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他是东阳最早的共青团员!

2022-05-05 14:14:27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通讯员 金承善 杜承平 张敬 厉明方 吕为民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百年前的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诞生。东阳一批有志青年率先加入这个光荣的组织,为中国革命洒热血、抛头颅、燃青春。今天的这组报道,将带大家重温中国青年团组织在东阳的历史以及青年运动中的东阳杰出人物,激励大家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中,以青春之力量,创造青春之中国。


东阳最早的共青团员金佛庄

图片

  在浙江省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1924年3月12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杭州地方)团员调查表》。表格中记载有东阳团员金佛庄的基本情况:金佛庄,25岁,男,出生地东阳,现任职务军官,经历教育陆军,加入时间(指入团时间)1922年,曾为组织做军事运动工作。

  这是我市发现的最早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人物档案。市委党史研究室经过考证认定:金佛庄是东阳首位社会主义共青团团员。

  投笔从戎

  保定军校率先入团

  金佛庄,1897年出生于横店镇良渡小区,号辉卿。1914年考进东阳中学后,他立下科学救国的志向。但在1915年,袁世凯军阀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金佛庄痛心疾首,认识到和平安定的环境才是“科学救国”前提和条件,在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有志青年应站出来,建立强大的军队,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度。“眼见国家将亡,不应徒作书生,默默以终也!”1918年,金佛庄投笔从戎,考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第八期学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称共青团)建立做了重要的思想、组织和干部准备。1920年8月后,上海、北京、长沙等地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邓中夏受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李大钊同志的派遣来到保定,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建团工作。当年10月,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到1922年春,保定青年团员总数超过了100人。

  金佛庄就是在1922年春天,在保定军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投身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活动。当年4月,他联络郭俊等40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革命组织“壬戌社”,准备通过这个组织,“罗致各省革命军人同志,以谋求中国之革命”。为此,他还写下论文《从我们的方向和精神所产生的一种方法》,提出了以武装暴动的方式夺取全国政权、推翻封建军阀旧势力、彻底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案。党史研究部门认为:在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者中,金佛庄最早提出用武装暴动的方式推翻封建军阀旧势力,夺取全国政权。

  转战杭州

  跨党从事革命工作

  1922年7月,金佛庄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先在上海闸北淞沪军使属下当见习排长,马上又分配到浙江杭州陆军第二师陈仪部任排长,很快升任连附、营长。

  1922年3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俞秀松到杭州筹建团的地方组织,4月19日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6月7日,杭州支部扩建为团杭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杭州地委”)。金佛庄到浙江后,团组织关系转入团杭州地委,被编入第一支部。为此,团杭州地委于1923年10月2日,向中央呈送《报告第一号》,报告金佛庄编入第一支部之事。同年11月,团杭州地委又向中央递交了《报告第二号》,报告团杭州地委改组后金佛庄编入第一支部之事。这两份报告现都保存于浙江省档案馆。

  在杭州,金佛庄积极参与团地委组织的对工厂、学校的调查,发起组织文化书局,公开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建“杭州印刷工会筹备处”,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开展各种形式演讲宣传,加强对团员的思想教育,建立组织生活制度,发展新团员,壮大团的队伍。

  1922年8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徐梅坤(徐行之,萧山人)来杭州开展建党工作。中共北京地委也派遣青年团天津地委书记部主任于树德来杭州,与徐梅坤取得联系。两人经接触了解,觉得“金佛庄这个人很好,不但懂军事,文章也写得很好、很快,在保定军校就是一个很拔尖的青年团员”,当年9月,徐梅坤代表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将金佛庄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正式成立中共杭州小组。这是浙江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金佛庄也成了浙江党组织最初的3名成员之一。

  在党的领导下,金佛庄以青年团员的半公开身份,参与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学生运动和军事运动,指导和联合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运动发展。他充分发挥文学、英语等特长,参与创办各种进步报刊,利用公开和半公开的新闻舆论阵地,更自觉地“从事宣传革命运动,革命思想益进,乃能用唯物观察一切”。他担任了杭州《嘉言报》主编,撰写文章,传播革命思想;参与团杭州地委组织成立的杭州青年协进会,编辑出版《协进》半月刊。1922年10月,进步报刊《浙民日报》公开发刊后,根据团杭州地委的安排,他又承担部分编辑任务。同年11月27日,萧山衙前的先进知识分子出版《责任》周刊,金佛庄紧密配合,翻译了美国进步教授Scott Nearing(斯科特·聂尔宁)的著作《工作与工资》,分五期在《责任》周刊上连续发表。他的文章行文流畅、观点鲜明、笔锋犀利,直击时弊,深得读者喜爱,在社会上颇有影响。

  金佛庄还利用担任军职的有利条件,在士兵和基层军官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秘密团结和争取士兵和初中级军官中的进步分子,发展和掌握进步力量。同时,他与军界和上层进步人士广泛接触,了解掌握浙江军政当局动向和政治态度,以便为党团组织的斗争活动制定相应的对策。

