订不久,金平欧认为,既然国共已经合作,要是能把楂林镇及各乡自卫队改编过来,就可以扩大游击队规模,于是决定前往谈判。

  1946年1月2日晚,金平欧带人前往谈判,被预先埋伏的楂林自卫队员抓获。翌日凌晨被押至楂林下桥头枪杀时,刽子手强行要求金平欧跪下,金平欧却不低头不弯腰,巍然屹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最后英勇就义,被追认为烈士。

  东白山区“大斧头”刘章华:

  东白山游击队的“草鞋医生”

94FB91693B83DC42D96CBF6F7CA9312F.jpg

刘章华

  金平欧被害后,诸义东形势恶化,1946年1月,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根据上级指示,宣布把诸北、路西、诸义东的武装合并为一个直属中队,任命蒋忠为队长、周芝山为指导员,杨亦明为突击队长,把40余人枪的队伍拉进东白山区坚持斗争。这一带山高地广人稀,时值严冬,大雪封山,战士们饥寒交迫,稻草当棉被,赤脚穿草鞋,“日做老鼠夜做虎,牵着敌人磨豆腐”,把共产党的旗帜高举在会稽山区。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经过多方比较,直属中队把工作立足点放在了嵊县孔村、东阳虎鹿镇尚周村。尚周村与相隔数里的嵊县孔村同宗同族,关系融洽。通过孔村共产党员刘熙范介绍,马青会见了尚周村保长刘章华,深入长谈后取得信任,建立了统战关系。尚周成为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据点。

  出生于1903年的刘章华自小学医,在家乡虎鹿镇尚周村的山地上种植草药,开店行医治病。有时他从山上采药回来,见求医的人在等候,常常来不及换下草鞋就随人出诊,久而久之,“草鞋医师”的名声传开了。因他常常仗义执言,又获得了“正直绅士”“大斧头”等外号,在东白山一带颇有名声。

  马青与刘章华建立联系后,又介绍他会见周芝山、钱章超等革命同志。其中,钱章超是刘章华的小学同学,中共党员,在他的引导下,刘章华投身革命,为游击队收集情报、宣传革命、募粮筹款,其间又为游击队战士送医治病,大伙都称他为“游击队里的草鞋医生”。

  1946年,刘章华出资创办了私立尚周小学,物色进步青年周天鹏为校长。这所学校成了地下党联络站。后刘章华又介绍经商的古渊头村好友郑阿宝(郑起皎)与钱章超认识并加入革命工作,为部队采购军需物资等。

  1948年2月,为更好地开展武装斗争,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决定,金萧地区分成路东、路西、路南3个地区。其中,路东地区成立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书记周芝山;同时成立浙东行政公署临时总办事处路东县政府,周芝山任县长,钱章超任副县长;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杨亦明,教导员周芝山。2月底,周芝山奉命率队返回会稽地区,以东白山区为中心重建武装,开展斗争。

  从1948年4月起,在尚周隐蔽的刘熙范、刘章华和郑阿宝,在钱章超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

  长期为百姓治病,让刘章华积累了良好的人脉,为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948年8月16日,钱章超在尚周村召开群众大会,不幸被人告密。20日,国民党保安团突击营突然进村,实施大洗劫并抓走80余名尚周村民。刘章华多方奔走营救,使所有人全部获释。同年12月,胡金福同志护送一批医疗物资、油印机器给路东人民游击队,不料在嵊县石砩被国民党部队抓获。刘章华又设法成功营救,并把物资安全送达。

  1949年1月,会稽中心县工委决定成立中共巍北区临工委和巍北区政府,诸义东武工队改为巍北区队。2月中旬,会稽中心县工委又宣布撤销巍北区,分设上卢、巍山两区,刘章华担任巍山区副区长。

  新中国成立后,刘章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85年他去世时,当年一起参加游击队的老领导、老战友杨亦明、周芝山、刘熙范等人向东阳县委发来唁电,称赞他“对革命、对人民是有功劳的”。

  东磐办事处主任陈心发:

  敌人“赏米一百担”活捉他

3422EB5C87E8809056D188EE3A559BAC.jpg

陈心发

  全面内战爆发后,杭州掀起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就读于杭州国立英士大学医学专科的陈心发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大游行,和旅杭东阳学生声援东阳中学反对“五亿元借款案”的斗争,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18年,陈心发出生于马宅镇孔村。1943年,他考进国立英士大学,1947年毕业后回东阳中学任教。是年底,原英士大学同学、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陈伟卿、方福仁、吴茵华等,回东磐地区开展革命活动,与陈心发接上关系,介绍他参加农工民主党。陈心发遂在学校发动学生传阅革命书刊,教唱革命歌曲,传播革命思想;同时聘请进步青年到马宅孔村小学任教,办起民众夜校,发动农民开展抗丁、抗粮、抗苛捐杂税和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目,以“共党”嫌疑发出通缉,扬言“活捉陈心发,赏米一百担”。

  得到消息后,陈心发连夜撤离东阳中学,回到孔村隐蔽。1948年8月,陈心发投奔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成为游击队战士。

  部队在偏远山区活动,环境十分艰苦,吃的是玉米糊,睡的是稻草铺。连续行军打仗,衣服不能及时更换,连内衣上也长满虱子,只能等天晴时烧开水烫泡。在严酷的战争环境磨炼下,陈心发逐渐成熟。

