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明朝“第一清官”何士英与定武《兰亭序》碑刻

2022-08-24 10:26:17 来源: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林清

01
大明“十八清官第一人”

  洪武三十年(1397),何士英被推荐到吏部,朱元璋亲点授其为中顺大夫,出任陕西平凉知府。

何士英绘像

  平凉府管二州八县,何士英到任前的洪武二十九年(1396),北方遭遇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平凉外出逃荒要饭者众多,路边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何士英上任后,立即下州县巡视民情。路上亲自下车,捡殓死者尸骨,命随从人员安葬。

  在巡察中,何士英发现平凉民风朴实,但官场腐败,官仓亏空千石,以致粮食歉收,官府无法济民。贪腐官员又和不法分子勾结倒卖粮食,百姓怨声载道。同时因大量人口外出要饭,大片土地缺少种子和劳力而没法耕种。他回府后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惩治贪腐官吏,打击倒卖粮食;另一方面配粮食种子,组织人员劝返饥民归乡耕种,并请奏免除两州八县百姓的丁身钱,减轻农民负担。

  何士英自已带头省吃俭用,捐出全部家财充实国库,其他官员纷纷仿效,地方财主纷纷响应。次年耕地得以种植,庶秋成望,粮食丰收,百姓过上了温饱生活,民心大振。

  一年后,何士英以父母年老为由请辞,因不符规定而被贬广西,任廉州(今北海)判官。他上任后以德服人,甘当清廉表率;秉公执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百姓誉其为廉州“包青天”。在他任职期间,廉州百姓居心安、少争讼、民和谐、百业兴,后升授为中宪大夫,重知平凉府。他在平凉13年,“省徭役,宽征科,薄书钱”,重视教育,德化庶民;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修桥铺路,因此物阜民丰,市场繁荣,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但他的住房内除了一张床、一个灶、一张桌子和书籍以外,没其他贵重东西。1410年,朱棣皇帝表彰“十八位清官”,在屏风上御书18位清官的名字,何士英名列第一位。

  1411年2月,何士英升任亚中大夫,调任两淮都转盐运使。临走时,几万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并跪地请他继续留任,甚至脱下他的靴子作为纪念,何士英感动落泪。安王朱楹作诗赞其“前任只多琴与鹤,此行惟有影和身”,高度评价何士英为官清廉、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

  明《一统志》称何士英:“有廉能干济之誉。郡人感其德,久而不忘。”

02
明朝盐业“理财第一人”

  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后,何士英秉持公心,趋利避害,公正处事。他了解到户部每年派人来检查盐税,不仅对征税没有好处,还使老百姓受到惊扰。祖辈居住在两淮的人,既要煮海水晒盐,还要给朝廷供养马匹。因马匹四处乱闯,毁坏庄稼和盐场,追赔争讼之事经常发生。有的百姓因赔不起损失而危及人身安全,被迫逃往别处或躲藏起来。何士英上奏朝廷,请求罢除“户部比岁巡盐之使及窀户养马之苦役”,得到准许,解除了百姓养马之苦。

史料所载何士英和“董井”之事。

  两淮都转盐运使掌握国家财政命脉,何士英身居高位,手握大权,成为盐贩围猎的对象。盐贩们争相给他和同事输送钱物,以期得到运司的“道引”即盐票,获得盐的经营权。何士英不为所动,他召集官员和盐商,出示盐商贿赂的财物并令其收回,训诫他们务须合法合规经营,坚决杜绝贿赂行为,如一意孤行则从重惩处。

  在扬州为官期间,何士英曾寻访董仲舒故宅。经询诸耆旧及考据郡邑志,发现两淮盐运使衙门乃董仲舒故宅,然而惟井之名尚存,遂于宣德九年(1434)自筹资金修葺古井,建亭于其上,取名“董井”,又于府衙之后建“董子祠”,每到朔望之日就带领属下官员拜祭董仲舒,重温其“正谊明道”的思想,要求属下端正义利关系,以仁义为本,不做贪赃枉法之事。

