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从文艺青年到技改狂人 他用近40年时光捍卫草编墙纸技艺

2022-05-11 14:44:28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吴旭华

  从中国首家到世界首家,用了多少时间?

  草编墙纸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张一粟给出了答案:1972年,时任湖溪镇南塘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光才,在传承当地土布编织技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卷草编墙纸。在1973年10月秋季广交会上,南塘村用三角草编织的墙纸被外商选中,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墙纸订单。张光才因此被誉为中国墙纸“老祖宗”,南塘村成了中国墙纸发源地。时隔50年,接过父亲张光才衣钵的张一粟,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卷宽幅拉菲草墙纸,在中国草编墙纸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父子两代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让草编墙纸这门非遗,从中国首家跃升到世界首家。

  张一粟在比对研究草编墙纸产品和样品。

  历时十多年,研发宽幅拉菲草墙纸

  拉菲草墙纸,顾名思义,就是经纬线都用拉菲草经手工分丝,打结,编织,而后和底纸复合的墙纸。这种草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价格昂贵。因其具有超强的韧性和原始自然的品性,又因拥有对爱情始终如一、坚贞不渝的美好寓意,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

  最早做拉菲草墙纸的国家是韩国。因为张一粟生产的墙纸质量过硬,十多年前,美国客户提出让他加工拉菲草编墙纸,以实现“一站式采购”。凭着自行研发的机器和技术,张一粟很快就实现了拉菲草墙纸的高难度复合生产,占据了质量和成本优势。

  传统的拉菲草墙纸门幅为0.915米,在第一批产品通过验收后,客户就提出希望将门幅扩展为1.2米,从而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如此一来,新的技术问题接踵而至——在将织好的拉菲草布与木浆纸复合时,草布出现了扒缝歪曲现象。这也正是拉菲草墙纸在世界上无法实现宽门幅生产的原因。

  无奈,宽门幅拉菲草墙纸的生产项目只能搁浅。但张一粟不愿就此认输,开始了艰难的“溯源”工作,弄清了这一问题是张力不均所致。

  导致张力不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拉菲草表面光滑导致拉菲草打滑扭曲;也可能是拉菲草在增加近1尺的长度后,编织时受力不均;还有可能是在复合时温度、速度、胶水厚度等指标不合适,等等。张一粟对各个因素的排列组合逐一试验,十多年来失败了无数次,掌握了上百个试验数据,终于找到了破解之道,在改进生产工艺后,产品通过了客户验收。他创办的市瑞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因此成为世界上首家生产宽门幅拉菲草墙纸的企业。

  凭一己之力攻克技术壁垒,实现产品创新,对张一粟来说是常态。早在1984年,张一粟跟随父亲在磐安墙纸厂工作时,接到一宗美国订单,要求生产加工纱线墙纸。这种墙纸不用纬线,仅靠经线均匀排列成“布”,再和底纸复合。当时厂里的职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一粟却经过试验,通过改变线条排列方向、咬合方式,完成了订单任务。由于传统的织机都使用单筘,纱线只能同排输出,筘片太密,容易断裂。张一粟又琢磨出了“双层筘”,让纱线交错输出,墙纸的纱线排列密度变高且均匀,纱线也受力均匀而不容易断裂。这种纱线墙纸成为金华市1987年度优秀“四新”产品,张一粟也获得了金华市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化身技改狂,自制机器全程机械化

  行走在瑞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看不到古老的传统木结构织机,举目都是机械化运转的机器。每台机器旁只有一两个工人负责操作,却很少动手。

  机器加工草编墙纸,在1995年之前几乎不可能。虽然在父亲手上已经有了电动织机,但只能编织生产普通的布类墙纸,传统的草编墙纸还是需要靠脚踏织机织制,即便是技术最好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十几米,而且产品质地比较粗糙。从1995年起,张一粟和父亲联合自主研发,先后研发出了适合加工新颖草编墙纸的复合机,大大提高了工效。

