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文明创建丨用善意书写幸福人生 ——访浙江“文明家庭”吴兆震家庭
发表时间:2024-01-17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吴兆震,出生于1926年。1948年加入农工民主党,1949年至1984年先后在北麓(巍山)中学、东阳中学任教。1983年创办“东阳前进文化补习学校”,20年来向全国高校输送了上千名优秀学子。2010年设立“东阳市吴一公关爱妇女儿童专项基金”,帮助困难妇女儿童上百人次。吴兆震本人曾被评为“东阳市道德模范”“浙江好人”,吴兆震的家庭也先后获评“浙江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

教书育人守初心 蒙冤廿年志不移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用知识育良才。”在吴兆震看来,教书育人就是报效国家。1947年,吴兆震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东阳解放后,便选择回到家乡,前往北麓中学(现巍山中学)教书。不幸的是,仅仅工作了8年,吴兆震就被迫离开热爱的讲台。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昭雪,重新回归教育岗位,前往东阳中学执教。


尽管错失了20年时光,吴兆震却从未沉浸在遗憾中,而是选择用加倍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东阳中学执教期间,他担任了两届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班级高考升学率名列我市前茅。1981年、1982年,因工作出色,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真的是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了,除了吃饭、睡觉,别的时间在家里都看不到他。”吴兆震的小儿子吴小丰说,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也成了一名教师。

创办补校助学子 七千学生上大学

1983年,吴兆震从东阳中学离休,仍怀着一颗拳拳之心,想为教育事业继续作贡献。他看到许多高考落榜学生仍怀揣着“大学梦”,但苦于无处复习,心中十分焦急。在当时东阳县委统战部、宣传部以及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会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办起了东阳市前进文化补习学校。“那个时候考大学不容易,我办补习学校,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希望苦读的学生能有更好的出路。”吴兆震说。


学校开办之初,没有校舍,暂借当时城东大队闲置的养猪场;没有桌椅,向兄弟学校借旧桌椅使用;没有教师,聘用退休教师发挥余热。尽管硬件条件简陋,但吴兆震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凭借认真的教风、勤奋的学风、严谨的校风,学校得到广大高考落榜生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前进文化补习学校办学20年来,向全国高校输送了近7000名优秀学子。

热心公益不停歇 悉数捐出拆迁款

前进文化补习学校办校期间,吴兆震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社会做好事:为东阳中学捐建了“前进亭”,为市离退休教职工协会捐赠办公设施,捐助教育基金和关工委基金,捐助抗灾救灾、营造防风林等。前进文化补习学校停办后,吴兆震也没有停止公益的脚步。

2009年,我市启动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作为红椿巷拆迁户,吴兆震家族得到了85万元拆迁补助。当时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吴兆震却萌生了一个想法:向祖父吴一公学习,用这笔钱做公益。“不少人劝我留一部分,我拒绝了。家里收入能满足日常开支,这钱要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下定决心后,当时年过八旬的吴兆震来回奔波于金华、杭州、上海等地,与亲属协商,征得他们的同意。2010年,吴兆震代表其祖父吴一公家族的所有成员,将85万元悉数捐赠给市妇联,设立了“东阳市吴一公关爱妇女儿童专项基金”。截至目前,该专项基金共惠及困难妇女儿童526人,树立了捐资助学助困的良好风尚。

尽管如今吴兆震已年过九旬,但只要一说到公益慈善,依旧精神矍铄。他说,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继续为社会做点事、出点力。

夫妻同心育桃李 以身作则传家风

吴兆震夫妇在退(离休)前都是中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夫妻俩辛勤耕耘、敬业奉献,不仅收获了桃李芬芳,也建立起幸福和谐的家庭。夫妇俩育有三儿二女,他们时刻教导孩子们要保持坚强勇敢、乐观豁达、感恩社会、积极向善的心态。一走进吴兆震家中,便可看到客厅墙面上,用苍劲的大字写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十字家训。吴兆震介绍,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享受上应当知足,而在求知向善等精神追求上则应当永不知足;为人要有底线意识,对于应当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就坚决不碰。

日常生活中,吴兆震夫妇十分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两人生活简朴、不慕虚荣、提倡节约、用之有度,让子女们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在子女们眼里,吴兆震在生活中一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上更是兢兢业业、不知疲倦,是大家的好父亲、好表率。

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有所差异,但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一家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助人为乐,竭力为社会做好事,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赏和肯定。


【责任编辑: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