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明代“食疗王”卢和与《食物本草》

2021-08-18 09:06:02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它是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书,更是明代太医院珍藏不示的养生秘籍。它一直被国家图书馆珍藏,近年来又再度被出版,它就是明代医书《食物本草》,其作者是东阳人卢和——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有一个片段:妙玉私下请黛玉、宝钗和宝玉品茶,招待他们的煮茶水,被黛玉误认为“旧年的雨水”。妙玉一下就怒了,告诉他们说,这可不是雨水,而是“收的梅花上的雪”,还强调“如果是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么轻浮”。

  从梅花花瓣上取水,并非妙玉自创,而是古书早有记载的“梅雨水”。

  这本古书,就是明代太医院珍藏的《食物本草》。上面记载:“梅雨水,洗癣疥,灭瘢痕。入酱令易熟,沾衣煎令稠,食之延年不饥,以之造酒,名秋露白,味最香冽。”意谓这种水可以去癣除疤,养颜美容;还是酿酱、造酒的好原料。

  《食物本草》的作者是明代东阳人卢和。近期,国家博物馆以馆藏的《食物本草》为底本,携手北京联合出版集团,还原再造,面向全球独家出版《食物本草图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更多人见识明代紫禁城的养生秘籍。

  父亲早逝,毅然弃儒学医

  翻开《雅溪卢氏家乘》,卢和的身世清晰可辨。卢和,字廉夫,号易庵。生于明正统庚申年(1440),系雅溪卢氏第15世孙,排行礼三;卒于明正德乙亥年(1515)。

  家乘中的行状记载,卢和人品甚高,性情豪宕不羁,“少游南都,与鲁都谏诸公,同从罗公崇岳习举子业”。年少时,卢和求学于南京,与有志于科考功名的一帮学子,受教于罗崇岳。

  罗崇岳为江西吉安人,却冒籍河北香河县,于1453年参加顺天乡试,拔得头筹,获得头名。但很快就因冒籍应试而被揭发,被剥夺了举子身份。罗崇岳于是回到原籍,再次应考,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参加殿试。殿试取前100名,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一甲,其余97名二甲赐同进士出身,俗称进士。罗排名第四,后官拜兵部郎中。

  潜心儒学的卢和“为文尚理致,充然有得”,照此发展,中举大有可能,完全可以改写其祖父卢章、父亲卢洙没有功名、“隐德勿耀”的家史。但是,卢和的人生突然转向,“寻厌科举,遨游四方,周览其胜,以大所见闻”。这位前途似锦的少年,却在中途放弃学业,选择成为“驴友”或者说是“漂一族”。

  “如果不是父亲被庸医所误导致早逝,卢和也不会弃儒学医。”卢宅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卢启源说,卢和10岁时,父亲卢洙染上痢疾,上吐下泻,被庸医误治而亡,年仅30多岁。

  家乘中卢和的行状由其子卢煦所写,他提到:“以先大父(即卢洙)为医误,早世。痛自愤激,乃旁通内难,穷极指归,由是医道闻于海内,余润所及,全活者甚众。”父亲的突然去世,让卢和从游山玩水的生活模式中惊醒,发愤研习医道,从“漂一族”转为医生,并靠着精湛的医技救活了许多人。

  “卢和以医道闻于海内,在当时的条件下,注定了他要有起点较高的平台,还要有卓越的学术成果。”卢启源说,这个平台就是太医院,学术成果就是一系列医书,包括《食物本草》。

  叔侄联手,共纂医学著作

  卢和为世所称道的医学著作有4部,分别是《丹溪纂要》《丹溪先生治法心要》《食物本草》《儒门本草》。其中《丹溪纂要》由卢和与叔父卢涛一起纂集。该书于明代成化十二年重刻,共2卷,善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卢涛字安泽,又字本源,号约斋。生于明正统丁巳年(1437),卒于明弘治辛酉年(1501)。他与卢和名为叔侄,其实只比卢和年长3岁。卢涛年少时,见多了士子习举子业,从童稚学到白首,却不谙世事,茫然喑哑,因此并不热衷此道。家乘记载,卢涛“为人笃行天性,初就塾师,句读鲁论,余力学文句,诣塾师解,解不当心,师无以难。稍就经学,亦如是,既而厌弃一切时艺”。为人天真烂漫的他,就读于家塾时,向老师请教《论语》,但老师的解读并不得要领。后来读六经,又碰到类似情况。想到为人师者学术水平不过如此,纯为应考而授八股文作法,导致所学不能经世致用,他就放弃了科举之道。