  1948年12月,根据中共浙东临委的指示,会稽中心县工委派出刘熙范、方启东等4人组成的第七武装政治工作队来东磐地区活动,并很快在防军前山头,马宅孔村、杨岩弄一带站稳脚跟,建立初步的根据地。次年2月,为迎接浙江解放,浙东临委宣布成立东磐办事处,东磐武工队改为二支队第七中队(东磐中队)。陈心发任东磐办事处主任,刘熙范任办事处指导员,方启东任东磐中队中队长,东磐办事处机关就设在陈心发家里。不久,陈心发加入中国共产党。

  东磐办事处的成立在县内外引起很大震动,附近的群众特别是青年纷纷前来参加革命,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进步学生也陆续来投奔东磐游击区,办事处规模也不断扩大,设立了政工组、司法组、卫生组、后勤组等机构,还成立了东磐出版社。办事处以孔村为中心,在县城、岘南乡、千祥镇、圣武乡、巍山镇、屠梁、磐安县城大盘等地建立联络站,沟通与会稽、路南、金萧(路西)直至杭州、上海的交通联系。

  以陈心发为组长的办事处政工组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特长,开展广泛的政治宣传活动,在中心区域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妇女会等,实行减租减息,搞好参军支前。开展统战工作,还与著名民主人士马文车先生建立通信联系;特别是加紧做好对国民党东阳南湖区长兼自卫大队长杜锦堂的教育策反工作,争取他尽快脱离国民党营垒,投入革命怀抱。

  1949年4月17日,杜锦堂率部起义后,东磐办事处发展到拥有整个东阳南乡、磐安北部广大地区,下辖千祥、东南、磐东3个区。东磐游击武装也由大队升为东磐支队,下辖四个大队,共800余人,活动地区扩大到东(阳)义(乌)边境地区,先后攻打国民党东阳的益智、永昌、千祥、歌山、防军和磐安的安文、大盘守敌,震动四邻各县,为东阳、磐安、义乌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1949年5月1日,陈心发和刘熙范、方启东率东磐办事处和东磐支队主力奉命到诸暨整训,准备迎接大军南下接管城市,留下办事处留守处和两支武工队坚持斗争,配合大军解放东阳。5月8日,东阳解放,刘熙范率东磐支队武装150余人随中共东磐特派员周永山负责接管东阳,陈心发则留在诸暨参加接管工作,后一直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

  东磐武工队队长方启东:

  “做老鼠”开辟东磐根据地

118DF77ACB982D7CBCB5A3C155B86A71.jpg

方启东

  东阳、磐安两县接壤处简称“东磐”。解放战争初期就有游击武装活动在这一带,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浙东临工委决定建立东磐革命武装,开辟东磐游击区。方启东一直担任东磐革命武装的领导人。

  1926年,方启东出生于防军前山头村。1948年,他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当年11月加入浙东人民解放军游击纵队第二支队诸义东武装政治工作队,在岭北周、上卢一带活动。12月上旬,他随夏湘展上东白山,见到了路东县县长、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四大队教导员周芝山,汇报了东磐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和后期工作意见,希望在东磐地区建立革命武装,获得周芝山等人的支持。

  12月21日,方启东与金理言、金振铎、方向等4人来到嵊县防山,再次见到了周芝山等人。周芝山传达了中共浙东临工委关于“开辟东磐地区,建立东磐游击根据地”的决定,宣布建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第七武装工作队”(内称东磐武工队),任命刘熙范为指导员(党代表),方启东为队长。次日,方启东等4人踏上了回东开辟东磐游击区的征途。

  在这个冬至夜,东磐武工队像一声春雷唤醒了东磐人民,震惊了敌人。这天深夜,东磐武工队途经楼西宅时,烧毁了练溪伪乡公所的文书档案,点燃了东阳通往嵊县的李宅公路桥,警告当地乡绅不准再压迫和剥削老百姓。东阳南乡流传说:“冬至夜,响雷公,东阳出‘土共’,国民党吓破胆,昏头转向没主张”。

  回到东磐地区后,方启东和同志们采用“虚张声势、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开展武装斗争。

  12月23日,方启东率队来到群众基础较好的防军乡前山头村,以此为立脚点“做老鼠”,白天隐蔽、夜间行动,一边张贴标语大造革命舆论;一边向地主、伪保长及地方公常缴枪、派粮借款,发展革命队伍。几天的时间就收缴了一批枪弹,筹到了所需的粮款。武工队也由原来的4人扩大到十余人。

  12月27日,东磐武工队还在前山头的凉亭里收缴了防军乡公所的武器,震动了南马区自卫大队和县政府。东磐武工队被老百姓称为“穷苦人的队伍”。

  为了防备敌人围剿,工作队转移到孔村、杨岩弄、青坑、塘里、马鞍山、长塘、高宅一带活动,打下了相当好的群众基础,敌人对这一带也不敢轻举妄动。为了扩大游击区,工作队向马宅、千祥、防军等伪乡、镇公所所在地开展活动,先后烧毁了马宅乡公所、千祥镇公所、防军乡公所的文件、壮丁册、田粮册;在防军五圣殿基召开了群众大会;在千祥街上张贴了标语。当地老百姓因此传说有数百名“土共”在当地活动。事实上,工作队当时只有30余名武装人员,30余支长短枪。

  1949年2月,中共浙东临委宣布成立东磐办事处,东磐武工队改为二支队第七中队(东磐中队),方启东任中队长。短短一个月,东磐武装队伍就发展到百余人。同年3月,方启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带领下,东磐中队又升格为东磐大队、东磐支队,并于5月东阳解放后参与接管东阳。后曾任金华军分区参谋、副中队长等职。

  本栏目协办单位:中共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地方志编纂室)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