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事热点 

【中国蓝观察】为白鹭“让路” 只是浙江为保护生态做的一件“小事”

2023-04-17 10:49:37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余杭区仁和街道洛阳村东塘公园对面有一片树林,有一大群白鹭栖息其间。4月10日早上,树林里“闯”进了一台挖掘机,村委工作人员日常巡逻路过,发现树林间有大量的白鹭和鸟蛋,叫停了施工,上报了街道农办,农办又立马联系了专家。

白鹭所在的约25亩地,列入了洛阳村今年复耕计划。4月11日,鸟类专家、仁和街道和洛阳村委的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商量对策。“让施工单位先停工,为白鹭们的孵化让个路先。”仁和街道农办相关负责人最后表态。洛阳村的这片树林中,除了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以外,还有夜鹭、牛背鹭、喜鹊、八哥、灰头鹀、树鹨等鸟类。

经过与村民们的商讨,仁和街道和洛阳村委决定停工至7月份白鹭孵化期结束。“我们村委和村民商量之后,大家一致同意停下复耕工作,等度过鹭鸟繁育期后再动工。”洛阳村党委副书记仲祖华说,“八月前后还可以抢种一波小麦,复耕后也可以挽救一些损失。”

当被问及复耕会不会影响明年白鹭筑巢时,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鸟类项目负责人王翠回答说:“附近这样的林子有很多,明年鹭鸟可以就近选择别的地方,并不会造成无家可归的状况。”目前,洛阳村已经将鹭鸟繁育的这块土地用围栏圈起来,并召集了当地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地轮值在卡口,接力守护鹭鸟顺利长大,确保鹭群不被打扰到。

为白鹭“让路”

只是浙江生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多么温暖的故事,要知道村里原本计划在6月底完成省市非粮化整治,为白鹭“让路”势必会影响这项工程的进度,村民的土地流转租金也可能因此少收半年,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如果没有管理部门的支持、没有治理思维上的转变,为白鹭“让路”这件事恐怕很难落地。

这只是浙江生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从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可以得知,2022年,浙江实现了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生态环境满意度评价“两个全国第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大脑”建设试点省“两个全国唯一”

杭州千岛湖景区

在水环境方面,全省地表水国控和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分别达99.4%、97.6%,再创历史新高;空气质量方面,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持续领跑长三角;治废方面,11个设区市齐步入列国家“无废城市”百城名单。浙江还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设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首创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实现了该领域效果的定量跟踪、评估与反馈。

不仅如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浙江也是成绩斐然。该报告中明确提到,2022年浙江推进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累计发现新物种15种,记录物种1.2万余种,欧亚水獭、蕊被忍冬等一大批多年省内未见物种重现浙江大地,浙江湖州还被授予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

今年 在杭州余杭发现的全新鱼类物种——苕溪鱲(liè)

行为改变源于思维转变

生态保护早已成为浙江的大事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工业,只有多办工厂才能致富,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但长久以来的粗放式发展使我们有了大量的“生态欠账”,不光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浙江的村民们逐渐发现,不用进城打工,也不用忍受和排放巨大的工厂“做邻居”,同样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文旅经济实现“钱包鼓鼓”。在为白鹭“让路”这件事上,村民们的“一致赞成”也体现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浙江上下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不仅是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它已经成为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大事。

(综合浙江在线、橙柿互动等报道)


责任编辑:卢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