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信仰的力量 历史的见证——文献背后的故事

2022-10-21 10:25:09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董莹 图片 吴意琼

  “记忆的力量”文献展分为:“开天辟地,崛起的记忆”“改天换地,建设的记忆”“翻天覆地,拼搏的记忆”“惊天动地,奋进新征程”四个篇章,记录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如今正在进行时这四个阶段的一段段激情澎湃的历史片段。

W020221013642640841072_600.jpg

  烟雨南湖,一叶红船劈波斩浪,先辈们依靠坚强的革命意志,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历程里,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巨轮的起航。

  在第一个篇章的展柜前,民进东阳市基层委员会文化支部会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松涛指着一张宣传单和一份1985年东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的通讯说道,1947年,东阳人民开展“反对五亿元借款”的斗争,其中的一张宣传单被当作信纸使用寄往外地,背面的书信内容同样阐述了这项爱国民主运动的细节,也正是因为和书信合并在了一张纸上,这张极具意义的宣传单才被留存下来,为1985年东阳县研究该项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放在同一展柜的,还有一本谢克著的《延安十年》。“这本《延安十年》和东阳的关系在于它是1946年由东阳人买回来的。”徐松涛说,这本书出版于1946年,扉页上还写着购书人的名字和购书时间,保管得非常好,由此可见当时购书者对它的重视。

W020221013642645505997_600.jpg

  跟随时间的跨度移步到第二个篇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国家进入了改天换地的阶段,对于那代人来说,“建设”无疑是关键词。市图书馆藏有1950年至今的《人民日报》,在本次展览中也有部分展出。在早期报纸上可以看到,重大事件才会用红色字体进行印刷以凸显其重要性。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自行设计出第一座大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这些报纸收藏品记录了历史,成了时代变迁的见证。

  “这一份是1956年《东阳报》的创刊号,到1961年撤刊为止,每一期报纸都有留存。”徐松涛说,在展览筹备初期,为了配合展览的每个篇章,他们有意识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票证实物,来更加详尽地佐证特定年代里的关键时期。

  时间进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世界工厂”,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W020221013642647689697_600.jpg

W020221013642648107078_600.jpg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东阳“三乡一城”的美名逐渐响亮。1989年,《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题为《百名博士汇一市 千位教授同故乡》一文。“当时来东阳求学的人特别多,我就接触过四川、广东、新疆、福建这些省份的同学。”市民郭承豪研究地方史多年,看到这次展出的文献中有自己的相关作品,赶忙前来观展,时不时还和一同观展的市民讲解一些文献背后的故事。

  “最后一个篇章的内容是最少的,主题也不是‘记忆’,因为我们就身处在这个时期,是这个时期的主人公。”市图书馆馆长韦恋华说,2012年至今,十年奋进路,阔步新征程,如今的每一步都在书写历史、创造奇迹。

一审:董之震
二审:王中华
终审:陈一点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