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祖孙三代撑起竹编非遗工坊

2022-11-03 13:42:09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吴旭华

  孙子设计编织、爷爷技术指导、儿子绘画装饰——近日,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创办的市东风竹编厂,一把把造型各异的竹编扇子,把展厅装点得更加生活化。这些竹编扇子出自何家竹编第三代传人何凯舒之手。79岁的何福礼看到这些扇子就喜形于色,“他说要做200把不同造型、不同图案、不同技法的扇子,年轻人有想法,老手艺才有希望。”

  在何福礼的竹编展厅墙上,挂着一方由多种竹编图案组成的壁挂,这是他几年前的作品。“同样是展示东阳竹编的技法、图案,年轻人就比我这个老头子有创意得多。他把这些图案做成扇子,好看又实用。”同样是关于竹编图案和技法展示的主题,祖孙两人的演绎手法却迥异。

  作品嬗递的背后,是这个竹编家族技艺的传承。

  家族传承,正是这家正在创建中的东阳竹编省级非遗工坊的最大亮点。

从左到右依次是何红兵、何福礼、何凯舒、何红亮

  让家族传承链更坚韧

  不久前,东风竹编厂被列入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成为我市首个竹编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对象。祖孙三代家族传承,无疑是这家工坊的最大亮点。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竹编世家的第二代传人何红亮,竟然在20世纪80年代放弃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而子承父业。何红亮作为何家长子,何福礼并不希望他从事这份又苦又累的手艺活。“自古以来,篾匠是低等工种,东阳人戏称篾匠‘站着像和尚,蹲下像鸡娘’,干活要第一个赶到,吃饭却要坐最下手,社会地位远不如泥水木匠。”因此,何福礼憋着一口气要把儿子培养成才。何红亮也不负期望,进入了国企工作。

  当时,东风竹编厂业务繁忙,何红亮看到父母和员工加班加点赶订单,就经常在下班后搭把手。做着做着,他发现竹编才是“真爱”,于是果断辞职。父母、妻子、亲友都不理解他摔“铁饭碗”的举动,但是何红亮已经窥到了东阳竹编红火表象下的危机,因为厂里连着几年都没有年轻人来学艺,全靠父母带出的工友们支撑着。有了哥哥的示范,弟弟何红兵也在几年后离开二轻系统企业东阳工艺美术公司,从木雕跨界到竹编,竹木双修。如今,兄弟俩都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何红兵还是东阳竹编省级传承人。

何红兵作品《花香满溢》

  2016年,正在德国游学的何凯舒,被爷爷一个电话“召回”。“竹编学好了,人生一样有意义,你要相信爷爷的话。”和当初反对大儿子做竹编截然相反,这次何福礼是真切看到了传统工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这些年,不断有年轻人来找我学竹编手艺,基本上是大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我的孙子为什么不学?他如果学好了竹编手艺,是能永远传承东阳竹编的。外地来的年轻人往往学了几个月就走了,终究是个过客。”在爷爷的教导下,何凯舒从最基本的剖篾学起,逐渐掌握了全套竹编工艺流程,去年他已经能为各个工位顶岗“救急”。

  家族传承是最紧密的传承,在基因遗传和亲情感召下,它能织出最坚韧的传承链条,几代人积淀的情感、打造的平台,一般的师徒传承很难做到。这也是何福礼非要让何凯舒回归的动机所在。在家庭影响下,正在意大利攻读文化遗产专业的孙子何乐为也将回国从业。而他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受了父亲何红兵的影响——从2005年起,何福礼带着两个儿子多次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参与文物建筑和家具竹编部分的修缮工作。

  解读:非遗工坊是指依托本地区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传承人和所在企业牵头下开展实践和培训活动,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目前,我市有3家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单位,涵盖木雕和竹编两大国家级非遗项目。相较于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技艺繁琐精细,利润也相对较低,因此难以吸引年轻人。看似最传统的家族传承反而具有最坚韧的向心力,有助于保护技艺代际传承和实体平台持续,从而保证群体性就业。

  以技艺个性化促传承

  不同于一般的家族传承,何家祖孙三代对竹编技艺的传承更像是多个角色演绎一场好戏,风格多样,各美其美却又美美与共。

  作为东阳竹编现代产业化的重要开拓者,何福礼专注于传统艺术竹编创作。这类作品多以摆件形式呈现,需要经历设计、塑模、制胎等工序,造型繁富,技法丰富,编织精细,价值不菲。在参与北京故宫文物修缮后,他借鉴故宫建筑、家具以及留存于其上的传统竹编工艺,创作了多件大型产品,如《角楼》《龙凤花轿》《百鸟朝凤》等,每件作品的创制都耗时一两年,均斩获了国家级金奖。在他的作品里,处处体现着把传统技艺做到极致的追求,用高难度的技法建构极繁富的造型,让他的作品拥有了鲜明的辨识度。

