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打破发展桎梏 赋能乡村振兴 “飞地”抱团为共同富裕“造血”

2021-09-18 09:38:11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蒋昊非

   “过去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土地承包等方式,年收入仅3万元左右。自2019年起,我们村陆续投资35万元,参加了3个‘飞地’抱团项目,如今每年有15万元的分红。”昨日,虎鹿镇葛宅村党支部书记葛煊炜说,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后,村里陆续开展了系列提升改造项目,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还新建了居家养老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葛宅村的变化是我市探索“飞地”抱团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平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我市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部分村集体的账面却捉襟见肘,努力发展集体经济成为许多村庄的共识。然而各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的村位置偏僻,缺乏增收渠道,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困难。”市消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为破除经济薄弱村区位条件先天不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外部投资吸引力较弱等困境,我市开展了“市镇统筹、跨村联建、收益归村”的“飞地”抱团项目模式,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

  “飞地”抱团指依托基础好、有前景的园区、开发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平台,由市、镇统一建设或投资优质项目,引导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自筹资金、腾退“低散乱”建设用地折价等方式入股,实现资源资金异地增值。这一方式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单村补助”改为增加“造血”能力的“项目补助”,并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按一定比例每年给予投资村分红补贴,成为我市提升村庄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上卢农房集聚区、北江农垦场改造提升、市世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砂场项目等市、镇“飞地”抱团项目20个,总投资2.49亿元,统筹村数292个,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0多万元。

  北江农垦场改造项目位于歌山镇,曾是歌山的地标,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江农垦场成了低小散企业的集聚区,也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为了让低效用地发挥更大价值,2013年,我市启动北江农垦场提升改造项目,并计划利用这一平台带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该项目总投资额4000万元,除省财政项目资金2500万元之外,我市还筛选出75个经济薄弱村,每村筹集20万元,共筹得1500万元参与入股。从2019年开始,出资的每个村每年可享受5万元的分红。

  将“输血”变为“造血”,我市通过“飞地”抱团有效赋能乡村振兴,所有行政村完成消薄任务。今年1-8月,我市3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38亿元,经营性收入达2.67亿元,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居金华市前列。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谋划8个市级“飞地”抱团项目。各镇乡街道也将进一步有效利用国有、集体的资产、资源,实施更多镇级“飞地”抱团项目。计划到今年底,全市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5%以上,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