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争当骏马 不当蜗牛 六石街道擂响征迁攻坚大比拼“号角”

2023-02-16 11:20:05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任振江 楼瑶琳 通讯员 周闪闪 王湘

  “我们将以街道明确的土地征收、坟墓搬迁、房屋征迁任务为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方法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攻坚破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如果未能按照要求完成土地征收、坟墓搬迁、房屋征迁任务,我自愿接受组织的一切处理。”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六石街道干部大会暨征迁攻坚大比拼活动动员部署会上,街道21位村(小区)负责人现场作出郑重承诺。

  这21份承诺背后,是破釜沉舟的决心,是笃行不怠的韧劲,更是为民谋福的担当。

  今年,六石街道全市性项目多,建设任务重。要完成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石马潭水库枢纽工程、国际公铁物流园、甬金铁路货运站等重大项目涉及的约5000亩土地及约1600亩林地征收、约1000户农户房屋征迁、700多穴坟墓搬迁,以及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安置区建设、文旅产业等项目顺利推进。

  为此,街道决定对所有涉及征迁任务的自然村(小区)开展征迁攻坚大比拼活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涉及土地征收的村(小区);第二类为涉及房屋征迁的村(小区);第三类为涉及坟墓搬迁的村(小区)。每月初街道下达征迁任务,按照“周通报、月排名、季比拼”形式进行。比拼设置完成率、干部攻坚力度二项指标,每月按照完成率赋分,即完成率100%得100分,完成率80%得80分,依此类推;干部攻坚力度由征迁指挥部研究决定。根据征迁工作任务的数量,每季按土地征收、房屋征迁、坟墓搬迁等分类评出若干征迁攻坚骏马村(好村)和征迁攻坚蜗牛村(差村),年终评出若干征迁攻坚优秀村和征迁攻坚较差村。

  “对在季度赛拼中获评征迁攻坚骏马村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在年终赛拼中获评征迁优秀村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连续两个月月度排名最后的,由街道主要领导约谈村社主职干部;连续三个月月度排名最后的,村社主职干部作歇职处理。”六石街道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

  表态发言环节,夏溪潭村、枫树下村、六石小区、横塘村、康厦村、吴良村、六石派出所分别围绕完成土地征收、坟墓搬迁、房屋征迁、产业发展、平安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

  当骏马,还是当蜗牛,这道选择题也是必答题,摆在了21位村(小区)主职干部面前。蜗牛村丢失点颜面事小,如果因为征迁工作推进慢,错失了六石乃至东阳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最终的损失还由这个村的全体村民来承受。

  早在2月6日,六石街道祥湖自然村房屋征迁工作推进会已然召开,吹响了一季度六石街道房屋征迁工作全面启动攻坚的“冲锋号”,各征迁工作组持续深入祥湖、笠峰、上坑等自然村,走访征迁农户,介绍项目情况,宣传征迁政策。截至目前,花上头自然村完成217户,签约率99.54%;笠峰自然村完成123户,签约率91.11%;祥湖自然村完成57户,签约率20.28%;上坑自然村完成67户,签约率94.37%。

  厉兵秣马再出发,扬鞭奋蹄启新程,21匹“快马”驶上了赛道……

  后里村花上头:造大学肯定支持

  “这里是大学西门,那是西南门……”14日下午,记者约上六石街道后里村党支部委员厉群,一起回到“阔别已久”的花上头自然村。他向记者描绘着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的蓝图,仿佛已经浮现眼前。

  花上头自然村房屋拆除现场

  六石集镇以东不到2公里的花上头,区位优势明显,村庄环境秀美。在这样一块宝地上,诞生一座高等学府,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项目事关东阳长远发展,学院的建设将深化产教融合,有力提升东阳文化驱动力,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如今,花上头村内房屋大多已拆除,仅余几户,街道将于近日组织拆除。聊了些许时间,记者身边渐渐围拢了几位从四面八方回来的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征迁工作中的那些故事。

  “造大学是好事,肯定要支持,我们村民都没什么犹豫就签约了。”村民代表金杭伟记忆犹新,街道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来农户家里做工作后,全村从签约到房屋腾空,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堪称“神速”。

  去年8月,六石街道启动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涉及的花上头、上坑自然村农户房屋征迁工作。街道主要领导担任房屋征迁工作组组长,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开展项目宣传和政策宣讲工作,悉心解答村民提出的疑惑,以细心、耐心、恒心争取村民支持。在党员、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带头签约下,短短10余天时间,花上头自然村150多户农户基本完成签约。

  时间再早两个月,同年6月,六石街道仅用3天时间,全面完成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项目涉及8个自然村约1200亩土地的征收工作,打赢了项目建设的关键一战。花上头自然村村民代表全部在征地协议上签字,打响项目征地第一枪。“项目落地不仅是六石发展的机遇,也是花上头‘破茧’的机会,我们全力支持这项工作。”后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厉新勇说。

  据悉,截至去年底,六石街道已完成花上头、上坑280户房屋签约(签约率96.88%)。

b8ff7ecda6d739e958671f4ece59185.jpg

  “现在心挂两头,回来能碰上几个村里人,大家聊聊天,可以互通最新消息。”今年61岁的王豪杰是花上头第一批签约的村民,去年8月底搬出后,与老伴、女儿、女婿一家人在城东寀卢租房住,三天两头就骑上20多分钟的电动车回村里逛逛。