  张驰悦(左)跟着父亲张一粟学习了解草编墙纸工艺。

  1997年父亲去世后,张一粟独力承担起了草编墙纸机械化的任务。在编织墙纸的机器旁,他一待就是大半天,一句话都不说,琢磨研究机械动力学原理。

  电动编织机刚使用时,织好的墙纸纬线弯曲起伏,人工无法调整。经过仔细观察,张一粟发现问题出在纱架上。为了配合电动编织机,他把传统经轴改成了纱架,一个纱架上排列500多个纱轴,500多条经线组成一道斜坡,容易造成张力不均。他从直角三角形中得到启发,改斜边为直角边,经线经过直角形路径缓冲后,呈水平面输送到织机上,张力就均匀了。

  原先的复合机对于胶水厚度不易控制均匀,影响到墙纸质量。张一粟研究后绘制图纸,委托机械厂加工。2015年,新型复合机问世。这台机器把拉幅、上胶、黏合、辊压、切边等工序结合在一起,从拉幅、上胶到辊压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胶水厚度和拉幅力量更均匀,制造的墙纸平整度、牢固度更高。

  车间一角,工人们把一卷刚织好的草编墙纸放上一台机器。随着机器启动,平整光洁的墙纸缓缓“吐”出。这是张一粟近年研发的剪毛机。原来,草编墙纸刚下编织机时,表面并不光滑,留有线头或者是麻料纤维,需要人工修剪,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漏掉线头。张一粟在外出考察时,从剪绒机上得到启发,研发了这台剪毛机,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除此之外,他还研发出专门的拉幅机。经过拉幅之后,墙纸表面伸展平挺,门幅宽窄尺寸一致。

  “技改如今已是我的爱好,也可以说是我的习惯。世上没有完美的机器,我的技改之路漫漫。”张一粟说,每完成一项技术攻关,他就会被巨大的成就感包围。经过他持续近30年的技术革新,草编墙纸实现了从编织、剪毛、拉幅到复合的全机械化生产。与此同时,草编墙纸的机械化生产大大推进了传统产品的花色更新,使得原料加工也更加精细化,原料从原先的粗如毛线,变得细如发丝。因此,新一代草编墙纸无论是纤维品种、花纹色泽,都不可同日而语,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市场份额逐年递增。2012年起,“瑞德装饰”每年都是我市超百万纳税大户,纳税额逐年提升。

  其实,在成为技改狂人之前,张一粟是标准的文艺青年。他从小遗传了父亲善书擅画的艺术天赋,而且拥有一副好嗓子,因此满脑子都是文艺梦想。1981年高考落榜后,他考进了遂昌婺剧团。然而,在戏训班学习了半年,他就格外想念父亲的草编墙纸艺术。这份大美无言的诱惑,驱使着他于1984年回到父亲身边学习草编墙纸技艺。不仅如此,在技改之余,他还做起设计,并于1986年9月考取了浙江省职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装潢设计。在校期间,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常受到老师表扬。而他设计的草编墙纸借鉴中国传统纹饰,既保持草木的本来色泽,又有着高贵动人的典雅气质,充满东方美学意蕴,受到国外客户的好评。

  左手技改,右手设计,张一粟在传承保护草编墙纸传统技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合作战疫情,美好初心助力奔共富

  美国是草编墙纸最大的进口国,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中美贸易战,以及这3年的新冠疫情,对草编墙纸的出口业务是否有影响?对此张一粟说,多少有影响,但不是很大。

  草编墙纸出口美国通常都是走海运,一般25天可以到达。张一粟的客户都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收到货后就会打来尾款,因此资金回笼不成问题。但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海运到达时间变得无法预计,客户经常无法如期收到货,有部分订单收货时间甚至长达半年。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张一粟没有焦虑,反而安慰客户所有的损失他会自己承担。“事实上,疫情把人们隔离在家里,墙纸的环保性能反而更加彰显,对草编墙纸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接收到客户传递来的信息,张一粟和妻子方秀娥利用这段“窗口期”,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他说这两年除了攻克宽门幅拉菲草墙纸的生产工艺,还有就是提高了墙纸染色工艺,使得染色草编墙纸的固色、环保等指标更加优良,而且色泽更加和谐优美。