  时任浙江省议会议员的蒋百里对金佛庄尤其欣赏。金佛庄“因传播新思想,言论激烈”遭浙军督军拘捕,蒋百里等联名致函督军卢永祥,说金佛庄乃“中国二十年来无引人才,公宜爱护之”,被迫释放。1924年春,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经蒋百里介绍,金佛庄前往广州参加军校创建工作,在军校学生中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为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培养新型的革命军事人才。作为中共三大代表,金佛庄热烈响应国共合作,先后参加了东征、北伐等,战功赫赫。在此期间,他始终不为蒋介石的威逼利诱所动,坚定地保持共产党员身份。1926年12月,为争取北伐战争早日胜利,金佛庄秘密前往江浙等地执行策反工作,却因行踪泄露,被军阀孙传芳逮捕并杀害,英名永载194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印的《死难烈士英名录》。


东阳共青团发展历史

  1919年5月,成立东阳中学学生自治会。是年6月,成立县学生联合会。

  1923年,成立东阳进步青年组织齐社。

  1940年3月,成立湖溪区战时青年服务团。

  1949年10月,建立东阳县少年儿童队组织(1953年9月,少年儿童队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1949年12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东阳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县工委)。

  1957年6月,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阳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

  1994年初,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

  1999年5月,成立东阳市青年联合会。

  2001年9月,成立东阳青年传统工艺促进会。

  共青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少先队(少年儿童队)建立后,发动全县团员青年投入抗美援朝、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在各条战线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随着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实施青年文明工程,持续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组织开展文明礼貌、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组织学生会、青年联合会、志愿者协会、青年传统工艺促进会等,积极参与地方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东阳早期青年团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东阳曾创建多个青年团体组织,主要有学生联合会、齐社、湖溪区战时青年服务团民先队、假期回乡学生战时服务团等。

  学生联合会

  1919年5月下旬,东阳中学学生自治会成立,推吴兆莘为会长。学生自治会打电报、发宣言声援北京学生义举。组织宣传队劝用国货,抵制日货,查封“洋货”堆集于黉门前当众焚烧,学生轮流讲演,听众达数千。6月,东中学生自治会发起召集全县中小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东阳学生联合会,选举吴兆莘为会长。学生联合会派出宣传队到千祥、歌山、黄田畈、南马、湖溪、渌石口、义乌廿三里等农村集镇庙会开展反帝爱国宣传,派出纠察在麻车埠、西岭头检查日货。出版《会刊》两期。不久,学生联合会遭破坏中止。

  1927年2月,国民党县党部建立,复建学生联合会,会址设东阳中学。1931年9月,东阳中学学生自治会召开全校学生大会,抗议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反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对红军的“围剿”,一致对外,出兵抗日,收复东北三省。

  齐社

  1923年10月,由赵济猛联络原之江小学补习班同学和部分好友发起筹组,成立于东阳中学,以“联络友谊,研究学术,革新地方,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是东阳进步青年组织。

  1927年6月,中共东阳独立支部成立后,以齐社为名活动,吸收党员,发展党组织。10月,东阳独立支部主持召开齐社改组大会。大会通过“以团结革命知识分子,本着三民主义精神建设东阳为宗旨”的章程,选举产生执行委员5人,候补执委3人,监察委员2人,候补监委1人。作为中共东阳地方组织的外围组织,齐社社员最多时达200余人,在农村宣传土地革命,发动农民成立农会,开展二五减租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1930年6月,中共东阳县委负责人避离东阳,齐社解体。

  湖溪区战时青年服务团

  1939年底,中共东阳县委决定筹建。1940年3月,中共湖溪区委组织在中青小学操场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成立湖溪区战时青年服务团。

  团部设湖溪中青小学,下设分团、支团,分别以湖溪区各村为单位建制,后期发展至以湖溪为中心,遍及千祥、八达、玉山等地方圆50余华里,全盛时团员3000余人,为全省最大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之一。

  服务团成立后,配合中共东阳县委,创办夜校和文艺宣传队,出墙报,张贴散发《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告全国同胞书》等,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号召和发动民众投入抗日斗争,打击地主劣绅囤积居奇,开展粮食平粜。召开“五卅”纪念大会,慰劳前方将士和抗属。同年6月,遭国民党顽固派镇压而解体。


共青团宁波首任地委书记赵济猛

图片

  1922年4月19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成立,这是全国最早建立和恢复的17个团组织之一。1924年7月13日,团宁波地委成立,赵济猛任书记。到11月,团宁波地委下属5个支部,团员38人。

  团宁波地委是浙江省内继团杭州地委之后的第二个团地委组织,其领导人赵济猛是东阳人。

  他是宁波首批团员

  1904年4月,赵济猛出生在吴宁街道上市头小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虽家无积蓄,父母还是设法供他读书,先后就读于宏猷、宏道小学。1919年春,经人帮忙,赵济猛进入县城之江小学兼做勤杂工免费补习。他学习勤奋,成绩为全班之冠,深得校长沈亚孟所赏识。“五四”爆发后,赵济猛参加罢课、集会、游行,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在老师带领下到农村集镇宣传讲演。

