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一样的粽子不一“Young”的传承

2021-06-09 10:42:48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韦敏航 徐帆

  年年岁岁“粽”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

  转眼又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等端午习俗正被淡化,但作为端午特有的美食——粽子依然很受欢迎,以至于年轻人把端午节笑称为“粽子节”。这种古老的美食被一代代传承,又被现代人的创意包裹出新的“内涵”,呈现出与传统不一样的生命力。

  “最美奶奶”比拼裹粽子

  在温馨过节中传承技艺

  “最美奶奶”包粽子比赛!近日,陆金龙火腿馆组织举办的这项活动,让卢宅非遗街区内每天都热闹非凡。

  创意比赛:享受和趣味并存

  “最美奶奶”包粽子比赛自6月3日开始,每天上午10点都会有一组10名奶奶参加比赛。

  比赛现场,奶奶们穿着特色图案土布制成的围裙和袖套,头围同款头巾,在限定时间比拼看谁裹的粽子数量多。

  今年83岁的卢宝翠家住卢宅附近,一听说举办包粽子比赛,她便过来报了名。“往年端午、过年都是自己动手包粽子,今年就想来和大家‘过过招’。”卢宝翠笑呵呵地说。为了考验奶奶们的“真本事”,比赛举办方也给她们增加了一点“小难度”,那就是包“迷你粽”。

  “用一张粽叶包成的小粽子,对手艺要求更高。”陆金龙火腿馆负责人说,评比的标准不仅仅看速度快慢,还包括粽子的外观是否漂亮、桌面整洁与否、摆盘是否精致,还有精神状态等。“我们想让每位参赛的奶奶都能享受比赛,充分展示自己的手艺。”

  比赛不仅吸引了奶奶们参与,还出现了爷爷级选手。他穿戴同样的“行头”,一双有力的大手包裹起“迷你粽”来相当灵巧,一看就是个“练家子”,成了当天比赛中的“流量明星”。

  最终,卢宝翠在20分钟内包了17只粽子,取得了当天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一辈子都没得过什么奖,这次能有名次太惊喜了。”欣喜万分的她表示,回家后会叫邻居们也来参加,共同参与。

  传统节日:让老人过得更开心

  “有一天回家,我看到我婆婆坐在床上发呆,双眼无光。”陆金龙火腿馆负责人说。谈及举办这次“最美奶奶”包粽子比赛的初衷,她表示,就是想减轻奶奶们的孤独感,让她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获得成就和满足。

  事实证明,奶奶们也确实想“找点事做”。“那天我刚在微信发布了报名信息,半小时不到就有五六十人来报名。”该负责人说,报名的基本都在55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经87岁,她们都很积极。

  比赛结束后,每位奶奶都可以当场带4只粽子回家,同时每天都会发放100只煮好的熟粽子,奶奶们可以下午再来取走。此外,火腿馆还请每一位参赛的奶奶吃一碗火腿长寿面,寓意长寿安康。

  在现场,火腿馆还安排了专人拍照,记录下奶奶们的比赛风采。奶奶们落落大方,面对镜头更是笑容满面,毫不怯场。“看着这些照片,我能感受到她们由衷的快乐。”该负责人说,比赛结束后,她计划将这些照片洗成10寸照并悬挂在馆内,向大家展示这些美好的瞬间。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共享安康的日子。“我希望这个节日,奶奶们能过得更开心、更有尊严一些。”该负责人说,也希望年轻人可以趁着假日,回家多陪陪老人。

  文化传承:火腿与粽子的结合

  历史上素有“中华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的美誉。但随着大众饮食结构日益丰富,火腿消费迫切需要创新推广。陆金龙火腿馆主营火腿面、火腿炒饭等火腿特色食品。今年端午节前夕推出的火腿粽,就是对火腿美食的一种创新。

  “火腿是东阳特色,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发酵火腿可以生吃。”陆金龙火腿馆负责人说,“我们希望东阳人都能够了解火腿文化。将火腿与粽子结合,让两种文化碰撞,火腿制作需要专业传承,而包粽子这项技能,学起来其实并不难。”

  “我奶奶那一辈,粽子几乎是人人都会包。”该负责人说。如今,会包粽子的年轻人却少之又少。每逢端午节,超市商店里都会出售粽子,口味多样,这些粽子多为机器包裹、烹煮、包装,看似把人们从烦琐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其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粽子,这样温馨的气氛才是端午该有的节日要义。

  为了传承包粽子的技艺,6月12日至14日,陆金龙火腿馆还将举办学包粽子活动,每天招募80组亲子来馆里学习包粽子,在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学习更多传统文化。可以说,吃粽子真正的乐趣,有一半已提前兑现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而把文化传承下去,更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这家小店开了二十多年