  把危机当机遇,把风险当挑战,张一粟换来了客户更精诚的合作。去年,产品海运美国平均时长为3个月,有美国客户实在等不及,要求改走空运。2吨墙纸的运费高达40万元,张一粟本以为要自己承担,没想到客户直接支付了这笔费用。

  “原料还是那些原料,技艺还是那些技艺,我只是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已。”张一粟说,草编墙纸生态环保,但囿于传统的生产力,产量低,价格高,利润薄。照这个趋势下去,年轻人不肯从事草编墙纸传统工艺,长此以往这门技艺就会濒危,产品也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通过机械化加工,他留住了一批草编墙纸传统从业者,留住了这门传统工艺,其中最年长的3名职工,从业时间已超过张一粟的工龄。目前,张一粟共设立了多个草编墙纸加工点,分别在湖溪镇、开化县和贵州带动了约300人直接就业,辐射种植户上千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而且每年都在增长。对此他很是欣慰:“能通过我的技改,让草编墙纸这项非遗助力更多人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这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该履行的真正使命。”

  海归学子从事非遗产业

  草编墙纸有了“90后”传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东阳草编墙纸传承已经出现了第三代传人。

  今年春天,草编墙纸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一粟身边,经常跟着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的身影,为企业带来了活力。他们分别是张一粟的女儿张驰悦、儿子张凌越。

  这对年轻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海归学子。

  1990年出生的张驰悦毕业于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现在协助父亲经营管理,精通国际会计、对外贸易等业务。虽然平时与数据、单证等打交道,但她受父母影响,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学习草编墙纸的工艺流程。“学习这些传统工艺固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但也是出于传承使命。”张驰悦说,父母亲白手起家,虽然如今家境优渥,但是他们始终保持农民本色,“父亲埋头忙技改,母亲就负责抓生产管理,包括技术指导、产品检验等。因为我母亲年轻时就织墙布,所以对于抓生产很有一套。”每次母亲方秀娥下车间管理生产,张驰悦就会跟着去学习。在她眼中,父亲和母亲是最好的搭档。母亲在管理中发现了问题,就会告诉父亲,两人一起分析原因。父亲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母亲永远是最好的助手,总会提出独到的见解。她觉得,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几年下来,如今张驰悦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草编墙纸的工艺流程,现在正在向着生产管理努力。

  出生于1997年的张凌越是斯威本科技大学设计专业的在读学生,今年即将毕业,因为疫情他提前回国居家线上学习。父亲张一粟似乎把自己的艺术天赋遗传给了他,因此在选择留学目标学校时,他选择了设计专业在澳洲排名前列的斯威本科技大学。

  进入大学的张凌越如鱼得水,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澳洲先进设计理念大胆融合,承担了多个项目的平面设计,包括书籍、广告、包装等。去年,他为澳洲一场中国剪纸艺术展设计了书籍《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面市后广受好评。而他为澳洲一家加油站设计的全套平面广告,也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肯定并被采用。成绩优秀的他,还获得学校颁发的奖学金。

  “回到老家帮助父亲做好草编墙纸设计,是我自愿的选择。”张凌越说,父母很尊重他和姐姐的意愿,并未劝说他们在家族企业发展。但是,他看到父亲既要忙技改,又要忙设计,早先还要忙管理,分身乏术,早早地就有了为父亲分担压力的想法。为此,在大学期间,张凌越格外关注墙纸设计艺术。在他看来,国外的墙纸设计过程偏长,每次确定一套纹样图案后,还要给出新颖的文化解读。因此在国外,设计成本在产品研发中占据头部。“有一次在国外看到Goyard(戈雅)的“狗牙包”时,我愣住了,这图案和我爸很多年前设计的墙纸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后来,张一粟告诉他,所谓的“狗牙”图案,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纹样里的“六角穿丝”图案,中国还有类似的纹样“龟背笠”,视觉更加立体。那一刻,张凌越觉得父亲不仅是自己的艺术启蒙师,更是艺术知己。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继承父亲衣钵的心念。“学业会毕业,但学习永远不能毕业。”张凌越说,父亲用近40年创业经历,启迪了他的终身学习理念。目前,他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解草编墙纸的工艺。下半年,他将正式介入草编墙纸的设计项目,为这份非遗产业再开生面。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