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罐是可回收垃圾,电灯泡是有害垃圾……”每天早上6点、下午5点,六石街道北后周村垃圾分类专职监督员卢伟忠都会准时出现在“两定四分”集中投放岗亭,一边帮助村民分拣投放,一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他的监督下,村民垃圾分类投放越来越娴熟。
北后周建有3处生活垃圾“两定四分”集中投放岗亭,分别配备了1名专职监督员和联系的志愿者、执法人员。走进古色古香的北后周,不论是主街还是小巷,都是干净整洁,即使多日不专门清扫,也很难在路面上看见明显的垃圾。前不久,我市入选2023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北后周村入选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一直以来,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强,都会积极配合。”村干部卢元红介绍说,该村十分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闭环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评比工作机制,并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营造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准确分类、定时投放”,这样的思想自觉已经在全体村民之间蔚然成风。在村民叶晓味的老屋内,厨房不大,整洁有序。她告诉记者,多年来坚持垃圾分类,已经养成一种生活习惯。过去,她会在厨房的垃圾桶内并排套入两只垃圾袋,一只装厨余垃圾,一只装其他垃圾。2023年初,儿媳妇给她买了壁挂式垃圾桶,切菜时产生的厨余垃圾可直接入桶,垃圾分类更加省心。“村庄环境卫生好,自己住着更舒服。如果连分类这么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到位,太难为情。”叶晓味笑着说。
去年以来,北后周村在垃圾分类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在村庄环境保洁方面平均年投入资金10多万元。3名保洁人员定期清扫,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广大群众开展义务大扫除,积极开展“清洁乡村”创建,成功获评市“清洁乡村”示范村。“垃圾分类‘两定四分’工作已经走上正轨,今年村里准备在原先长效管理机制基础上,与第三方清扫公司合作,启用路面清扫车,每周集中清扫1至2次,提升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的质效,打造更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卢元红说。
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