  一只粽裹进两代人的传承

  端午节前后,裹粽子是虎鹿镇蔡宅村的重头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为制作粽子而忙碌,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有老妇人单枪匹马包粽子,也有全家上阵一起裹粽子。这类传统家常手艺,大多数人是跟着母亲学的,今年74岁的蔡宝娜也不例外。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粽子不像如今这般日常,那时的粽子更具礼仪节令气质,只有在端午节和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才能吃到。“以前大年初二,妈妈就会挑着满满两大担粽子和礼品去拜年,不管多远都会将心意和祝福送到。”蔡宝娜说,经常是挑去两担,挑回来四担,亲情就在这一来一去中愈加深厚浓烈,她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这门手艺。

  后来,凭借着这项指尖技艺,蔡宝娜在蔡宅开了一家小吃店,主要卖粽子和烧饼,附带些麦角、油条。因好吃又实惠,小店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每当包粽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女儿朱生芳就会来帮忙。在母亲的指导下,朱生芳包粽子的手艺日渐娴熟起来,卷粽叶、装糯米、裹粽叶、缠粽线……动作一气呵成,一个个诱人的粽子在她的巧手下诞生。

  渐渐地,许多记忆中的老味道,在小吃店的灶台上得以流传,一起传承下来的,还有母亲对待传统美食的认真与专注。

  朱生芳介绍,她和母亲历来包的都是四角粽,因为四角粽能裹更多馅料,当早餐一个就管饱。糯米浸泡好后,只用盐调味,上好的带皮五花肉,一定要肥瘦相间,放点盐、生姜腌制一两天,使之入味。包粽子当天,她早早起床,先去自家菜园里采一篮新鲜的箬叶,用翠绿的箬叶包裹雪白的糯米和深红的猪肉,在清新的粽香中开启一天的忙碌生活。

  二十多年来,独特的手工粽让朱生芳拥有了一批嘴尖的老饕食客,许多外地顾客常常慕名前来买粽子。当被问起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吃她包的粽子时,朱生芳笑了笑:“没有什么秘方,就是新鲜实惠、原汁原味。”一只传承了二十多年的粽子,从来就不止好吃这么简单。

  依靠这家小店,朱生芳养育了两个孩子。对于现在的生活,她很满足,虽然自家的手工粽生意不错,但她并没有做大做强的想法,只想和母亲一起守着这一亩三分地,用最原始的滋味带给现代人最纯粹的美食体验。

  向母亲偷学包粽子

  “偷”来的手艺藏着挚爱

  端午节的到来意味着酷夏正式来临,这是一个“高温”传统节日,却也是最温暖的节日之一。提前两个月,南马镇瑶仪村的张华菊就开启了“白天包粽、晚上煮粽”的忙碌模式。

  “我家私房粽店已经经营了十多年,前几年我从婆婆手中接过做粽子的生意,每年端午节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00多个。”张华菊今年42岁,是瑶仪村最年轻的粽子专业户。

  这段时间,张华菊的微信响个不停,一本老旧的记事簿上又新增了上百条订单,其中不乏杭州、上海的顾客。为了按时交货,她每天凌晨4点钟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一直忙到很晚,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虽是从婆婆手中继承了粽子店,但我包粽子的手艺是七八岁时从母亲那里‘偷学’来的。”张华菊回忆,那时一年到头,粽子出现在普通人家餐桌上的次数也就一两次,粽叶、糯米、馅料就连粽线都很珍贵,母亲觉得教小孩裹粽子会浪费食材,不舍得,便不肯教她。

  母亲越不肯教,张华菊就越想学。每次村里有人家办酒席时,母亲总是免费去帮忙裹粽子。趁着母亲忙、无暇分心,张华菊就在一旁学母亲裹粽子的手法,然后偷偷拿走几片粽叶,跑到屋外,用捡来的小石子当粽子馅,学着母亲的样子一遍遍反复练习,包了拆,拆了又包。“母亲一直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学会裹粽子的。”张华菊说,小时候因好奇学会的手艺,没想到长大后还能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张华菊裹的粽子是东阳传统的灰汁粽,选用香糯米,加入自制灰水,使糯米呈现微黄色,吃起来更香。粽子的调味配方是她独有的,没人能完全效仿,全凭她经验积累和调整。但是也能个性化定制,例如,传统的馅料肥肉多,可根据客人需要改为瘦肉,粽子大小也能根据需求调整,馅料主要分为肉、豆沙、蜜枣、蛋黄。

  粽子要做得好吃,除了米和馅料调配得当,裹粽手艺有保证外,还要靠另一个辛苦却非常重要的环节——煮粽子。

  张华菊介绍,她家粽子都是用煤炉煮出来的,水烧开后放入当天裹好的粽子,一桶最多可煮170个粽子,中途还要加一次水。前一天晚上7点开始煮,煮7个小时左右,火灭后,让粽子在桶里焖两小时,焖出浓郁的稻谷芬芳。第二天早上起床时,粽子的味道刚刚好。

  “其实裹粽子的食材常见易得,也没有什么高深技巧,做久了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秘方’。”张华菊说,火候的老嫩,味道的浓淡,各家各户,千差万别。相对于技巧,倾注其中的心意才最值得回味。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