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东阳市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行动方案

2020-09-25 14:56:55 来源:东阳日报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形成富有东阳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以建设“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为目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走出一条彰显东阳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发展道路,在建设“重要窗口”的伟大实践中交出高分答卷。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提升、三年上台阶”工作要求,抓实行动计划,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功能布局提升、生态环境提升、人文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年打基础”:2020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总体设计,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谋划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两年有提升”:2021年,有序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着力补短板、强功能、显特色,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有实质成效。

  “三年上台阶”:2022年,全面完成城市品质提升阶段性任务,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形象实现大变样。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规划水平,引领城市科学发展

  1.坚持规划战略引领。坚持东阳特色、高点定位,以雄安新区为样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目标以及融入长三角、金义都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要求,依托东阳市浙中交通区位优势及优越的自然山水、影视文化条件,绘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市发展美好蓝图。

  2.深化城市总体设计。建立城市总体设计和重点区段城市设计层次体系,明确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和重点发展片区、通道和节点。提升东阳山水宜居城市空间品质和核心要素规划管控水平,完成蓝绿系统、建筑风貌、视线通廊、特色街道、社区生活圈等规划设计和管理导则。提炼创新城市风貌元素,将东阳人“勤勇韧能义”特质内涵融入城市规划。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东义同城化、东横一体化。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及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划分各功能片区及发展组团,统筹布局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功能完善。深化兴平西路TOD发展廊道、人民路山水城卷、东阳江滨江地区专项城市设计,精细化编制东阳老城规划设计,前瞻性研究江北地区规划结构。

  4.增强规划刚性约束。建立“城市设计+单元+街区控规+地块图则”的分层分离体系,妥善处理规划刚性和弹性关系。建立带城市设计、带工程方案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把规划意图落到实处。健全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规划审批体系,加强对建筑立面、高度、体量、开发空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开发等的管控。

  (二)提升建设水平,突出城市品质特色

  5.加快有机更新。采用拆除重建、拆整结合、综合整治等方式,分阶段实施重大区块的更新改造,建设城市新地标。综合采用“微更新”、零星改造、综合整治等方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6.打造未来社区。以高铁新城区块为核心,持续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打破村域范畴,鼓励实施连片整体改造异地置换,探索多种改造模式,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风貌,形成高标准未来社区样板。鼓励其他有条件的社区积极申报建设。

  7.加强功能补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补齐文明城市创建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重点围绕道路交通、空中蜘蛛网、城市空闲地、农贸市场、沿街立面、环卫设施、绿化提升、交通设施、文化设施、人居环境等10个方面开展整治提升,加强城市功能补缺,使城市环境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8.扮靓窗口形象。整治提升城区商圈、入城口、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重要窗口地区,系统梳理形态要素,丰富开放元素,形成一批亮点区域。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林荫大道和城市主题公园、主题社区等。充分利用闲置地块和村级留用地,打造一批以精品小游园和街头小绿地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小品。

  9.推进照明改造。编制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实施城区照明智能化、节能化改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照明水平。因地制宜实施主要街道、重要商业区、重点旅游区的景观照明。将歌山画水、精工善艺等文化融入城市亮化,打造城市夜景特色,展现城市风采。

  10.提升建设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体现“建筑之乡”特色。加强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的前期研究,以主体工程为龙头,协调推进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增强建设的整体性。加快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水平,积极培育绿色建材产业,推动绿色建材工程应用。

  11.增强建筑品质。提升城市建筑艺术品质,探索设计、施工、监理市场全面开放,切实加强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建立有利于选择高水平设计队伍和发掘优秀设计作品的评选机制,强化重要项目设计方案帮扶及审查机制。追求建筑艺术,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积极推动重要公共建筑、节点雕塑出精品,打造城市“名片”。

