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跨越1600公里,一根红线编出“共富结” 画水中国结编织技艺远播四川

2022-07-13 10:44:02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陈巧颖

  协作奋进一家亲,巾帼助力共富路”。11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四期中国结培训班开班,5名当地师傅悉心向当地学员传授中国结加工技艺。

  其实,这5名师傅学成出师不过半个多月。半个多月前,在金华市妇联的牵线搭桥下,5名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骨干学员来到画水镇,学习中国结制作手艺。自此,相隔1600公里的两地有了斩不断的牵挂。

  徒弟虚心学 师傅用心教

  来自四川巴州的5名学员分别是邓建林、王蓉、赖秀琼、杨红梅、龙玉珍,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35岁。

  6月20日下午,抵达画水文园工艺品厂后,学员们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一直学到晚上8时30分许。初步掌握中国结的制作要领后,她们带着模具回到宾馆继续练习。由于宾馆里没有固定模具的凳子,一位学员便尝试用脚指头固定,虽然十分费力,但效果很好。“她们大老远坐飞机过来,顾不上休息,直接来厂里学习,太拼了!”画水文园工艺品厂创始人蒋文园说,这么多年,她还是头一回碰到用脚指头固定模具的学员,很敬佩也很感动。

巴州学员开心地展示中国结作品

  徒弟肯学,师傅也乐意教。有着24年中国结制作经验的蒋文园将“教了徒弟饿坏师傅”的顾虑抛之脑后,手把手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5名学员。“那几天,她们每天早出晚归,练习到深夜,都没时间出门逛一逛。”蒋文园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天时间的学习,5名学员熟练掌握了12结、20结、24结和28结这四款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可谓收获满满。

  分别时,蒋文园有种嫁女儿的心情,既高兴又不舍。她特地准备了厚重的“嫁妆”——15套模具和900根红线,方便她们回去后继续练习。“我希望她们回到家乡后,把这门传统工艺推广出去,带领当地百姓共同富裕。”蒋文园说。

  说起在画水镇的这段学艺经历,邓建林感慨良多。“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不仅学会了中国结制作手艺,还领略到蒋老师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感受到当地政府和蒋老师一家无微不至的关怀。”

  徒弟成师傅 掀起学艺热

  7月11日,第四期中国结培训班在巴州区化成镇开班,第一天就吸引了近30人前来学习。在邓建林等人的悉心指导下,一根根红线在学员们的指尖下灵活穿梭,被织成形态各异的中国结。

巴州学员开心地展示中国结作品

  “我们回到家乡后,立即在区妇联的组织下举办培训班,教大家做基础款中国结。截至目前,已在宕梁街道红岩社区举办了3期,共培训学员百余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居家妇女、老人,也有部分中年男性和放假在家的学生。”邓建林说,在前期练习成果得到几位师傅的肯定后,周末,部分学员还将模具和红线带回家继续练习,再将成品送回。

  邓建林说,制作中国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掌握技术,随时随地都能做。因此,除了妇女和老人,生意人在守店期间也可以抽时间编织,增加家庭收入。

  赖秀琼是四川巴州的一名社区网格员,在画水镇学习期间,当地百姓依靠中国结走上致富路的故事令她印象深刻。“学会一门手艺,就多一条出路。各级政府部门这么关心巴州百姓,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机遇,将学到的技艺倾囊相授,并且通过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人熟练掌握,未来有机会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中国结加工是我镇的传统特色产业,已经带动了上万人增收致富。实施东西部协作后,中国结更是被赋予共同富裕的内涵。”画水镇妇联主席蔡岑岚说,今后,他们将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一如既往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中国结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结产业。


一审:董之震

二审:黄祥

终审:史莹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