  卢涛幼年即失去父亲,对母亲格外孝敬。后来母亲患病,卧床不起8年多,卢涛延医调治,亲奉汤药,每天记录母亲服用药物后的反应。某日母亲病急,医生开取古代奇方,需要以动物粪便入药。卢涛就先试喝,喝后感觉药性正确,才进药给母亲。卢母喝后居然痊愈。日积月累,卢涛写成了《尝药录》。

  共同的爱好,让这对叔侄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结伴而行。相较于卢涛以母亲为“试验对象”,在侍母疾中亲尝汤药、观察药效的“自学成才”不同,卢和跟随太医章溍济学医,精研名医朱丹溪医学理论,汲取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滋阴派”理论,主张补阴为主,滋阴降火;同时吸收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的“寒凉派”医理,认为引起人体寒热变化而致病的原因是“火”,主张灵活用药,因病制方,反对滥用辛热香燥药物。

  强调食养,撰写《食物本草》

  卢和一生重视食养,他和妻子俞玉崇尚勤俭,不喜奢靡。身为医生,他深知“是药三分毒”,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良药,因此提倡遵循食物的药理作用,科学饮食。在《食物本草后序》中如此说:“盖饮食之于人,有利害相半而不可概食者,有性相反恶而不可并食者,皆是不容以不知也。”在卢和看来,食物的搭配和药物的配伍同理,有些食物搭配一起食用,反而会损害健康。他写这本书就是让大家“知而择焉,其欲日用,岂曰小补之哉”,让大家正确选择食物,起到调理身体、增益健康的作用。

  “前几年,我们编纂卢宅历史文萃,辑录了明代一乐堂刊行的《食物本草》。”卢启源说,《食物本草》在明代就多次重印再版,这本书的后序里清晰说明,此书于1570年再次出版发行,由南京的“后泉书室”承担。目前,他们只发现由卢和撰写的《食物本草》有4卷,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8类。虽然后世陆续有人续写改写,但雍正年间所编的《浙江通志》引《本草纲目》所言,指出《食物本草》的作者为卢和,“廉夫取本草之系于食品者,编为《食物本草》。”

  网络上很多帖子说卢和是“太医”。卢启源说,他们查遍了家谱,未发现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卢和撰写了《食物本草》后,被太医院收藏而误传。

  那么,《食物本草》又是如何传入太医院的呢?一则可能是他从教于太医章溍济所致,一则应与他的从医声誉有关。

  家谱记载,卢和交游广泛,精通物性。“尝游姚江,见海塘高仅寻丈,叹曰,一旦海啸,居民其皆鱼乎?父老闻者,莫不嗤笑。后正德壬申秋,海水忽暴涌,溺死者数万人,卒如其言。”他在余姚时敏感地发现当地海塘堤坝过低,发生海啸时易致灾。后果然应验。而在家乡,他又发明了防火的“马头墙”,成为江南马头墙的创始者。卢煦记载:“初邑人患火,先君修砖墙于厅事,得免于患者耳。是以人争效之,延及旁邑,实惟先君始也。”这一记载比徽州的“马头墙”要早数百年。因为这两件事,卢和“交游之士,遍于海内,所至名公巨卿,无不折节下之,白衣中前此所未有也”。正是这些知名的王公巨卿,成为他的“代言人”,为他广而告之,《食物本草》才得以进入皇宫大内并屡得应验。而从“白衣”之说也可以发现,卢和一生都未有功名,以此身份而获此殊荣,实为难能可贵。直到他去世后,以其子卢煦的政绩,而获敕赠“承德郎”“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署员外郎”的封号。

  鲜为人知的是,卢和不仅以善医闻名,还很有政治头脑。他曾上书当时的东阳县令缪樗《论时弊》,洋洋洒洒达6000字,提出了量土地、均赋役、禁盛畜婢、革奸吏、急救荒、兴水利、正风俗、听讼先乎其大、尊礼耆贤、检例以附律、崇丹溪医学、革永宁巡检司、宽征科等多项建议,大多被采纳施行,特别是量土地的建议,成效显著,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近年来,各种版本的《食物本草》频繁现世,屡屡刊行。时间是最公正的检验者,卢和将一生绝学固于楮墨,穿越500多年而效力不减,让人间烟火既抚慰人心,更滋养精神。

  国家博物馆以馆藏的《食物本草》为底本,携手北京联合出版集团出版的《食物本草图谱》。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