  王豪杰说,现在最挂心的是安置问题,希望政府加快推进安置工作和解决失地农民保险,让村民们尽快安居乐业。

  采访临近结尾,花上头村干部接到了一个电话,几人又匆匆赶赴街道办事处与最后一户农户商议房屋征迁签约事宜去了。

  里宝塘村笠峰:故乡眷恋和城市化发展

  14日上午,记者驱车从211省道驶入六石街道里宝塘村,穿过里鱼墩自然村逼仄的村中小道,绕过几道弯,才到达里宝塘自然村。要想去到笠峰自然村,则要向村庄田野腹地继续深入,在起伏土丘的高处穿过竹林的掩盖,才看清笠峰的“真面目”。

  这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只能说很一般。“支持征迁工作的村民占绝大多数,老人可能愿意留在这里,年轻人则向往搬去外面的世界。”里宝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寿福说。

  笠峰自然村房屋拆除现场

  笠峰自然村石角坞,征迁房屋大部分已拆除完毕,只剩零星几户房屋将于近日腾空。据村干部韦阳波介绍,笠峰自然村由原来的石角坞、柿坞、新屋、台盘坵4个小村合并而成。2022年,我市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规划范围涉及笠峰村房屋征迁,给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带来了一波不小的冲击。“征迁工作刚启动时,发现农户之间的纠纷特别多。”韦阳波所负责的柿坞小队共有19户农户,普遍存在上一代人买卖房屋情况,引发了下一代之间关于房屋权属问题的纠纷。

  去年9月,六石街道征迁工作组正式入驻里宝塘村,街道领导干部带头攻坚,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紧密配合,逐门逐户开展政策解释,帮助梳理社会关系,推动房屋征迁签约。“总有纠纷少的农户,我们从这几户着手,先易后难,逐渐形成工作声势。”

  令村干部印象深刻的是,签约工作进程过半,有一天凌晨1点多,仍有4户农户上门要求签约。吴寿福第一时间通知六石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冯振科等赶到村里。“都已经睡下了被叫起来,因连续几天已经同他们谈过很多轮,所以签约过程顺利,各个事项流程走完已经凌晨3点多。”

  据统计,去年,六石街道征迁工作组通过45天时间,完成笠峰村123户房屋签约(签约率91.11%),还完成平台涉及的38个村8000多穴坟墓搬迁。

  “按政策公正、明白地办理,大家都会支持这项工作。希望政府能把相关文件政策、工作进展汇编成册,及时公开,方便我们在外村民了解。”笠峰自然村村民金跃民大学毕业后离开了村子,现定居在上海,母亲留在老家。去年11月,金跃民出差返沪途中路过义乌火车站,想出站回老家看望母亲,顺便签约,却恰巧碰上疫情,火车站不允许中途出站。无奈之下,他只得先返回上海。

  几经波折,去年12月11日,他总算回到老家完成了房屋征迁签约。“几代人都住在村里,我也从小生活了20多年,感情还是难以割舍。但我们也知道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万亩千亿’平台早日建成,六石、开发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吴良村:以文化立村 以产业兴村

  14日上午,六石街道白溪江共享田园一期,广阔的田野上作物吐绿,仿佛一张巨大的油画。

  在吴良村与夏溪潭村后石自然村交界处一块空地上,一辆挖机正在平整土地。这是白溪江共享田园仓田·隐宿项目,当天正式动工。再过数月,这里将崛起一座田园式度假民宿,集游客接待、图书馆、咖啡馆、书吧、餐厅和恒温游泳池为一体。

e5fbdd7f71a9ec14a76c0d1f46b38ac.jpg

  六石街道白溪江共享田园仓里·隐宿项目效果图

  据吴良村党支部委员吴新强介绍,该地块原先是一处荒地,被人承包用于养猪。为支持白溪江共享田园建设,去年底,吴良村多次召集承包人、村民代表开会,收回该地块,拆除了临时棚。

  这是吴良村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镜头。近年来,吴良村从文化入手,启动吴良老街主题文化改造,建设吴良文化广场,引进影视拍摄基地、手工布鞋博物馆、时光印记博物馆、“老聚昌”酱油坊等文化产业,形成了一街(百年老街)、二场(吴良文化广场、吴良广场)、三馆(布鞋记忆博物馆、时光印记博物馆、酱油坊)的产业带布局。

  吴良村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实实在在给村民带来了收入。通过把土地流转给种植业大户,村民年人均收益增加700元;把老街商铺经营权统一流转给村集体,进行统一对外招商引资,可让每户沿街农户每年获得2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收入;村东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目前已接待剧组130多个,成为东阳北乡优质影视外景基地。

  针对吴良村当前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专业营销人才缺乏等短板,吴良村将引进市场化专业团队,进行二次开发和标准化运营,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挖掘辑熙堂(俗称四份头)、八房厅、七份厅等历史文化,以文化立村、以产业兴村;围绕中心村、商业贸易中心、共享田园、影视基地等现有资源要素,引进专业团队和服务要素,因地制宜推进共富乡村建设;启动9层吴良"立改套"平面高层安置房项目,计划把1至3层作为集体固定资产,与有潜力的商户共同开发,推动吴良商贸市场绿色升级。

  吴良村党支部书记吴永良表示,该村将围绕文化逐步打造以现代创意农业为基础,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支撑,集农事体验、乡村休闲、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奏响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