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短视频 

野外踏春 谨防蜱虫叮咬

2021-11-22 10:51:04 来源: 记者 杜倩 通讯员 陈康

     

  3月25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前往东阳江镇野外捕捉蜱虫,监测该地区的蜱虫密度,并将捕捉回去的蜱虫进行分类检测。

  “这个地方出现过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感染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金志朝告诉记者,“现在正值春季,是蜱虫活动的高峰时节,市民出行野外很容易被蜱虫叮咬。”

  据了解,蜱虫俗称狗豆子、草爬子,体型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大小从芝麻粒大到米粒不等,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且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春季和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早上太阳出来露水干后或下午5-6点阳光不太强的时候较活跃。蜱虫能够传播多种疾病,常见的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莱姆病、森林脑炎、Q热、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等等。

  金志朝告诉记者,近几年,我市出现因蜱虫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病例有7例,其中死亡3例。目前我市监测到的蜱种主要有:长角血蜱、中华硬蜱、全沟硬蜱、粒形硬蜱、血红扇头蜱、龟形花蜱。其中,长角血蜱是我市的优势蜱种,也正是传播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主要蜱种。

  数据显示,我市自2017年8月确诊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以来,每年都有病例报告,且死亡率较高,病例主要分布在东阳江、湖溪一带以及南马与永康交界处。从近两年蜱虫监测的情况来看,我市野外丘陵地带蜱虫分布较广泛,城区的博大公园、西山公园、南大门公园等公园的草丛也都有发现蜱虫。

  现下春光明媚,不少市民都会到野外踏春,应做好个人防护,谨防蜱虫叮咬。


  防止蜱传疾病的个人防护知识:

  1、进入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可穿长袖、长裤、长靴,不要穿凉鞋,可把长裤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着表面光滑、浅色的衣裤,蜱虫不容易附着并且易于查找。

  2、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3、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4、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5、市区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6、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责任编辑:李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