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东阳非遗思政课走进中国美院

2022-11-02 10:30:31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吴旭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成了高频词。报告的第八节还专门论述了文化内容,标题就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文化自信后面要加上‘自强’吗?”上月29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东阳锡艺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卢晓侃为该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堂全新的非遗思政课《阳光照进老手艺》。

  卢晓侃是城东街道寀卢人,家族数代从事锡艺。在他接手父亲的衣钵后,秉持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坚持创意引领,改进了东阳传统的锡器造型和加工工艺,尝试锡与竹木等材料的混搭,探索锡艺与东阳木雕、竹编等非遗项目的融合,创作了一系列文创锡器,推动了锡艺活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在研发实用新型锡器的同时,他深耕传统,汲古出新,把东阳锡艺中原先作为装饰辅助艺术的捶錾工艺独立出来,借鉴东阳木雕平面浮雕技艺,创作了多幅锡艺壁挂,丰富了东阳锡艺的表现形式和产品种类,把东阳传统锡器从工艺品推向了艺术品。

  近几年,受中国美院、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市职教中心等院校邀请,卢晓侃担任了实训导师。不久前,中国美院师生前来东阳采风,并在卢宅非遗街区上了一堂沉浸式的非遗思政课,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带队的中国美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副教授王昕建议他结合东阳锡艺,开发非遗思政课程。“东阳锡艺里除了传统加工技艺这一既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果把它们提炼出来,结合思政教育,让学生们在掌握锡器加工工艺的同时,领略这些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我想一定会起到1+1>2的效果。”卢晓侃说,在与王昕沟通后,他自学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又请专业人士“开小灶”。欣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他又仔细研读报告全文,领悟、思考报告中关于文化的新表述和新论断,围绕文化自信自强,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义,并以自己传承保护非遗的工作经历为例,阐释从文化自信到自强的必要性,以及用东阳锡艺讲好中国故事、时代故事的个性化路径。“对于非遗传承人而言,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美院学生听得聚精会神。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又体验了东阳锡艺。

  “虽然这堂课还不成熟,但它是个良好的开端。”作为东阳的外孙,王昕是东阳木雕的“粉丝”,其多个研究课题以东阳木雕为对象。他说,东阳近几年开展“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工作,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挖掘并阐释了多个非遗项目如东阳木雕、竹编、传统民居营造的文化基因,积累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完全可以开发一批非遗思政课程,深化并拓展现行的非遗研学和“非遗进校园”模式,发挥更大的教育功用,让东阳非遗变得有颜有才更有思想。


一审:董之震
二审:王中华
终审:单昌瑜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