  1920年春,经沈亚孟介绍,赵济猛到宁波崇信中学勤工俭读,毕业后留在该校附属高小部任英语教员。在校内,赵济猛结识了学生领袖张秋人,并参加了新文化团体“雪花社”,从事新文化运动。1924年春,赵济猛由已是共产党员的张秋人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宁波最早的6名团员之一。

  他在宁波转为党员

  1924年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赵济猛加入了国民党,参与筹建国民党宁波市党部,参与创办和出版《宁波评论》。

  同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地委正式成立。10月,赵济猛被推荐为秘书(即书记),11月改任宣传。他和团地委同志等以“雪花社”名义,组织“青年读书会”,开办“流动图书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主张,发起组织“民治教育会”教育民众。下半年,他和张秋人等发起组织了“宁波社会主义劳工研究会”,在《四明日报》上开辟《劳动者专号》,开展工人运动宣传,在斗争活动中发展进步青年入团,扩大团的队伍。据统计,这一年经他介绍入团者有12人。

  1924年下半年始,受党组织的委派,赵济猛负责筹建启明女子中学。次年2月,他以奉化初中英语教师身份为掩护,到奉化从事革命活动,并任国民党奉化县党部执行委员。7月5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召开执委会(扩大)会议,赵济猛代表奉化县党部出席了会议,旗帜鲜明地站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一边,挫败了国民党右派在选举出席国民党“二大”代表人选问题上企图排斥共产党人的阴谋。

  5月,五卅惨案发生,赵济猛发起成立“奉化外交后援会”“奉化学生联合会”“奉化小教联合会”,组织师生在城乡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热潮。在奉化外交后援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教职员联合大会上,赵济猛分别被推选为执行委员和“今后会议发信人”(即召集人)。他经常在校内进步团体剡社的刊物《新奉化》上发文,宣传进步思想,还在校内秘密成立“十月读书会”,组织进步青年学生阅读革命书籍,讲解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外历史知识,启发和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意志,其成员后来绝大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8月,赵济猛返回宁波,在启明女中教英语,任临时改组后的团宁波地委书记;9月改任组织兼宣传;10月复任书记。是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领导青年干革命

  赵济猛读过不少欧洲民主革命的书,对他走上革命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把这些书介绍给广大青年团员阅读,通过潜移默化来提高他们的觉悟。

  根据当时宁波新文化思潮在青年学生中发展的特点,赵济猛善于通过新文化运动来推进革命,要求团地委成员首先用主要精力抓学生运动。他还在宁波学联出版的刊物《宁波学生》任主编,通过教育、知识界推动爱国民主运动。

  北洋军阀对内实行残酷的统治,公开或半公开的革命活动变得困难,赵济猛就利用一些团员家在农村或在农村任小学教师的有利条件,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12月,赵济猛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济难会宁波临时总会,并任该会主席兼审查员。

  五卅运动后,“国家主义派”分子公开打出“反俄、反共”的旗帜,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斗争。赵济猛以“华封”为笔名,在党、团刊物《宁波评论》《火曜》上发表文章,驳斥其种种反动谬论,完全孤立了国家主义派在宁波的势力。

  1926年3月,国民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省党部,赵济猛任执委会代表。4月,他出席了团江浙区委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区委委员。他积极配合中共宁波地委书记杨眉山改组,产生了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宁波市党部,确定了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优势,并作出吸收工、农、妇加入国民党,迅速开展工农运动的决议。

图片

  ▲赵济猛秘密回东阳组织青年团体齐社成员开会

  他为营救同志牺牲

       1926年7月,赵济猛任中共宁波地委书记,同时兼宣传委员会书记和团宁波地委书记的职务。此时,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国民革命军已大举北伐,赵济猛趁此时机,充实健全了党、团地委的工作机构,发展工农运动,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他重视工人运动,经常深入到茶馆、工人家庭,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鼓动他们组织工会,并从中发展党的组织。他对农民运动抓得很紧,要求乡村小学教师中的党、团员和家住农村的中学生到农村发动农民,建立农会,开展废除苛捐杂税,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他强烈支持北伐,领导宁波地委以国民党市党部出面,公开召集起义军和各界联席会议,支持浙江省省长夏超独立。12月,北伐军挺进浙江,浙军一师陈仪起义,赵济猛又发动各界声援浙军独立,加入北伐行列,派人慰劳北伐军,联合各界在宁波掀起“自治运动”,为北伐军挺进宁波创造条件。

  1927年3月,赵济猛发动群众反抗国民党右派在宁波发动的反革命政变,遭国民党中央通缉。5月出席中共“五大”。6月,中共浙江省委成立,赵济猛任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主任。当年10月,省委决定组织工人暴动,却因消息泄露,省委及各地组织遭到破坏。为营救革命同志,赵济猛四处奔波,因叛徒出卖,不幸落入魔掌。1928年1月9日,赵济猛在杭州陆军监狱刑场——钱塘门外英勇就义。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第15期)发表署名哀悼文章,高度评价赵济猛是“准备实行武装工农暴动,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的努力者,他的死是浙江党内及浙江工农战线上的一大损失”。1957年,赵济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图片

  ▲1927年,赵济猛在宁波《时事公报》上发表文章《一年来中国政治变化的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