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短视频 

【红遍东阳】第十六期——团结就是力量:和美湖田正大步走来

2021-11-22 10:49:38 来源: 记者 朱榕贵 黄保平 胡媛 胡扬辉 卢玮


    9月10日,江北街道临江社区湖田小区一户人家,宾客满朋﹑喜气洋洋。原来这天,小区居民楼飞忠家乔迁之喜,亲朋好友们纷纷赶来庆贺。

从“散乱”到“和美”

    “以前,我们家特别穷,房子漏了没钱修,饭都吃不饱。”今年50岁的楼飞忠说,改革开放后,他开始“折腾”,干过建筑小工,卖过家电小商品,1988年时,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而如今,经过多年打拼,他家住上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的7层小洋楼,这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我们小区95%以上的人家都有新房住啦,这都归功于小区干部整作风﹑树形象﹑促和谐带来的团结文明新风尚。”楼飞忠的堂哥楼飞强面对小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娓娓道来,“2014年旧村改造,2015年建新房,现在一大半居民入住新房,并用来出租,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旧村改造带来的大变化。

    湖田小区位于东阳西北角,有560住户﹑1400人。走进湖田小区,犹如置身一座正在建设的大工地,一座座4层半的小楼整齐地耸立着,小楼边正进行管网施工,五纵五横的主路路基已基本完成,沥青路面浇注也提上了日程……

    湖田小区事物管理组组长陈宝良说,在旧村改造前,小区一半多房屋破旧,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建造年代久远的泥瓦房,道路弯曲不平,杂草丛生,排污不畅,卫生状况差。

    湖田小区旧村改造动议多年,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搁置。“过去,我们班子成员不团结,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湖田小区党支部书记陈加云坦言,江北街道领导曾多次召集小区干部谈心谈话。2014年,小区干部终于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推进旧村改造。当年3月20日开始签订拆迁协议,两天内签约率就达95%。

    为方便居民就近生活,湖田小区搭建了50余间临时安置房,安置75岁以上的村民。

    2015年1月,宅基地投标时,居民热情高涨,全部择基费收入高达1.7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反哺给居民建房,人口多的家庭可分三十多万元。

    旧村改造促进和谐。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湖田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新房林立,商贸兴盛,居民坐地生财。

    对小区的变化,今年75岁的小区居民陈光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认为,小区的变化“人和天时地利,缺一不可”,其中“人和”最关键。“干部团结一心是居民的福音。”他说。

从“货郎”到“房东”

    驱车沿着湖莲西街一路向西,进入湖田小区,道路两旁分布着许许多多的企业、店铺以及厂房,工商气息扑面而来。

    据陈加云介绍,湖田小区内仅规上企业,即当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含)的工业企业就有6家,全小区大大小小的经商户非常多。因为靠近义乌廿三里,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居民们从最初从事小百货生意,到逐步走向全国各省市,生意越做越大,生活条件也日渐富裕。

    居民陈章洪出生于1958年,18岁那年,他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开始挑起“货郎担”,做起了小百货生意。他回忆说,当年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从事这一行业,每逢开市的日子,廿三里市场热闹非凡。

“当时我们做的,正是鸡毛换糖的生意,经常在廿三里市场里配货、买卖。”陈章洪说,再后来,义乌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加大,廿三里的小型交易市场便逐渐没落了。但是,湖田小区居民的经商之路,却从此往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1980年,陈章洪去了湖南做生意;直到1986年,他才再次回到老家湖田村,并在义乌市场里继续发展百货生意。

    如今,湖田小区绝大多数人都在全国各地经商,或是从事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服装业、塑料包装业、箱包业等都发展得风生水起。“在江苏常熟的市场,光湖田人经营的摊位就有五六十户,生意做得很好。”陈章洪介绍说,所谓各尽其能,各显神通,湖田人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留下的经商传统,更在新形式新环境下,奋斗出了一片光明的小康生活。

旧村改造后,房租成了居民又一稳定收入源。

    小区内,至少有3000多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办厂,有的打工。于是,许多居民便将闲置的1至3层房用来出租,靠着收租金,居民们的生活得到大大提高。

    走进俞新荣的新家,窗明几净,现代化家具和电器应有尽有。俞新荣是名快递员,收入不高。早些年,他家3间破旧的红砖房,生活条件艰苦。在旧村改造的大力推动下,如今,他家建起7间5层的小洋房,1层到4层出租,年租金收入20多万,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他的小儿子现在读初中,大儿子在洛阳读研究生,妻子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的生活比蜜还要甜。

 

从“温饱”到“幸福”

    今年102岁的陈恒信和今年99岁的老伴蒋仙妹都是共产党,两位老人的幸福生活成为湖田小区居民的美谈。

    看到我们走来,陈恒信热情地招呼着说:“快来坐坐,喝杯茶。”

