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东阳新材料新器件产业平台创建方案

2020-09-27 16:01:12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打造富有东阳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是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在东阳的具体体现,是今后东阳发展的工作重点和抓手。根据东阳市相关会议精神,本报9月22日起陆续公布十大硬核成果实施方案,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凝聚社会各界对打造十大硬核成果的思想认同和广泛支持。读者朋友可关注“东阳发布”微信公众号,于9月21日至27日,在每篇硬核方案推文的下方发表意见建议。

  东阳新材料新器件产业平台创建方案

  一、发展目标与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2020-2025年)

  以东阳“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创建为契机,通过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空间开发整合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企业梯队优化工程、创新能力强基工程、投资融资服务工程、智慧园区推进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工程、高端人才引育工程、产城融合提升工程等十大专项工程,打造产业发达、产城融合、环境优美、活力创新的高能级新产业平台,并进一步引领东阳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心城区布局的不断完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优化。

  1.产业经济目标

  创造优越的投资创新环境,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集团)入驻平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新材料新器件为主导、兼顾建筑科技、生物医药、量子测量的技术领域中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技术领先、产业量级领跑的核心产业。至2025年,平台总产值突破500亿(继续冲刺在2028年培育期届满达到“千亿”产业目标)。

  2.产城融合目标

  高标准建设开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为进驻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加快高铁、公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全方位立体式交通条件的建设。加强其他公共性绿地、健身设施、娱乐配套等建设,打造和谐生产环境和宜居生活环境。

  3.生态发展目标

  通过平台内自然山水以及自身景观等的营造,创建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同时建设与自然山水、建筑空间和谐相融的现代化城市景观。构筑生态优美、景观宜人、设施齐全的高品质环境。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环保型企业等,保证新产业平台成为环境友好、绿色环保的品质生活示范区。

  4.社会效益目标

  促进社会人文环境多元化发展,以接轨国际先进理念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社会文明,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人才到东阳求职创业提供优质平台。开发更为集聚的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区,创造多元复合的和谐新城区。

  对标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指标体系,同时参考东阳经济开发区等建设规划方案进度,按照“目标设定、工作倒排、科学设计、计划分解”的原则,将2021年度、2022年度、2025年度(5年建设期)的具体目标细分,见下表:

1600913730328_5f6c0142159bb8109ea53449.png

  二、重点工作

  (一)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将招商引资放在平台建设的首要位置,大力推进标志性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强与世界500强、央(省)企、国内500强以及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对接,在确保当前正威铜业尽快投产的基础上,再重点引进18家十亿级别以上的产业核心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浙江省布局的高性能磁性材料项目落户产业平台;以更高姿态、更大诚意与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加强对接,筹划建设量子测量产业园;在物色医药化工产业国际国内龙头企业产业转移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与中国药科大学、上海医药设计院等医药优势院所的联系,营造优质环境承接科研产业化项目落地。

  (二)空间开发整合工程

  规划平台建设面积约12.25平方千米,其中东区(一到四期)为11.45平方千米,范围北至怀鲁集镇和北五路、南至白溪江、西至六石街道镇区、东至诸永高速;西区为0.8平方千米,范围北至北五路、南至明凯街、西至松岗西路、东至松岗路,区外有甬金高速、诸永高速、金甬铁路等高能级交通路网产业。2020年度重点完成平台一期340亩土地指标的征地工作,并做好相应拆迁安置工作,加快安置区和安置房的建设进度。妥善做好安息堂等墓地园区的土地征用、迁建以及新墓园建设等工作,做到基本满足平台一期规划用地需求。从2021年起初步开展平台二期、三期、四期的土地征用及空间整治工作,确保在2022年之前基本完成所有征地工作;力争在2021年度完成平台二期、三期的拆迁安置工作。

  (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首先,按照“适度超前、资源共享”原则,以主要功能区块为关键节点,提高技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以北五路、环城东路为城市快速路,以歌怀线、福东街、振兴东路为主干路,加速推进主干道路网络建设工程,争取在2021年完成平台主干路与区外高能级交通路网的对接,在2022年底之间基本形成平台内“三横两纵”的核心路网结构。其次,加快推进核心区供电、供热、供气等能源设施建设,在2021年底之前建设110V怀鲁变和110KV东扩变两所变电站,在2023年形成高效、可靠的天然气供气网络。

  (四)企业梯队优化工程

  首先,瞄准世界500强、央(省)企、国内500强以及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进1家百亿级别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其次,在确保正威铜业50亿投资项目落地开工的基础上,再引进或培育1家五十亿级别的重点企业,15家左右十亿级别的产业核心企业;再次,面向本地优势产业基础,招引或培育主导产业方向五亿级别企业20家左右,亿元级别企业50家左右;最后,通过在平台内部建立小微企业园等形式,招引培育产业链配套加工生产的中小型企业200家左右,贡献年产值约60亿元。最终形成符合相关文件标准要求的“121525”企业梯队(“121525”企业梯队具体指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2家、10亿元15家、5亿元20家、1亿元50家、其他中小型企业200家,共同形成500多亿元产值)优化结构。

  (五)创新能力强基工程

  首先,积极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支撑。在规划智慧水街区域高标准建设前沿新材料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速落实选址、资金、设备、人员等各项工作,争取在2023年之前形成稳定科研产出。其次,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规划科研水岸区域集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协助建设企业实验室,在2025年之前形成3-5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到2028年规模达到10家以上。第三,联合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针对平台产业发展导向,在2022年之前集中突破2-4项前沿材料技术,有效拓展平台产业链环节跨度。

  (六)投资融资服务工程

  在用好现有的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梦想天使基金等基金项目积极支持新产业平台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速成立总规模为2亿的“万亩千亿”平台专项基金,推动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非上市新材料企业发展。发挥好科技银行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人才企业,完善“奖、投、贷、保”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七)智慧园区推进工程

  充分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作用,构筑以区域宽带网络为依托的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平台。构建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搭建网络电商服务平台、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开发智慧化资产管理应用、企业一站式服务应用、城市级招商管理应用,为入驻企业及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服务。支持平台内企业加强网站、ERP等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数字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八)高端人才引育工程

  积极引进高端科技研发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高水平网络营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在规划生态绿廊的艺术家村落节点附近高标准建设人才集居地,包括多户型、不同面积的高档住宅以及可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以同时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以实用、有特色为宗旨,依托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等本土机构以及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培养产业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急需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7-10个,研究生实习基地3个,到2025年为平台内企业举办各类职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

  (九)公共服务配套工程

  首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平台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主要涉政业务的一地办结;布点4家社区服务站,加速“互联网+”审批普及,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下延伸;深化商事登记制度、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力争在2025年营商环境便利度达到100分,“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率在95%以上。其次,以平台为载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搭建由知识产权平台、标准孵化工程中心、新材料产业公共检测平台等构成的多元平台服务体系,力争在2025年之前形成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6家以上,2028年达到10家以上。

  (十)产城融合提升工程

  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在平台规划科创水岸附近建设民工子弟学校、全托制初级中学、全托型小学及实验幼儿园,确保就学需求基本在居住区内解决。规划在平台西侧建设1家综合性医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级配合理的医疗卫生网络。规划建设以居住分区、居住组团为基础的公共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设施配套体系。在科创水岸选址建设平台文体中心,结合生态优先绿廊、艺术家村落、公园、街头绿地、绿道等安排小型多样的运动休闲设施。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