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东报引领我成长

2023-03-13 11:05:57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庆祝《东阳日报》复刊30周年


《岁月如歌——我与东报的情缘》

编者按:三十而立,三十而“丽”。今年是东报复刊30周年,作为复刊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本报推出《岁月如歌——我与东报的情缘》栏目,择优刊登亲爱的读者与东报之间的故事。

作者丨许旭锋  

东报引领我成长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砥砺前行,三十年灿烂辉煌。《东阳日报》从复刊启程,一路走来,步履坚实,日渐成熟。多年来,作为一名读者、通讯员、相关专题策划参与者,我有幸见证东报发展之路,并与之相识相知,结下深厚情谊。

《东阳日报》复刊在1993年,当时我还是初二学生。外公家与我家同村,直线距离不过200米。外公是村里的老党员,每年都会订阅东报。周末放学回家,我就会到外公家,将摊在桌上的一摞报纸捧到屋外过街楼下,趴在石板上,把一周的新闻“复习”一遍。当时还是《东阳报》,四开版式,黑白印刷。在阅读资料不太丰富的农村,这份散发着油墨香的小报纸,成为了我亲近歌山画水、了解小城故事、认识三乡大地的一扇窗口。第一次读到“五套班子”“建筑大军”“主攻二产”“常务会议”等新名词;第一次了解到除了黄田畈外,还有虎鹿、巍山、三单、八达等乡镇;第一次对着“东阳方言俗语”栏目上的词句发音,感受南乡北乡的差异……我既新奇又兴奋,把报纸边边角角都读个遍。就这样,每个周末到外公家读东报成为了一种习惯,东报伴我走过了初中、高中,直至我到杭州读大学。大学寒暑假,我也会来到外公家,把积存了几个月的报纸翻出来读一读。

当年,东报的几个专栏非常有特色,让我深受启发,也使我对文字、文学产生了兴趣。像楼震旦老师的“东阳方言俗语”,把耳熟能详东阳话诠释得生动有趣,浓烈的乡土味扑面而来,让我在人文气息中,加深了对乡土乡情的眷恋。像蒋天耕老师的“一画一品”,国画取材于乡野,水稻、茭白、甘蔗、芋艿、辣椒……这些最为寻常的农作物,经他妙笔生花,就升华为一幅幅意境清新、格调高雅、趣味盎然的水墨画;小品文语言犀利、行云流水、富有哲理。“一画一品”,相得益彰。

此时的东报,让我切实领略了自然之美、国画之美、文字之美、语言之美,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2002年9月,我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分配到八达乡政府工作。八达地处偏远山区,同事都住单位宿舍,一周回家一趟。当时,乡政府里多为30岁不到的年轻人,工作之余,大家就一起打球、打牌、打游戏,不亦乐乎。看到一班撒欢的年轻人,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吴荣斌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勤思考、多动笔,向报社投稿。吴书记的话让我的心里起了涟漪。之后,在拿到《东阳日报》后,我就会琢磨上面发表的文章,观察作者是如何选取标题、如何组织素材、如何谋篇布局的,慢慢地也摸到了一些门道。围绕乡政府正在开展的工作,我尝试着写了几则小报道。没有电脑,就用手写,通过传真将稿子传至报社。满怀期待,稿子却一直石沉大海。正当我要放弃之时,2003年4月1日,“歌山画水”栏目出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稿子被删减至短短60多字,见到自己第一次在东报发表的文字,内心还是很高兴,也增强了继续撰稿的信心。

之后,我更加用心读报,分析报社组稿的特点、学习记者采写的文章。当时朱榕贵、吴旭华、史莹、郭好进、黄永强、金益红等记者的文章,许多都被我做成了剪报,反复研读、反复学习。东报虽是党报,但不拘泥不刻板,头版开设了“小通讯”“现场新闻”“热点追踪”“周末特稿”等栏目,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我就投其所好,尝试着写一些小故事、小通讯,篇幅慢慢增加,采用也渐渐增多。随着在东报亮相增多,编辑也会主动约稿,我都会将其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认真对待、及时投稿。有一次,一位编辑打电话给我说,能不能在“三乡论坛”或“周末放谈”栏目写点评论。我知道写评论最考验人:篇幅不长,却要求观点鲜明、选材精当、逻辑严密、说理充分。我反复琢磨“榕声”等老师的评论,模仿着写了几篇,却没有勇气投出去,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差距还很大,还要加倍努力。从此,我更加勤快地下村入户,与老百姓一起采茶叶、一起摘香榧,有时还一起喝黄酒。田间地头是新闻富矿,乡语口碑中有取之不尽的新闻素材,这让我有更多的文字在东报发表。

