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阳新闻网 >  时政新闻 

走了盲盒 来了“咕卡”

2023-03-17 13:46:28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吴嘉沁

  什么是“咕卡”?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词时,是一头雾水。

  “咕卡”是韩文中“贴卡”的音译。韩国偶像经济发达,粉丝为了更好收纳和欣赏明星小卡,会为其装上保护套,并贴上星星、花朵等装饰物。简单来说,就是在塑料卡片(称作“咕卡”盘)上用各种贴纸装饰,再用链子串起来。装饰好的“咕卡”可以挂在书包、文具等物品上。它的主流受众从最初的“90后”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0后”。如果说小学男生的社交密码是奥特曼卡片,那么现在小女生的社群通行证一定是“咕卡”。

  在市区一些文具店、精品店内,记者都发现了“咕卡”的身影。在江北街道一所小学对面的文具店,货柜上琳琅满目的贴纸、咕盘、镊子等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还有“咕卡”手账素材套装。

  “我们店有33件、198件、251件多种套盒。33件套是塑料桶装的,贴纸数量只有20张,咕卡10个、镊子1把。件数越大里面包含的东西就越丰富,像251件套里面不仅有咕卡砖,还有圆盘、闪粉、珠链等,还能送一个小熊收纳包。30-40元左右的‘咕卡’套装销量最好,店内最贵的套装价格不超过100元。”店家说,近段时间这个套装特别受欢迎,来购买的绝大多数是女学生。“贴纸、咕卡款式繁多,虽然价格不贵,但经常买还是很烧钱的。”听到店家的介绍,一名带着孩子来买的家长吐槽道,“一旦某个贴纸款式流行就会要求买,浪费钱不说,还浪费时间,周末有空就在研究这个卡片。”简单的贴纸经过包装升级成一套精美的工具,大都由贴纸、咕盘、奶油胶、镊子、链子组成,装饰笔是“咕卡”的必备装备之一,它可以在盘上画出多彩的形状。

  “咕卡”线下流行,在线上平台销量同样可观。淘宝平台上,价格在20-200元不等。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买回去给孩子当礼物或者送人;也有网友感叹,原来在塑料卡上贴贴纸就是“咕卡”,那自己小时候也“咕”过。

  “你玩咕卡吗?”“要不要咕一咕?”在横店一家百货商场内,店家向记者介绍起咕卡,“零售的工具价格都在个位数,如果定价太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消费。这个东西买的时候兴奋,做的过程更是乐此不疲。”店家表示,除了颜值高,操作简单也是“咕卡”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他说,自己的女儿也热衷玩“咕卡”,“这比玩电子产品强,能增加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放松大脑,做好的咕卡盘还能增加孩子的快乐感、成就感,适度玩玩未尝不可。”

  玩法花样百出 自带社交功能

  “有意思、好玩。我们班的女同学基本都有咕卡盘,一起讨论分享更有趣。”市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悦悦是“咕卡”的资深玩家。上周末晚上,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贴纸装饰到塑料卡片上,然后做成一个个挂坠。“我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现在我和朋友看见什么都想‘咕’一下。”

  记者在悦悦的家中看到,冰箱、本子、湿纸巾盒上都被“咕”满了,爱心、亮片、蝴蝶结、公主裙等元素是悦悦购买最多的。“进口的贴纸比较贵,10元、20元的都有,国产原创IP贴纸相对便宜,价格在10元左右,也有两三元一张更便宜的贴纸。”悦悦说,这些贴纸是他们的美好回忆,还可以在好朋友间互相赠送,联络感情。

  言言是吴宁五校五年级的学生,也是“咕卡大军”中的一员。“我之前玩过奥特曼卡片、手账、盲盒,今年不玩了,开始玩‘咕卡’。”言言说,第一次在文具店看到咕盘和贴纸时,感到很新奇,就让爸妈买了些,之后就慢慢地喜欢上了“咕卡”。言言还会将偶像的照片打印出来“咕”到卡盘上,“这样的‘咕卡’制作更加精良,跟好朋友分享起来会更受欢迎。”她说。

  走访多家商店后,记者观察到,“咕卡”难度系数大致分为简易版和高配版,简易版的可以看作是塑料卡上贴贴纸,与“90后”童年时玩的“贴贴纸”类似,换汤不换药。高配版的“咕卡”则增添了很多创意形状,融入了扇形或盘形等,由此增加了咕扇和咕盘等诸多形式,可谓“万物皆可咕”。

  家长、教师是什么态度?平价快乐也别过度

  “奥特曼卡片、盲盒热都还没彻底褪去,又来了‘咕卡’。我觉得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应该少卖这类商品。”近日,家长吴丹丹无奈地说道,“学生间流行的玩具更新换代很快,一段时间就会喜新厌旧。我觉得这样不可取。”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将“咕卡”带到学校玩,或将这类玩具挂在笔袋、书包上,会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我看过孩子们‘咕’的小卡片,卡片中展现出孩子的喜好、创造力、想象力,也有孩子将它作为礼物互换,赠予他人自己创作的独一无二的卡片,增进彼此的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咕卡’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利处。”江北中心小学教师李瑞音表示,“咕卡”平价快乐,但太花哨的玩具容易分散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这类商品容易导致消费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入坑”,并相互攀比,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造成浪费。对学校周边商店和文具店里销售的玩具,学生应当结合家庭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量力而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责任编辑:刘海杰
相关新闻