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融媒时评丨不忘家乡恩

2021-08-23 09:32:06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始发站:东阳。到达站:全国各地高校。

  这几天,东阳的准大学生们都忙着准备行囊,陆续踏上奔赴象牙塔的旅途,拥抱全新的诗和远方。与此同时,我市各地的民间奖学基金陆续发放,大手笔奖励优秀学子。像南马镇花园村就为考上硕士研究生和一段重点大学的19名优秀学子,发放了每人5000元的奖学金。

  此举既是东阳尊师重教传统的历史延续,也是东阳为高质量发展筑好人才池的创新举措,旨在勉励优秀学子不忘家乡恩,在奔向诗和远方的同时,不忘常回家看看,亲近梦想的起点。

  “跳出糠箩进米箩,脱下草鞋穿皮鞋”,从20世纪80年代起,东阳学子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高考上线人数几乎每年都名列全省前茅,且不断刷新纪录。然而,“送出去一列火车,回来一节火车皮”,东阳通过高考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自愿回到家乡工作的优秀学子却少之又少,产出与回报严重不对等。随着东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平台不断拓展,对人才的层次与数量需求都在井喷。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改革推进,制造业转向“智造”业,高科技人才供不应求。就在几天前,我市磁材行业的一家“隐形巨人”企业遍发招贤帖,高薪招聘专业对口的硕士研究生。尽管市委、市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张榜招贤”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但许多企业仍觉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横店集团、中天集团等未雨绸缪,大胆引智,到名校延揽人才。如此种种,足以证明东阳“抢才大战”已成常态。

  从“抢人”到“抢才”,折射的是东阳发展赛道已变、战略格局已变、思维理念已变。而所“抢”之才多为东阳籍人才,“抢才”时机前移到准大学生入学之际,此举更是深谋远虑。这不仅仅是因为东阳籍人才素质过硬,东阳人耕读传家、晴耕雨读的传统,东阳人“勤勇韧能义”的精神特质,东阳人“霉干菜博士”的特色“产品”,都让东阳人在求学时特别能发奋苦读,在工作时特别能开拓进取,智识禀赋优越;更是因为东阳人有深厚的爱乡情结,有浓烈的反哺情怀,有高洁的报恩情操。如果在他们离开家乡开启大学生活之际,强化他们的爱乡意识,激励他们学成之后回乡发展,则东阳未来的人才战略可事半功倍。

  宁要家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这是安土重迁时代的观念,于今而言已换内涵,人才在家乡发展,借助天时地利人和,黄土也能变成金。何况如今的东阳发展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吸引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才,但整体而言还是人才“洼地”,尤其是高端人才储量偏少,外地高端人才难引进,引进了难久留。市委、市政府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不断出台人才优惠政策,以期形成“虹吸效应”,首要的就是激发东阳籍学子的爱乡情愫,让其回乡效力。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只要不忘家乡恩,耕耘于家乡热土,亦能收获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