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铁肩辣手”诠释信仰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2021-08-10 09:13:34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韦敏航 朱凯迪

  “邵飘萍精神不朽,值得后辈学习。”日前,一位老者在市博物馆参观完“铁肩辣手——追忆邵飘萍先生‘新闻救国’革命道路红色主题展”,在初心墙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据悉,展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市博物馆承办,目前正在火热展出中。

W020210809536515064987.png

  自6月开展至今,一批批单位组织、学生群体、个人前往观展,这里已成为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和学生红色教育的打卡点之一。截至7月底,累计接待观众共16800余人次。

  本次展览展出了邵飘萍珍贵影像资料、邵飘萍流亡日本时使用的器物、邵飘萍手书对联、《京报》及副刊、邵飘萍党员认定文件等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通过图片资料、文字史料以及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了邵飘萍“铁肩辣手”的卓然风骨和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红色激情。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结束。

  ●三幅油画:刻画邵飘萍人生节点

  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油画作品《辣手文章》。这幅作品描绘了邵飘萍作为《京报》主笔兼社长,与鲁迅、潘公弼、孙伏园、石评梅等副刊主笔商榷刊务事宜的情境。画中,邵飘萍站立着,左手持《京报副刊》,右手以掌抵着桌面,神情认真。

  展馆内还悬挂了《铁肩道义》和《血荐轩辕》两幅油画作品。《铁肩道义》描绘的是1923年3月底4月初,李大钊、罗章龙为书稿《京汉工人流血记》出版一事与时任《京报》主编邵飘萍秘密会晤的场景,为避人耳目,地点选在了偏远萧条的圆明园。而《血荐轩辕》一作,描绘的则是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军阀张作霖枪决后,报馆同仁、爱国学生、亲属及社会各界人士找到其遗体后将他掘出重新安葬时的悲壮场景。

  “这三幅油画是邵飘萍先生‘为报而生,为报而死’一生的缩影,传达出来的精神令人敬佩、学习。”市博物馆副馆长傅燕芳感叹道。

  这三幅油画的作者是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潘勤,他也是一名东阳人,这三幅组画还是省首批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潘教授作画之前,多次回东阳查证史料,以求真实,许多细节都是他回乡采风后根据实物还原的。”傅燕芳说,由于不清楚邵飘萍的真实身高,为了尽可能还原人物,潘教授根据此次展陈的其生前大褂推算出其大致身高体型,再进行创作。此外,《辣手文章》中的桌布、桌椅等也都是还原实物的。

  每一幅油画的旁边,还贴有一个“小程序码”,用微信扫码可以看到油画的具体介绍,聆听专业讲解员的语音讲解。

  ●四个单元:管窥邵飘萍人生历程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历史洪流中的邵飘萍”“办报救国 新闻拓荒”“投身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传报人精神 承先辈遗风”。展览共计展出100余件与邵飘萍相关的文史资料和实物,其中39件是邵飘萍亲属祝文秀捐赠给市博物馆的馆藏实物。

W020210809536546645439.jpg

  四个单元中,展出有邵飘萍乔装改扮的照片,用过的烟嘴、怀表、毛笔、信纸信封,穿过的长夹衫、长夹裤等,无不体现着他的讲究与一丝不苟。在一封写给夫人汤修慧的信中,他讲述了在日本期间的一些工作情况,也表明了他对新闻工作终其一生的志向:“弟以傲骨天成,岂能寄人篱下,故唯有勉励所为,欲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世不仕王侯,高尚其志,君亦赞成否?”

  “邵飘萍先生远走他乡,却仍不改坚持真理的坚定志向,这种精神值得我辈学习传承。”傅燕芳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邵飘萍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闻战士,因此这个展览很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展出了邵飘萍创办《京报》时用的桌布,正是展厅入口油画《辣手文章》上所呈现的那一块。这块桌布是祝文秀在京报馆失火时冒险抢出来的,由于保存完好,至今看上去绿意犹新。据悉,该展品由金华市博物馆收藏。为了更好地呈现这次展览,市博物馆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至开展,历时半年之久,为尽可能地搜集原件,或者复刻资料,参与人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多重亮点:打造红色文化阵地

  展厅入口处,是一面“东阳出报人”展柜,在印有东阳人五大特质“勤勇韧能义”的背景墙上,张贴着蔡汝霖、马文车、邵飘萍等东阳籍报人的照片及简介,一代又一代的东阳有志报人在他们的时代里,用自己的智慧与生命书写了充满热血与信念的爱国篇章。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也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交际圈广泛。”傅燕芳说,本次展览特别打造了邵飘萍“朋友圈”,涵盖同窗同仁、学生、入党介绍人、友人,可见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面孔,以吸引群众更快地了解邵飘萍。

  乱世中的《京报》既是邵飘萍执鞭立言的堡垒,更是制造进步舆论的阵地。在展厅的中心,复刻了“京报馆”大门,站在门前,看着“魏染胡同30号”门牌,仿佛有了一种时空错位之感。

  临近展览结尾处,还设有一面“报刊亭”图片墙,张贴了10余张《京报副刊》。

  “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报刊亭”旁循环播放着三段资料影片,邵飘萍40年的人生,挥辣笔尽自己之天职,担道义平社会之不平,用生命诠释着“铁肩辣手”的新闻理念。

  展览结尾专设一面初心墙,上面满满地展示了观众们观展后的感悟,其中就有邵飘萍出生地紫溪村村委、邵飘萍任教过的杭州第十四中学203名党员、邵飘萍曾侄孙邵诚民等组织或个人的参观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双方跨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讲好革命故事,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东阳这片红色热土,涌现出一批批革命烈士,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傅燕芳表示,市博物馆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历史文化,形成以东阳籍先贤名人为重点的优势资源项目,打造红色展览体系和红色文化阵地。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