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卢宅网“红”树 背后有故事

2021-12-01 10:56:47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位于城区卢宅非遗街区内的那棵三角枫,在这个深秋忽然走红。

  这是一棵孤独的树,孤零零地立于非遗广场边上;这又是一棵高傲的树,周边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都是它的背景板;这还是一棵美丽的树,灼灼红叶红得热烈红得透彻,像一支火炬。

W020211129373277277642.jpg

  这棵树为什么会在这里?它所在的这片土地上又曾发生过什么故事?

  这里曾经是显赫的“世进士第”

  非遗广场由卢宅“世进士第”建筑群的后两进废墟改造而成。至今,这座建筑还遗留着“世进士第”门坊和忠孝堂。

W020211130481632112275_600.jpg

  进士第是中国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世进士第,是指父子相继为进士。“这座宅第的主人卢洪春于明万历五年(1577)考举进士,他的父亲卢仲佃则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的进士,父子两代都是进士,所以有世进士第的美誉。”市卢宅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卢启源说,历史上的“世进士第”共有三进建筑:第一进是门坊,也就是牌坊式的大门,门额上嵌着“世进士第”四字,是明代万历年间,钦差浙江巡按御史方元彦为卢洪春所立;第二进是忠孝堂,又称玉瓒堂,是整组建筑的核心;第三进是后堂“通天楼”,仅见于家谱宅里图。20世纪50年代土改后,忠孝堂部分为集体所用,部分为民居。卢宅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后,忠孝堂得到保护,居民全部迁出,正厅得到修缮,后堂未予恢复,现为非遗广场。

  卢洪春属于卢宅卢楷族支太和堂一房。太和堂一房是雅溪卢氏的闪亮明珠,涌现了祖孙科甲、父子进士、兄弟元魁等佳话。这一家人“生无媚骨”“夙负忠肝”,留下了建言廷杖、抗节死忠等史迹。卢楷是解元,其孙卢仲佃、曾孙卢洪春都是进士,所以是“祖孙科甲”;卢仲佃与卢洪春是“父子进士”;卢楷与卢格是兄弟,卢格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因此是“兄弟元魁”。

  这里走出了父子俩忠直名臣

  熟读大明王朝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万历朝那几起离奇的重案: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些案件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女人——郑贵妃。

  毋庸置疑,这是当时大明帝国最有权势的女性。卢洪春却与她“杠”上了。

  万历十四年(1586),为了证明对郑贵妃的“爱情”,明神宗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为册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作铺垫。这时,耿直的卢洪春站出来,上了一道《请并封恭妃疏》(又称《请议封建储疏》),请求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之母王恭妃也为皇贵妃,并遵长幼之序,立皇长子为太子,以固国本。

  明朝立国两百多年来,立储均立长立嫡,“祖宗成法不可废”。面对群情攘攘,明神宗停止再议立储之事,但直到几年后才册立王恭妃为皇贵妃。对于这位冒死上疏的臣子,明神宗当时虽然生气但并未降罪。

  卢洪春(1544-1619),字思仁,号东麓,又号东白,时任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他考中进士后先授南直隶宁国府旌德知县,因政绩卓著而升迁礼部。

  同年,耽溺于声色的明神宗身体不佳,久不临朝,就连神圣的太庙祭祀之事也派遣官员代替。当年十月初七,卢洪春又“不避斧钺之诛”,上了一道《遣官代祭疏》,犯颜直谏。略通医道的他还从明神宗的形貌上窥出其气血两虚,乃生活失于检点、缺乏慎养而引起,于是在疏中指出“礼莫重于祭,疾莫重于虚”,劝谏皇帝注意检点,饬躬践行,勤政爱民。明神宗龙颜大怒,传旨令卢洪春在午门前领杖六十,革职为民,永不叙用。落下终身残疾的卢洪春黯然回归故里,在这座宅第里终老一生。

  卢洪春著有《理要》《性理明诠》《医学须知》《时务论》等。在《时务论》里他指出当时社会有三大危害:宦官之祸、北疆马市、一条鞭法。尤其针对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他指出有“十不便”。虽然无法改变现状,但在任上他仍努力采取措施,均徭薄赋,保护百姓,受到称颂。

  卢洪春的这种耿直基因,还真是“天生”的。他的父亲卢仲佃(1520-1587),字汝田,号怀莘,在福建晋江知县任上时,免除苛捐杂税,深受百姓拥戴。当时福建沿海倭患严重,卢仲佃拆除废弃的寺庙和桥梁,用于加固城墙。后来,吏部周姓官员因其子杀人被卢仲佃秉公处理,怀恨在心,就把他调到被倭寇攻陷的福安县。卢仲佃毅然赴任,面对一片焦土与百姓同舟共济,坚守城池,打败倭寇,取得胜利。因政绩突出,卢仲佃擢升为南京刑曹。

  嘉靖四十四年(1565),卢仲佃升任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当年,海瑞因上疏公开批评嘉靖皇帝沉溺于炼丹术而不理朝政,导致政事荒芜,被捕下狱。卢仲佃与同僚上书意欲营救,却被大学士徐阶阻止。