  仪真(今江苏仪征市)是全国水路重要口岸,载盐的船只多从这里经过。白塔河(今安徽天长县)是私盐贩子和不法之徒的聚集地,犯罪十分猖獗。何士英得知情况后,立即上奏朝廷,在仪真设立掣所,在白塔河设立巡检司,严厉打击走私犯罪和欺行霸市行为。私贩、贪官、奸豪等黑恶势力一时销声匿迹,朝廷颁布的盐法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

  何士英敏感地发现盐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于是大胆进行盐引制度改革,规范盐的制造、收购、运输、经营,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增加税收。由于合规经营,扬州一带成为食盐换取其他商品的集散地,市场空前繁华,漕运空前发展,既富裕了一方百姓,又使国家财政大幅增收。时任吏部尚书蹇义据此上奏朝廷:“东南财赋转运非公不可。为明朝开国以来理财第一人。”

03
御赐国宝碑刻第一人

  两淮都转盐运使任满后,何士英告老回乡,仅带回一块碑石、一箱书籍、一只药炉。

  其中,这块碑石大有来历,它是由欧阳询摹写的《兰亭序》定武石刻原石,长23.3厘米,宽 11.1厘米。

由欧阳询摹写的《兰亭序》定武石刻原石。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行“曲水流觞”雅集,王羲之为雅集作《兰亭序》。唐时,王羲之此真迹为唐太宗所得,他令当时最著名的几位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人精心临摹了一些模本,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手握重兵的藩镇将领。有的官员就把这些摹本石刻于碑上,以示纪念。而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则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作为随葬品埋入昭陵,从此永绝于世。岁月茫茫,真迹既已殉葬,临摹本也日久沦失,唐朝摹本的石刻自然极为珍贵。何士英带回的这方碑石由欧阳询所临,是所有临本中的上上品,其笔法、神韵最接近王羲之原作。

  明代山阴籍状元张元忭曾记述此碑来历:靖康二年(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破北宋汴京(今开封市),掳走徽、钦二帝及众皇亲大臣,皇宫御宝抢劫殆尽,史称“靖康之变”。金兵北退后,东京留守、义乌人宗泽清点御府劫余藏物,发现欧氏定武石刻原石,他把这块石刻驰送给当时在扬州的宋康王赵构。赵构见碑,如获至宝,不时拓印几份用于赏赐身边有功之臣。不料几个月后,金兵得知赵构在扬州,就一路追杀而来。赵构仓促南渡之际,因石重不易携带,就命内臣把这块石刻悄悄投于扬州石塔寺之井中。

  明代宣德四年(1429),石塔寺僧众浚井,发现了此石,后为何士英所得。何士英深知此石价值连城,毅然决定将此石送至京师。宣德皇帝感念何士英“历事五朝,两袖清风”,遂将此石赐于何士英。何士英在告老还乡时,将此石刻带回。他买舟南下,因船中载物太轻,船身不稳,就找来两块太湖石置于船上。这两块“压船石”现仍藏于南上湖祠堂内。

  皇帝以《兰亭序》石碑赐予何士英以示嘉许,此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隆庆五年(1571),何士英的后人何静虚到京城,请张元忭为东阳何氏所藏定武《兰亭序》石刻作跋。此后几百年来,此兰亭石刻一直存留在东阳南上湖何士英的子孙后代手中。

  万历年间,东阳县令黄文炳听说此事后,就到南上湖何士英后裔处借观《兰亭序》石刻。一见顿生贪婪之心,竟将此石强行放入自己的轿中,往县城而去。何氏子孙和当地群众纷纷上路阻拦,黄文炳恼羞成怒,将此石从轿中往外推落于地,扬长而去。何氏子孙保存了140多年的《兰亭序》石刻,竟被黄文炳一扔裂为3块。为保护石刻,何氏子孙当即商量:由三房子孙各分藏一块,今后若要观赏,须三房会齐;如要传拓须支付银两,且不轻易传拓。

  600多年来,东阳南上湖何氏子孙把《兰亭序》石刻视为传家之宝,精心保管,躲过了许多天灾人祸。新中国成立后,何氏后人又把此碑捐献给国家,现藏于浙江博物馆。


一审:董之震
二审:黄祥
终审:史莹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