  (三)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12.推进市容市貌治理。深化开展在人行道和广场等非经营场所乱摆摊点、沿街店面出店经营乱摆放、道路施工乱围挡乱堆放、户外广告乱贴画乱设置以及垃圾污水乱扔乱倒等城市市容市貌顽疾的治理。在市区打造一批市容秩序示范精品街(路),狠抓重点部位的市容秩序整治工作,推动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13.推进城市精细管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目标,加强市政道路设施精细化管护和公厕改造提升及文明公厕创建;推进道路保洁机器换人,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环卫保洁和园林绿化市场化,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基础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4.推进城区违建整治。以创建“无违建市”为目标,按照“全面排查、突出重点、示范带头、应拆尽拆”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区涉安全隐患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和“无违建村(小区)”创建行动,拆除各类乱搭乱建,同时保持对新增违建的严查严控,减存量控增量,提升城市品位,推进东阳美丽“大花园”建设。

  15.实施全域垃圾分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两定四分”模式,完成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位建设,建成一批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整体布局一批垃圾综合分拣中心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分中心,加快垃圾焚烧项目和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成投运。

  16.着力提升工地管理。开展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外塑施工形象,内强施工品质。按照7个100%要求,重点对施工围挡、裸土覆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车辆清洗、渣土车密闭运输、暂不开发土地临时绿化等进行规范。全面打造“智慧工地”,实施在线监测设备的联网和运行,提升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

  17.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与阿里巴巴的深度战略合作,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构建城市大数据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环保、智安小区等建设,逐步形成部门协同、层级衔接、智慧高效、精准治理的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形成智能化、现代化、科技化的“城市大脑”。

  (四)提升交通水平,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18.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提升改造,打通城区29条断头路。对重要节点进行改造提升和优化交通组织方案,提升路网通行能力。以国省道为基础,建成环城快速过境道路,逐步实现货运交通外迁。挖掘停车潜力,通过城区空闲地综合改造、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实施车位共享、公共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等措施,进一步缓解车辆拥堵问题,提高市民出行便利度。

  19.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公交停靠站建设,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优化公交线路,统筹交通有效供给与需求管理,提升市民整体出行效率,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保持在20%左右,基本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公共电动车服务体系,倡导绿色出行。

  20.实行智慧交通管理。加大智能化系统投入,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等优化技术,以交通诱导、智能出行、应急指挥等为重点,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动态管理。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应用,提高信号灯联网率和配时水平。开展路面精细化管理,规范标志标线、信号设施、沿线出入口等,提升路网的通行效率。开展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在主要道路设置动态信息牌,引导车辆合理停放。

  (五)提升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色品质

  2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类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新建小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强化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老城区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道路提升改造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下转第8版)

  (上接第3版)

  22.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城区范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79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推进8个主城区小区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实现城区81个小区截污纳管工程全覆盖。推进重点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雅溪入江口、甘井东溪排放口、学士大桥下东中排放口治理。

  23.巩固创森创园成果。推进南山、北山生态休闲公园建设,打造“城市绿肺”;改造提升一批景观单一、乔木覆盖率不高的公园,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公园景观;新建香榧公园(大道),体现中国香榧之乡内涵。推进城市绿植改造,加强绿地管护,完善绿地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补植增植和“小老树”改造力度。

  (六)提升人文品位,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24.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民中心和江滨文化中心(文化馆)建设,完善江滨景观带文化设施和功能。规划建设新图书馆,规范和完善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居民住宅区,按规定、标准规划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实施“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结合地域特色探索建立合理、持效、均衡、科学的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投资政策。

  25.完善体育设施功能。深入推进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游泳馆)和望江体育公园建设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江滨景观带因地制宜植入体育项目场地。持续推进生态廊道绿道建设,打造一条满足市民亲水、观景兼具健身、游憩功能的两江休闲绿道。每年新建4个社区多功能场地和10个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完成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20个,提升运动场地设施设备。

  26.加强古建保护利用。加强对卢宅等历史文化街区、标志性古建筑群的保护,严格遵循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延续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的原则进行总体保护。通过对东阳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科学、系统地保护,合理利用好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保持东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风貌、整体格局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

  27.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基层文明创建,深入开展诚信建设、道德讲堂、好家风建设、善文化培育、志愿服务、文明传播、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群众性文明建设。在公交站(点)、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宣传,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加大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惩戒力度,推动《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地落实,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责任编辑:许琳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