    面对镜头,陈恒信有模有样地打起拳来,精神爽朗,劲头十足。蒋仙妹腿脚有些不便,她扶着轮椅把手,轻轻活动着腿脚,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陈恒信女婿陈加林今年77岁。他告诉记者,两位老人90多岁时,还登过长城,爬过黄山。他说,逢年过节,小区干部就会带着礼品来看望岳父岳母,小区的老人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感到幸福的何止是老人。

    2015年,湖田小区自筹资金130万元,设立了“与爱同行”慈善基金会、天下同商发展基金会。基金会除设置了“感恩老人”专项外,还设立了“教育奖励”专项,专门奖励小区高中生、大学生。

    去年,陈大婶生了重症,小区干部上门看望她,不断鼓励她,并给她送来1万元慰问金,这让她心里特别温暖和感动。在抗争病魔的同时,她也鼓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小陈今年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获得2万元慈善基金,让一家人感受了湖田小区的温暖和慈善“雪中送炭”般的真情。

    据统计,自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共有30多名患有疾病或特殊情况的居民以及80多名学生感受了来处集体的关爱和帮助。

    在旧村改造中,湖田小区注重文化传承。小区修缮了乾隆年间的古厅,祠堂修缮工程也近尾声,停了多年的龙灯也将重新亮相。湖田小区还专门建立消防培训机制,成立了30人的消防队伍和30人的巡防队伍,并配备了专业设备,为居民平安保驾护航。

    在湖田小区中央地带,有一条S形渔溪穿过,南北走向。走近溪边,清澈的溪水中,浓密的水草缠绕摆动,两边是枝叶繁盛的老樟树和柳树,一幅原生态美景。

渔溪见证着湖田的过去、现在,也将见证着湖田的未来。

    “小区建设重点将从旧村改造逐步转向美丽乡村建设。”陈加云说,渔溪改造、两个广场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小区后山还有两个水库,小溪、水库将作为整体统筹规划。届时,溪两岸、水库边将形成贯通的健身绿道。

    一个和谐美丽的湖田正大步走来。

 

一块染红的石板

揭秘地下党员的尘封往事

 

    据《中共东阳党史》记载,1949年4月,东磐支队和路南六支九大队联合攻打磐安县城,这是共产党在金华地区攻下的第一座县城,震动了四邻各县。从那以后,磐安县西部和东阳南乡都已成为游击根据地。

4月25日,东磐支队领导决定以七大队义乌中队为基础,组建东磐支队第九大队(又称义乌九支九大),大队长吴非、教导员陈子丹。即日,部队回到东(阳)义(乌)边区,在东阳的白云、亭塘,义乌的平畴、廿三里、华溪一带狙击南逃的国民党军队,向国民党反动武装发动政治军事攻势。

    4月底,共产党员卢芳(柯梧)通过吴文舟,从东磐办事处主任陈心发处接来“九支九大”番号,于5月初,在湖田村组建东磐支队第九大队(又称东阳九支九大),大队长何正鸿,教导员卢芳,下辖3个中队1个文工队,共100余人。

    日前,记者一行五人走进湖田小区,探访这个曾见证了东磐支队第九大队组建的小区。然而,居民告诉我们,对于东磐支队第九大队成立的往事,小区里已经鲜有人知。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里却发生过另一件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地下党员事件。

    1949年东阳解放前夕,王户口王裕先、白云骆村卢芳、湖田陈月华是当地众所周知的地下党员。“陈月华的本名是陈志尧,是个个性倔强、心直口快的人,我是在后来几年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在地下党中使用的姓名。”75岁的村民陈光林回忆说。

    据陈光林口述,陈月华、王裕先、卢芳三人几经周折加入了地下党,与义乌、诸暨、磐安的共产党游击队三五支队联系上,并组织了一批人参加了共产党的地方游击队。

    1949年5月,陈月华从江苏高邮返回东阳,住在湖田的堂兄弟家。期间,陈月华得罪了地方豪强。

    1950年6月的一天,陈月华的堂叔陈恒荣发现家里有陌生人窥探,就将长矛、大锣、石灰包等放在床边,并提醒陈月华加强防备,万一发生意外,可鸣锣救人。到了晚上,陈月华果然遭遇偷袭,他身形矫健躲开了凶手的砍刀,但在逃跑过程中不慎进入死胡同,被持枪土匪一枪击中。不一会儿四处锣声大作,喊声四起,四五个凶手仓皇逃跑,解放军及时赶到,但陈月华已经气绝身亡。

    “我当时年仅六岁,但那天晚上锣声大作的画面我还有印象。第二天,陈月华的亲戚将他抬回放在一块石板上清洗血迹,我还亲眼看到了。”陈光林说,许多年前,因为房子拆迁,那块石板已经遗失了,但地下党员陈月华的故事,却在湖田口耳相传。

    时至今日,湖田小区一改旧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新貌。在如火如荼的村庄建设中,祠堂重新翻建,现代化民居也经租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为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或许,共产党员陈月华的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被淡忘,但其英勇无畏、积极向上的精神却永远烙印在湖田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