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寻找旧时光中的手艺人

2022-03-31 11:06:30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郑晓东

  磨剪刀、菜刀……  

  这种人生情结你还记得吗

W020220330476197037824_600.jpg

  过去,剪刀和菜刀用久了变钝,人们就会找磨刀匠让刀具重新变锋利。而随着时代变迁,从事磨刀这门手艺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28日,路边一位磨剪刀的老师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坐在板凳上,手捏着剪刀刀身,在砂轮机上粗磨,溅起的火花宛如小小的烟花,引人注目。询问得知,老师傅叫朱乐才,今年已经79岁,安徽宿州人,干磨刀匠这一行已经30多年,在东阳也已经有20多个年头。

  朱乐才以前在老家务农,家里的剪刀、菜刀都靠自己磨。生活条件好了,朱乐才不务农了,磨剪刀、菜刀反而成为他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他说,30多年的磨刀生涯,广东、江西、湖南、湖北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最终决定在儿子工作的地方——东阳落脚。

  一辆电瓶车,一条自制的磨刀木凳,两块磨刀石,一个放满工具的布袋,是朱乐才每天走街串巷的标配。每天帮不同的人磨剪刀、菜刀,还能和大家聊聊天,让朱乐才觉得这样的晚年生活别有一番趣味。

  “10多年来,我都是让朱师傅帮我磨剪刀、菜刀,手艺好,价格也不贵。”临街店铺的一位老板黄女士说,朱师傅的手艺让人放心,她还介绍给身边的朋友。“现在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再过个一二十年还能不能看到干这门手艺的工匠了。”

  不一会,黄女士的一位朋友带着剪刀和园林剪让朱乐才打磨。朱乐才接过剪刀,先是仔细观察剪刀上是否有缺口,刀身是否弯曲,随后就坐在他自制的磨刀木凳上,用砂轮机粗磨起剪刀,再用细滑的磨刀石细磨,边磨边刷水,十几分钟后,刀刃便锋利如初。磨完园林剪,朱乐才还用小榔头“铛铛铛”地敲起了园林剪的刀身,他解释道,不管什么剪刀,如果刀身是弯的,怎么磨都不好用。磨好之后,朱乐才还用随身携带的破布检验剪刀的锋利程度。

  在打磨剪刀和园林剪的时候,朱乐才会用不同的角度去打磨,一方面是因为两者的刀身厚薄程度不一样,另一方面是两者的用途不同,磨剪刀时放置角度就得小一点,刀口薄一点才更锋利,剪起来就快,而园林剪则刚好相反,如果把刀口打磨得太薄,修建树枝时就容易损坏。

  “磨刀亦是做人,其中有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朱乐才收拾好磨刀的工具说道,人这一生就应老实做事、诚信做人,学了这门手艺,他就要认真对待每一把打磨的剪刀和菜刀。

  朱乐才摘下老花眼镜说道,现在找他磨剪刀、菜刀的人已经不如从前多了,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有些人剪刀、菜刀用钝了就换新的,这也让从前依靠这门传统手艺生活的工匠失去了存在的舞台。朱乐才在东阳20多年,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太阳落山后才回家,今天在白云街道,明天可能会去江北街道转转,总有人需要他这门手艺。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不断有新事物出现,也不断有旧事物消亡。磨刀匠似乎已成为不少人记忆中的过去,但朱乐才没有停下,他转身骑上电瓶车,打开喇叭继续吆喝着:“磨剪刀、菜刀……”

  修钟表近三十载

  一张修表桌也近“而立”

W020220330476202721496_600.jpg

  始于生计,忠于手艺。48岁的张辽亮是一名钟表修理师傅,从一张修理桌到一间钟表店,他埋首钟表修理近30年时间,用精湛的手艺赋予钟表新的生命,也用自己的大半生传承着这门手艺。

  位于六石街道大兴街旁的亮亮钟表,是一间朴素的钟表店。29日上午,张辽亮正心无旁骛地修理着一块手表。他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拆下一个个细小的零件,再仔细地将拆下的零件分门别类放好,检查表盘里每一个部件。约20分钟后,张辽亮将损坏的零件更替好,再将原先的零件一一还原,装上表盖检查无误后,才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这张修表桌从我修表开始,陪伴至今,也已经快30年了。”张辽亮整理好修理工具说道,过去,钟表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修表行业应运而生,他在1993年跟随师傅步入了钟表修理行业,一干就是近30年。“当时修钟表可是个热门行业,师傅当年一天就能赚100多元。”

  张辽亮坦言,最初选择修理钟表是为了学一门手艺糊口,不过他也表示要真正学好一门手艺其实并不容易。回忆学艺之初,张辽亮还记得第一次拆钟表的经历,打开钟盖时因为没有先拆掉发条,里面的弹簧瞬间弹射而出,划伤了手。第一次出师不利让张辽亮“挂了彩”,但也让他深刻意识到,修钟表是一个精细活,每一步都不能操之过急。

  1995年,跟随师傅学艺两年后,张辽亮在大兴街旁,也是如今他店铺的位置,摆了一张修表桌开始帮人修表。至今修复了多少只表,张辽亮已经记不清了,但对于手表的基本构造,他如数家珍。他说,修表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活儿,手表内部的结构又极其复杂,全自动的机械手表,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用处,得逐个了解它们的机械原理。修一块手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需要好几天,修表匠除了需要心细如发,更需要平心静气,手上动作稍有闪失,就有可能损坏表芯原有的结构或是刮花零件。

  “如今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钟表不再是人们看时间的唯一选择。”张辽亮回忆说,2012年,一位顾客的手表指针不“走”了找他修理,拆开表盖发现是当时新出产的“7750机芯”。因为第一次修理“7750机芯”手表,张辽亮并没有贸然接下这单生意,而是在跟顾客确认只能尝试修理后,他才开始着手准备修理。张辽亮说,修理全新的机芯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修理过程中,他每拆下一部分零件就用手机拍一张照片,既是方便学习新机芯的内部构造,也能确保将手表恢复如初。

  多年来,张辽亮也曾因为生意不红火,萌生过改换行业的念头,好在有一帮老顾客照顾,张辽亮的修表店才能细水长流,幸免于被社会潮流所淘汰。他表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苦也要坚持,与钟表打交道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每天听着指针走表的声音,欣赏手表里精密的结构,看着一块块修复如初的手表,对他来说宛如一件件工艺品。

  岁月易逝,匠心不改。张辽亮擦拭着修好的手表说:“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这种老手艺还是被人需要的,更需要有人将它传承下去。”

  磨剪刀、磨菜刀、修钟表……生活中有着形形色色的手艺人,他们或出于生计,或出于爱好,秉持着内心的一份笃定,一辈子学一门手艺,传承着一门手艺。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们润物细无声,默默谱写着“守艺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