此时的东报,像一盏航灯指引我前行,帮助我找准方向、树立信心、增添动力,让我在山区工作的清贫日子里心怀理想、不再迷茫。

当我在八达宿舍灯下拾零之时,万万没想到,东报通讯员经历,将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2004年11月,市委组织部两位科长突然来到八达乡政府找到我。当时,市委正在筹备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从全市抽调会文字的干部。我的名字在东报多次亮相,也进入了组织的视野。两位科长与我短暂交谈,并翻看了我发表的一些文章后,就让我独自一人到会议室,限时完成一篇命题文章。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到组织部报到的通知,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组工干部,在部里工作近17年,并从一名普通科员成长为副部长。

在组织部期间,我先后参与了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主题教育,并都在综合组工作,负责教育活动的整体策划、文字综合和组织协调。因工作需要,我与东报的许多记者保持联系并成为朋友。党内主题教育的宣传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时间紧、要求严。但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哪一个环节,只要有撰稿任务,东报的记者们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高效地推出一篇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给历次主题教育增光不少。

2021年,我负责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为贴近东阳实际、彰显三乡特色,我与融媒体中心的史莹总编一起商量,策划了《沿着红色足迹》《东阳红色地图》《红色接力》系列融媒报道和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社会反响良好。其中《沿着红色足迹》报道还获得浙江新闻奖。在学习推广新时代“寀卢经验”过程中,东报的记者们深入寀卢村,重新梳理“寀卢经验”的发展脉络,推出系列重磅专题报道,受到市委肯定。

因为兴趣爱好,我在繁忙工作之余,会偶尔写点小散文。东报的吴旭华老师鼓励我,可将文章投到“黉门周刊”大家栏目。我知道她是东报首席,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忐忑地将稿子发过去,她马上回复:不需改动,可用!我知道,这是对一位新人的提携和宽容。在她帮助下,《许宅花灯》《家乡馒头》《雪泥鸿爪》《端午暇思》《清北随笔》《大美青海》《岭南的风》《泡桐花开》等文章陆续发表。公文写作之余,有了让文字更加灵动的呈现方式,我的内心也更加轻快。

此时的东报,亦师亦友。特别是与记者们朋友们相处,我时常会为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素养、智慧才华所感动、所折服。

2021年9月,我从组织部转岗到城东工作。当时,我发现街道干部的宣传意识不强,一些工作没有借助媒体力量来营造氛围、鼓舞士气、凝聚人心。通过半年时间调研,我感觉城东是一座新闻富矿,有许多好故事、好声音可挖掘可传播。于是,我与报社对接,希望东报能为城东开辟专版,每月一期宣传城东。获得支持后,我与东报记者一起策划,专版取名“崛起城东”,体现勇毅前行、奋进赶超的姿态。内容包括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城东特色工作、乡村纪事、城东往事等,既体现政治性,又有可读性。“崛起城东”专版自2022年5月首刊以来,已刊发11期,社会反响良好。

我鼓励街道年轻干部积极动笔投稿,有了专版,他们的文章有更多机会亮相。为提高写作能力,我还专门邀请了陈一点副主任,为大家专题辅导“如何写新闻报道”。理论加实践,平时多鼓劲,使得城东干部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足进步。2022年,城东的信息、调研和宣传工作均排名全市前茅。从年轻干部身上,我看到了20年前自己的影子,看到他们成长进步,我由衷高兴。新老更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本是自然规律。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30年来,东报的发展,见证了三乡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牵系着编读间相濡以沫的深情,许多像我这样的读者,伴随东报一路成长,走向成熟。融媒时代,海阔天空。相信有更多年轻的读者,伴着东报扬帆远行,共同驶向新的蓝海!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