  卢洪春不满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卢仲佃也曾与张居正“杠”上。隆庆五年(1571),卢仲佃调湖广任职。不久楚王去世,世子尚在襁褓之中,武冈王与王戚盗窃楚王世子积蓄案发,张居正授意卢仲佃放过此两人,卢仲佃却秉公处理,与张居正结下了梁子。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的次子参加乡试,嘱卢仲佃照顾录取,又被拒绝。万历六年(1578),卢仲佃任广西右布政使。万历八年(1580),张居正在考核官吏时借机打击报复,将卢仲佃打回老家。直到1583年张居正去世后的次年,年已六旬的卢仲佃才被重新起用,治广东潮州,在任上积劳成疾,辞职回家后次年去世。

  “忠孝堂西边的太和堂就是卢仲佃的府第,他在赋闲回乡的3年里,种花治园,逍遥吟咏,宾朋酬和。”卢启源说,这座府第如今已易地重建。卢仲佃在去世前一年,卢洪春因冒死上谏而遭杖刑,他看到海瑞敢于直谏的精神在儿子身上再现,感觉“至今缺然”的心事已由儿子完成,才如释重负决定回归故里。

  令人称奇的是,卢仲佃生有五子,分别出生于春夏秋冬四季和闰月,故分别以洪春、洪夏、洪秋、洪冬、洪闰为名,又以思仁、思义、思礼、思智、思信为字。至今在肃雍堂内,挂有褒扬卢洪春的“忠直名臣”匾,卢洪夏的“望重法曹”匾,卢洪夏和卢洪秋的“文武同升”匾,卢洪冬的“皇国羽仪”匾,述说着这个家族的荣光。

  因此,卢启源建议,太和堂和忠孝堂这两处建筑群不能单纯用于商业,而应作为弘扬廉洁文化、家风教育的基地,更好地阐释其文化价值。

  这棵树并非“土生土长”

  那么,这棵枫树是否卢洪春手植?

  对此,卢启源予以否认:旧时卢宅的任何一座府第,都没有在院子中种树的传统,以免造成“困”境。“卢宅的花草树木,都是种在花园里,所以旧时卢宅边上有多座花园,家谱里记载最著名的有日涉、金谷、百果、应峰、绿斐等10座花园,可谓名舍绕园。先人卢永章为此还写了《感旧十首》吟咏这些花园。”

  市文保所工作人员揭开了真相:这棵枫树并非土生土长于“世进士第”,而是从肃雍堂建筑群内的树德堂后面小花园迁移而来。

  这棵树原先是盆景,种于花盆内。随着树干渐粗,根系渐丰,十来年前把容身之盆挤破了,于是被移栽到这里。没想到十来年过去,它肆意舒展身姿,如今竟已亭亭如盖,谓成一景!

  锤揲声声伴“枫”景

W020211129373273267183.jpg

  卢宅非遗广场上的这棵枫树之所以能成为“网红”,离不开东阳锡艺代表性传承人卢晓侃的力推。从这棵树挂红染彤开始,他就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发布消息,或照片或视频,吸引了众多朋友前来打卡,古琴演奏、汉服秀等小型聚会也频频在树下举行,随着传播链不断延伸,形成了现象级传播。

  早在2016年听说卢宅将打造非遗街区时,卢晓侃就多次过来这里。“当时有在卢宅开工作室的意向,打造一处集东阳锡艺制作、收藏、展示、传承于一体的研学基地。”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满地的断壁残垣,这棵树孤独而高傲地立于荒芜之中,那高贵的气质一下子就打动了我。”随后,他又相中了边上的民国“小洋楼”。

  之后,卢晓侃多次来到这里,看着废墟被清理,地面被整平,洋楼被修缮,他的入驻意愿越来越强烈。“这里的意境非常符合发展传统工艺业态,在这棵树边上还保留了一方遗址,地面用玻璃覆盖,非常时尚。看着这棵树的叶子由绿转红,常有岁月不居之感;但看着玻璃下的遗址,又有时光停驻之感。这和传统工艺的境遇是何其相似!”2018年底入驻“小洋楼”后,卢晓侃经常会带着妻子在树下弹琴、品茗,陪伴儿子在树下追逐、嬉闹。在手工敲打锡片的锤揲声声里,这一家人与这棵树一起,交织出了别致的风景。

  “这段时间最喜欢在二楼的阳台看这棵树,从这个角度看去,满树叶子红欲燃,果然它更适合远观。”卢晓侃的妻子柳夏说,入驻这里后,“小洋楼”几乎每天高朋满座,大家都为这棵枫树而惊艳,可以说它已经成了卢宅的新地标。如今这棵树的冠幅已达六七米,如果不是景区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为它修剪树枝,它的冠幅还要更大。

  借助这棵“网红树”,卢晓侃也为东阳锡艺贴上了独特的标签,他经常会以这棵树为背景,拍摄产品和制作工艺的宣传照片及视频,枫树俨然成了东阳非遗的代言人。卢晓侃建议,在保护好这棵枫树的同时,可以围绕此树策划一些文创活动,放在非遗广场举行,提升卢宅的人气。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