何福礼作品《百鸟朝凤》

  父亲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创作艺术品,作为长子的何红亮却不能不为全家生计考虑,因此他更侧重于订单加工。这些年来,订单中的创意竹编份额逐年增加。它们基本上由知名艺术机构设计,造型时尚现代。不像传统竹编器具已有约定俗成的编织技法,这些创意竹编的编织技法需要自行摸索,把设计草图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肌理、图案。近日,他正在创作一套“竹夫人”主题竹编,将参加第8届伦敦未来遗产展。“竹夫人”是中国古人用于消夏的抱枕,何红亮要提炼出其结构共性,转化为屏风、长凳等,让“竹夫人”的特征一眼可见。

  跨界融合是何红兵竹编艺术的特征。多次与国内高校非遗研培机构的合作,使得他的竹编作品类型丰富,既有竹木结合的摆件、器具、家具,又有竹编建筑、装置艺术。几年前,他曾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合作完成了装置艺术竹编“万花筒”;今年又受法国品牌“路易十三”邀请,与父亲一起为西塘良壤酒店打造了竹编艺术走廊。作为工坊的首席设计师,他还要经常性地接待研学活动、举办学术讲座、参加非遗对话交流等。当下他正在尝试打消传统材料的边界,让传统工艺更紧密地融入现代生活。因此,他有时候会刻意抹去作品中的竹材个性,有时候会用其他材料再现竹子特征,不断地用设计活化传统竹编。

  “没有创作就没有传承,没有市场就无法传承。”何福礼说,创作固然不能脱离市场,但也不能“唯市场论”,只有让艺术个性与市场需求结合,才能实现非遗创新性发展。

  解读:相较于之前的非遗传承基地,工坊更加注重彰显经营和就业功能,实施生产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如果产品结构单调,仅靠纯艺术或者纯工艺“一条腿”走路,势必难以抗御市场风险。作为经济实体,非遗工坊一定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在开拓市场中推进非遗保护。但又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抛弃非遗的技艺本真性,使用机械化生产导致传统技艺失传。

  用创作时代化讲故事

  从15岁开始学艺,转眼何福礼已经从业65年;两个儿子也都从业30年以上。刨去学艺期,这个家族从事竹编已满一甲子。平时,何福礼经常对儿子孙子“耳提面命”:“我们要讲好东阳竹编的故事,让作品有文化含量、有时代气息,能看出我们自己的技艺特色,而且让人无法复制。”

  去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何福礼创作了立体竹编《南湖红船》、平面竹编《真理的故事》。何红兵则以中国美院教授何红舟和黄发祥的油画《启航》为蓝本,创作了《风雨启航》,用先染色再编织又渲染的手法,让竹编作品呈现油画效果,辅助以竹丝镶嵌、竹雕等技法,再现了中共一大代表登上红船时的场景。今年,何福礼为庆祝党的二十大,创作了六面瓜棱形花瓶灯,瓶身上的“开片”,用藤条缠绕铜丝后再行掐丝工艺,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六大红色圣地,包括南湖、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等,形成线描“矢量图”的视觉效果。其他部分则用多种竹编和竹雕技法,形成多种纹样,美不胜收,演绎了东阳竹编穷工极巧的传统。更有想法的何凯舒“讲故事”更不露痕迹,他创作的动漫竹编手办系列,造型设计立足于“Z世代”喜欢的影视作品以及国潮时尚,受到同龄人的喜爱。对此,何凯舒说,真正的手艺人,要让作品成为艺术的载体而不是“时代的眼泪”。

  “我们要把何氏竹编打造成百年品牌!”前几天,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前来指导非遗工坊创建活动时,何福礼带着儿子和孙子立下了“军令状”。对此,吴海刚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项任务没人监督,全靠坚守本心。”

  解读:非遗工坊要可持续,就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非遗产品虽然在本土市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市场效益,但不能脱离时代特征,更不能背离当代生活。只有将富于时代特色的发展成果、审美观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非遗产品,用非遗产品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获得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一审:董之震
二审:王中华
终审:单昌瑜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